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阅读不是简单地理解为认识字就叫阅读。有专家认为,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学业落伍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那么什么是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有哪些要素构成?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包括:(1)认读能力在认识一定字词的基础上能够识读文本;(2)表层(字面)理解能力,在识读的基础上,能够解释文本的字面意思和通过上下文的联系理解不熟悉的内容;(3)深层理解能力,指对文本字面之外的内容的理解,即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等能力,包括人物的心态、情感或情绪状态的理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等;(4)评价鉴赏能力指能够对阅读材料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字词运用技巧作出评价的能力;(5)综合能力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应用。 有的学者把阅读理解分为四个层次: 掌握关键素:5W2H(Who、What、When、Where、Why、How、How many、How much),“人、事、时、地、物、因、果、成本”;掌握重点间彼此的逻辑关系(根据关键要素,建构文本框架);了解隐含的意义、了解阅读内容与自己的关系(读者的收获与体验);如何运用在自己身上(将阅读所获运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第一、第二层次,借助阅读技巧,分析出作者讲什么、是怎么讲的;第三、第四层次涉及自己的背景知识,要达到第四层次,基本上还是要靠自己摸索,借助自身的背景知识,将作者的文字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解构、再组合,并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之中。 笔者认为,阅读理解能力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阅读知识。(1)语言知识(字词、语法、修辞、语篇等);(2)文化知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3)阅历知识:个性化生化体验知识。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阅读思维。理解能力是读者在感知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知识对读物的词、句、段、篇的认知和文意的提取能力。在理解的过程中,有想象、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的参与。 三是阅读情志。即阅读的意志品质,包括阅读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道德、态度、习惯等。 |
|
来自: leeechen6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