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规管理不纯粹是为了考核教师,而是一种引导,即引导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轨道。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让教师去参加培训、听专家讲座、搞课题研究,而是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或者说教学常规之中。 今天,首先跟大家一起探讨学校检查作业究竟“查”什么?我以为学校作业检查主要落实到两个字上:量和质。 量:是指作业的数量。一是教师作业的布置量。如是否做到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的规定;又如语文学科学生每期作文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次数等等;二是教师作业的批改量。教师每次批改学生作业本的数量是否达到了学校规定的要求。如每天的数学作业是全批全改,还是批改1/3或1/2或2/3等等。 质:指作业的质量。一是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主要看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充分体现学科课程标准对相应内容(如某章、某单元)的目标要求,是否充分体现考纲(中考、高考)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如是否关照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即作业是否有可选择性),是否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即学生做一道题就可解决一类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否具有针对性,作业关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易忘点、易混点、易漏点、易错点”;二是教师批改作业的质量。如是否让学生及时纠错;是否注意学生的卷面整洁;是否重视学生的书写规范;是否给予学生作业进行积极的鼓励性评价;是否将作业批改作为师生有效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作业批改变得有温度,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等等。 |
|
来自: leeechen6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