分享

听岐伯讲‘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根本原因

 读原著 2022-08-01 发布于四川
   闺女儿学习状态时好时坏,父亲淡然自若,父亲有自己的独立热爱,独立事业,自己德信十足的同时,对女儿也足信得很,基本上不去过问她在学校的情况。对于考试等末节小事,父亲从开学第一天就告诉她,及格足够,不及格也没什么,品格上没有问题,好自学日新,能把读经典当成一种习惯,其他的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以此, 女儿考得好的时候,父亲没有喜,考得不好的时候,也不见父亲生气,一切都是那样的风轻云淡。女儿在这样一个开明的环境下,度过了一个特别逍遥适心的童年。

   到读中学时,同龄人都有的叛逆期她没有,同龄人还在写那种虚伪的格式化作文,或是矫揉造作的卖弄式作文时,她就已经能“真在内者,神动于外”,行云流水,以真贯通天地万物,什么话题都能引发她生命深处的真挚情感,她的文章自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气质,事即文,文化道,道即自然,天衣无缝,圆满动人。

  由于当初有一段时间生病,她的英文一开始有些吃力,就向曾经玩弄英语于手掌之间的父亲请教,父亲道:“淡然视之,你就以好玩儿的心境去学,玩儿出味道就什么都好办了,玩儿不出味道你放着它,不玩儿了也没什么,就把精力拿去做自己热爱的即可,连考试,文凭,工作,名利这些东西你从小即能看轻,那现在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父亲我当年英语无论阅读朗诵,还是口语交流都很疯狂,语法几乎炉火纯青,考试只要一半的时间即交卷,是总轻易即得第一的虚名在吸引那时不知何为大道的我在其上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多亏当初是以好玩儿的心境在做这个,否则的话,这东西学的真不值得,几乎没什么美感,很肤浅,很商业,很功利的一门工具性语言,——它的工具功能也逐渐被科技取代了,以后用的就少了。自离开学校后,我与它再也没有过什么交集,这时,才恍然醒悟过来它曾经偷走了我不少生命。

  可悲的是,我当初不少同学他们自己的英文不太好,到他们自己有了孩子,他们更是把英语看重了,很小就给孩子去大力学,强奸了孩子大量宝贵的童年,耗费了他们无价的生命精力,真是造孽啊!有功夫搞这低级无用的玩儿意儿,还真不如把时间拿出来读我们的儒道经典,这些经典是关乎一个人生命之根的东西,能让人从小立起道德自信,文化自信,帮人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更能笃定有勇气去做真自己。经典持之以恒读下去,像韦编三绝的孔夫子那样五十多岁了读《易》还能满口生香,津津有味,智慧源源不断的生出,沛然莫能御。爱上读经典,并逐渐学会将经典知行合一后,人对真善美的感知力也会变得非常敏感而强大,轻易即能体悟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也极轻松就能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生命开花结果的土壤,最终德实慧开,——德才兼备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习惯读经典,践行经典,经即事,事即经,并由此挖掘出了自己的热爱,最后觉己觉人,立己立人,福己福人,这一生就很成功了,其他的都是余事。

  《黄帝内经》中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即是立德上的事,'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即是德足后找到了自己生命热爱后的轻灵状态,至于'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则属于德才兼备后的自然而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