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早报 | 这些难辨的“兄弟”药材,功效有什么不同?(上)

 开心华之里 2022-08-04 发布于上海


杏林早报特邀主播〡晴水一泓



01

这些难辨的“兄弟药材”,你能分清吗?


日常生活中,热衷养生的朋友喜欢在家里煮一些汤汤水水,煲粥、煲汤或者代茶饮时,爱放各种养生药材。

像“红豆”与“赤小豆”、“淮山药”与“怀山药”,“山茱萸”与“吴茱萸”等,这些药材的名字仅一字之差,对于非中医专业人员,常常是“傻傻分不清”,如果不小心吃错了,产生的效果也可能截然不同。

为此,我们总结了5组常见、易混淆的药材,大家不妨来了解一下。



02

茯苓vs土茯苓


土茯苓和茯苓均可用于湿证,但二者差异也很明显,首先,来源不同,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块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土茯苓,味苦,性平淡,入肝、胃二经,具有利湿、清热解毒、通利关节之功。《本草正义》曰:“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

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急性湿疹、汗疱疹,取土茯苓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或者湿敷,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是利水渗湿的要药,还可健脾宁心,属药食同源之品,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

湿气最重的长夏时节,咱们可以用茯苓、冬瓜、排骨一起煲汤喝,能利小便,改善水肿、腹胀,非常适合湿气过重或水肿型肥胖的人。



03

怀山药vs淮山药


🔸怀山药,主要产自于河南焦作一带,这里过去属于河南怀庆府,所以也叫「怀山药」,一般入药选的就是它。

怀山药是补虚最常用的药食同源之妙品,脾肺肾同补,《日华子本草》说它:'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日常保健,和白扁豆、莲子、银耳、百合搭配煮粥就很好。

🔸淮山药,则主要产自江苏、安徽一带,它最大的特点是淀粉含量较高,糯性较强,是糯性山药里面的佼佼者,一般是入食。

适合用来煲汤、清蒸、制作面点,也经常被拿来做拔丝山药、蜜汁山药等甜品菜。



04

红豆vs赤小豆


都说暑天祛湿该多吃些赤小豆,那赤小豆是不是就是红豆?

🔸红豆,颗粒比较大,似椭圆形,或近圆形,味苦性平,稍微煮煮就变得软烂,口感比较好,一般入食或者用于食疗,具有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之效。

🔸赤小豆,也叫红小豆,体形比一般红豆小,细长,形状扁扁的,不容易煮烂,吃着口感比较硬,可以磨粉食用,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等症,一般入药用,属于药食同源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