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城那水那绵绵的雨——城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编者按:王馨出生在路遥的故乡,清涧。王馨的作品洋溢着对故乡清涧的热爱和自豪。清涧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北方小县城,县城的老居民可以掰着手指头数过来。城虽小,却有一个大家族:家大、业大、故事多。小故事牵出大故事,大故事藏着小故事。王馨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一定的文学理论修养。王馨的作品中娓娓叙说着这是一座以童年的体验和记忆为镜头,通过成年的感受视角进行审美选择和过滤,构建了作家独特的故城、故乡、故人的世界,对记忆中那个“清涧”给予幻影版的描摹与再现,获得了悠长而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使这种创作拥有了很强的生命力,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审美效果。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精神鼓舞着年青一代的作家。王馨是地道的清涧人,王馨的作品具有浓浓的故乡情,王馨是新时代的作家代表。作者捡拾的点滴记忆,沉淀了太多的思考,让我们在碎片中窥见真实。读后受教颇多,感触颇深。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曾唤起我无限美好的人生记忆。作品像小说,且又真实发生;是散文,又别出新法。作品将其历史性和文学性表达的淋漓尽致,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染力和历史穿透力!每读一遍,都有一种新的不一样的感觉,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我们清涧,人杰地灵,前有路遥,今有王馨。

我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县城,那城叫“清涧”,两个水旁的汉字,有水,且清澈,且深幽,很美。

城西有一座山,叫“笔架山”,山势略有起伏,可以歇驻几只大笔,山上松柏郁郁,山下曾有一座书院叫“笔峰书院”。

小城在唐贞观年间叫“宽州”,到北宋仁宗年间,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来到这里戍边,为防御西夏入侵,他派大将种世衡在宽州故址筑起了一座月牙形的石头城。小城两山夹水,两岸石青,取名“青涧”。

金大宝年间这里开始设置青涧县,沿至明洪武年间,“青涧”改称为“清涧”。

清涧是一座石头城,筑城材料取自当地最著名的特产,一种青色石头。这种石头属页岩,可以整块揭起来做建筑或生活用石材,有首流传甚广的陕北民谣这样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小城的街道自然也是青石板铺就。一两寸厚的石板,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车马,承载着小城的繁华,日子久了,石板会有断裂,城里的大户们会出资修补。

石板街的最后一次大换修工程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一年,一个叫石谦的军人驻防清涧,这个军人后来因为参与领导清涧起义而被载入了史册,但在民间,他是因为重新铺设了小城的石板街而留下了名声。

在清涧,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用整块石板支起来的石桌石床,夏季的时候,白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晚上,铺块凉席躺着纳凉、看星星,闲暇时,支根扁担就是乒乓球桌,早些年,一般在清涧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打乒乓球。

城里的人家集中居住在北关、南坪、东街和寨山,城西便是那条河了,河西便是笔架山。

乾隆十七年,知县吴其琰为县志作序:“顾其地,万山环抱,民皆沟居涧饮,不通商贩,所恃者力田……幸而弦诵遍野,就县试者千二百余人,沿边诸邑,文风首推清涧,明以来登甲乙榜者不绝。”

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个虽然偏僻封闭却有着深厚的耕读传统的小县。一个当时五万余人口的小县,其中成年男丁只有不足两万人,能有一千二百多人参加县试,可见其教育的普及程度。

一直到上世纪中期,清涧全县人口也不过二十万左右,县城的老居民是可以板着手指头数过来的。

进了北门,先是王大老爷的宅第,这是一处民国初年的建筑,坐落在高高的石头坡上,他家在清末出过翰林也出过留洋生,所以设计很有特色,几进门楼都是中西合璧的典型的民国风格,看上去很洋气。他家的后代上世纪中期已经迁居海外,只记得有一个衣着整洁的老太太无声无息地出没在拐角处的小屋里,据说是大老爷的孙媳妇,留下来看家的。其他的房屋,被收归公有,住了一些外姓杂户。头进院子还开办了一家集体企业,是由街道的家庭妇女组成的一家小型丝绸厂,进得大门,石板路两边排着两溜黑色的大瓮,盛着染丝的颜料,院子上方挂着红红绿绿的丝线和丝织品。有段时间,院子里还办了一家鞭炮厂。

我们是同宗。王家迁至小城已有十几代人,祖屋就在城东的寨山上,共七个大院,错落分布于各处。在科举时代,王家曾有一条规矩,子弟没有功名不入家谱,所以人人读书,家业日兴,人称“寨山王家”,在周边名气很大。寨山王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集体定了一个地主成份,族谱被烧毁,已经无从寻根。

县衙也设在寨山上,山上开阔处还屯了官田。

紧挨着大老爷家的是县城另一个有名的惠姓富户,他家的老爷曾当过国民党警察局长,当年共产党打进小城时,编了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进得清涧城,先捉惠华亭……

当年这些人家大多选择了逃离故土,不过,时间证明,他们也不是什么恶霸地主,只是普通的开明富绅,在民间都有积德行善的好口碑。

城里的师家和马家几代经营熟食,配方有家传,做事也厚道,到民国年间也都成为小城里的殷实人家。

小城居民的饮食习惯与周边县邑没有大的区别,以各色面食为主,当地豆类齐全,以豆类做粥做汤做面食也是一大特色。比如“钱钱饭”,是把黄豆黑豆用碾子碾薄成状似铜钱的小圆片,加入小米高粱米和其他豆类,用水煮成的一种稀饭。

清代一个叫郭文熺的曾写《清涧竹枝词》:山城八月已霜天,满目萧条草舍烟。会看街头三日集,儿童争卖饭钱钱。

就此诗看,小城三日一集市的规矩已经有些历史了,并且一直沿袭至今。

小城最特别也最著名的一种小吃是煎饼,因为与各地的煎饼完全不同,所以被人冠名“清涧煎饼”。

煎饼还是老白家的好,那是祖传。他家是我们的邻居,小时候常去观看白家奶奶摊煎饼,那双手非常灵巧,一只小竹片一旋转,铁制的鏊子上便绽开了一张圆圆的洁白的薄饼。煎饼的原料是当地出产的荞麦,先磨成糁子,再人工揉制成汁,最后才上鏊子摊成煎饼。刚摊出的两张煎饼要趁热合成一张,这样每一张煎饼的两面便都有烙花,才能挂住汤汁,才更有味道。汤汁的调制非常关键,虽然用的都是蒜末、姜汁、醋和凉开水,但哪家调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只有老白家是最正宗的,那汤汁,哪个吃煎饼的人都得喝几碗。

小城的方言与周边县邑相差甚远,不出百里,已经是语言不通。汉语拼音中发“j”、“q”、“x”音的字词,小城人统统读作“z”、“c”、“s”,“nv(女)”、“lv(吕)”、“yv(雨)”三个发音,在小城完全同音,而且是一个用今天的汉语拼音已经无法标注的古入声。这样与陕北周边县邑完全不同的发音规律,与江苏某些地区倒有惊人的相似。

邻县人常用清涧方言编些趣话,比如“洗脸”,我们说“思礼”。大家便会开玩笑,清涧人问“你洗不洗呀?”时,会说“你死不死呀”,外地人吓得落荒而逃。

而“煎饼”二字,小城的人读作“几笔”,后一个字读平声,总是拉了长长的尾音,别有一番韵味,一般外地的人怎么能猜得出这其中的含义呢。

无论是盛夏的夜晚,围在院子石床上乘凉的人们还没散去,还是在腊月天的大雪夜里,一家人围着火炉话家常的时候,你都会听到小街的远处传来清亮的叫卖声:“几笔—”,余音不绝,装饰着小城的静夜。

你只要应一声,很快便有左臂挎篮右手提罐的小贩进门,他蹲在地上,先从盖着干净白纱布的竹篮里取出小碗和已经卷好豆腐干的煎饼,再用一只笨笨的木勺从那只黑色的瓷罐里舀出浅茶色的汤汁来……

那才是小城独有的风景。

作家王馨简介

王馨,陕西清涧县人,1988年毕业于榆林学院中文专业,1998年被分配至清涧石咀驿中学教书,1990年调任至府谷县委工作,2001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在全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并担任统战部副部长,2003年被调至榆林市政协办公室,2007年担任榆林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担任学习文史委员会主任至今。曾在《中国作家》《延河》《延安文学》等刊物发表数万字散文作品。2010年出版散文集《秋在室杂记》。2016年由陕师大出版社策划出版散文集《故城故人-一个陕北县城里的家族记忆》,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被认为是“填补了陕北城市文学的空白”,该书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二届丝路散文奖,被榆林市委宣传部评为文化精品工程一等奖。

解放前的清涧县城

今天的清涧县城

清涧作家王馨:低调做人,从容行文  视频来源:榆林广播电视台

航拍清涧县城全景  视频来源:哈喽清涧

《大美清涧天上来》  演唱:王春燕、苏文  视频来源:回声嘹亮 好看视频

精彩回顾:

1、西北革命第一枪——清涧起义

2、我的家乡清涧旅游景点

3、大美清涧天上来

4、我的黄土情

5、旅游有哪些超值的医疗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