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中医师承跟师心得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中医师承跟师心得”。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具体有如下三点: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一)司外揣内:

意思是说,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是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中医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这句话说明了,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内脏所发生的疾病。

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

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三)以常衡变 

又称以常达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

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

刷刷题:

(1)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内在的病理本质。即通过诊察疾病反映于外部的种种现象则能测知内在的病理变化。

(2)见微知著:

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即通过观察局部微小的变化,可测知整体的状况。

(3)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常的病理的状态。即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