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spinal cord compression)是脊髓压迫性病变导致肢体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01. 急性脊髓受压立即出现弛缓性截瘫或四肢瘫,伴腱反射消失、感觉缺失及尿便潴留提示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休克期,常见于脊柱创伤如骨折、脱位和脊髓血管畸形出血等。 02. 亚急性脊髓压迫症常见背痛等神经根症状,相继出现轻截瘫、锥体束征、感觉缺失及尿便障碍等,常见于脊柱结核及转移瘤、脊髓胶质瘤、硬膜外脓肿或血肿等。 03. 慢性脊髓压迫症常见于神经鞘瘤,也见于脊膜瘤、室管膜瘤、椎间盘突出、蛛网膜粘连等。临床典型分三期: ① 根痛期:病变刺激后根产生自发性疼痛,呈电击、烧灼、刀割或撕裂样,咳嗽、排便和用力可加剧,改变体位可减轻或加重,可有相应节段束带感; 根性症状、局限性脊椎叩痛、节段性感觉缺失有助于判定病变水平。 ② 脊髓部分受压期:出现不典型脊髓半切征,病变节段以下同侧痉挛性瘫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自远端向病变节段进展。 ③ 脊髓完全受压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可见痉挛性截瘫、深浅感觉缺失及尿便障碍等。 治疗 01. 急性脊髓压迫症须在伤后 6 小时内进行紧急减压术、脊柱固定术,采取制动措施。 硬膜外转移瘤应紧急治疗,早期可只有局部疼痛,但病情可突然恶化导致永久性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癌症患者如出现神经根痛须立即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硬脊膜外脓肿也应紧急手术和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 02. 慢性脊髓压迫症,如神经鞘瘤、脊膜瘤可手术切除,脊柱结核须行手术和抗结核治疗。 椎间盘突出可制动、牵引或手术治疗,蛛网膜粘连需抗炎及应用皮质类固醇等。 您在临床中还遇到过哪些问题?有什么困惑? 哪些知识搞不清、记不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