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些患者能从心肺复苏中真正获益 —— 心肺复苏的非适应证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08-05 发布于河南
美国医生兼学者阿图(Atul Gawande)指出:「挽救不回来的抢救是一种伤害」。心肺复苏尤其如此,很多患者是不能从心肺复苏中获益的,这种复苏只能带来伤害,甚至促进患者死亡。哪些情况属于心肺复苏的非适应证呢?

Image

01. 终末期疾病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终末期疾病是指患者所患疾病已使其到达这个终点,他(她)的生命之路已经到了尽头。如晚期癌症、长期卧床的各种严重慢性疾病等。

这类患者全身脏器大都严重衰竭,因此已经回天乏术,无法挽救,有时既使暂时复苏抢救成功,至多只能将患者的生命延长数小时或数日。

为此,多年前世界各国就展开了对终末期患者是否实施 CPR 等维持生命治疗的讨论。

西方多数国家提倡这类患者提前签署不再心肺复苏(do not resuscitation,DNR)文件。美国纽约州早在 1987 年即已制定《美国不施行心肺复苏术法》,到目前为止,DNR 的应用率在美国是最高的,大部分 ICU 的终末期疾病患者在死亡前都已签署了 DNR。因此对这类患者不宜实施心肺复苏。


02. 创伤导致的心搏骤停

创伤是外部暴力原因导致的机体机械性损伤,它导致的死亡位居儿童和青壮年死亡的首位。

创伤患者一旦出现心搏骤停,说明创伤非常严重。多见于严重的颅脑损伤(指令系统严重损害)、重要脏器如心脏损伤(动力系统损坏)、大血管损伤(容纳系统损伤)及严重失血(传送介质缺失)。

故这些问题都不是实施心肺复苏能够解决的,一旦发生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很差。文献报道,创伤性心脏停搏是影响 CPR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患者的 CPR 出院后存活率显著低于非创伤性心脏停搏。

绝大部分院外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都死于发病现场。极少数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及止血,可能还有生存希望,故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条件时应争分夺秒,尽快送患者去医院,纠正导致心搏骤停的可逆原因(如低血容量、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等)后,部分患者可以存活。

2003 年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医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NAEMSP)和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ACS-COT)发出了「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的联合声明,并将其纳入美国创伤急救体系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标准,对成年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符合下述情况者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对任何钝性创伤,无呼吸及脉搏,无心电活动的患者可以不复苏。

对穿透伤患者,发现无呼吸、无脉搏时,应迅速评估有无其他生命迹象,如瞳孔反射、自主运动或心电图情况。如有以上任何生命迹象,应立即进行复苏并送往就近医院急诊部或创伤中心;如无上述任何生命迹象,可不予复苏。

与生命明显不相称的穿透性或钝性损伤,如头或身体离断者不复苏。

穿透伤或钝性伤患者有脉搏消失时间过长的表现(如青黑色、尸僵、腐解),应不予复苏。

损伤机制与临床情况不相称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提示有非创伤性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应实施标准的心肺复苏。

对院前急救人员目击的创伤性心搏骤停,经过 15 min 的 CPR 仍抢救不成功的患者,应终止复苏。

现场确诊的呼吸心跳骤停创伤患者,到达急诊部或创伤中心的时间超15 min视为无法抢救,应终止复苏。

《2016 年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创伤性心搏骤停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放弃复苏:

在最初的 15 min 内已无生命迹象;严重创伤无法存活(如断颅、心脏贯通伤、脑组织损失)。院前急救的时间与严重创伤和 TCA 的预后呈负相关,故快速转运至关重要。

注:创伤导致挤压综合征患者发生的心搏骤停不在此例。这是由于该心搏骤停是大量肌肉组织破坏,细胞内血钾大量溢出造成的高血钾导致心搏骤停。对这类患者应实施持续复苏,同时采取降血钾措施(如给予葡萄糖 + 胰岛素、钙剂、碳酸氢钠、透析等),可能患者还有一线生机。


03. 失血导致的心搏骤停

在创伤性心搏骤停中,失血占 48%。失血导致心搏骤停的机理是由于患者的循环血量已经严重不足,其冠脉供血也严重不足,故心搏因缺乏氧气及能量供应而停止。

失血患者一旦发生心搏停止,说明其失血量已经到达致命的程度,此时的最佳治疗措施是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即手术止血(恢复血液循环容纳系统的完整性)和输血(补充血液循环的传送介质),而这两项内容在院前都无法实现。

在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是无的放矢,怎么可能产生疗效呢?对于严重创伤及失血导致的心搏骤停患者,院前停留的时间越短存活率越高,故应争分夺秒,立即送患者去医院。


04. 中枢性疾病导致的心搏骤停

中枢性心搏骤停的出现说明血液循环的指令系统发生了严重病变,如脑干出血、严重的颅脑损伤等。而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的,虽然有时启动了有效的被动血液循环,但这仅仅是暂时的。由于主要病变在脑而不在心脏,故这种血液循环是维持不住的,患者的预后很差。

多数情况下中枢性心搏骤停不是心肺复苏的适应证。但是少数情况下患者属于中枢的应激原因导致心搏骤停,此时实施心肺复苏维持血液循环,待患者适应了应激因素后其心脏可能复搏,并可能有生还希望。


05. 患者事先具备有不希望复苏声明

患者事先具备不希望复苏的说明或指令,即 Do Not Attempt Resuscitation(DNAR)order,这个指令由执业医师或当地指定的管理部门出具,并具备有效的签名和日期方能生效。通过这种方式,减少无效复苏的数量。

策划:ly

参考文献:

1. 刘梦婕,朱京慈「不再心肺复苏」,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613-617.

2. Holley  A,Kravet  SJ,Cordts G.Documentation  of code  status and discussion of goals of care in gravely ill hospitalized patients[J].J Crit Carc,2009,24(2):288-292.

3. Cohen RI,Liskcr GN,Eichorn A,et al. The impact of do-not-resuscitate order  on triage decisions to a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J].JCrit Carc, 2009, 24(2): 311-315.

4. 都定元,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 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94-95.

5. 黄海燕. Utstein 模式下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研究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379-381.

6. Hopson LR,Hirsh E,Delgado J,et a1.Guidelines for withholding or termination of resuscitation in prehospital traumat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joint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J].J Am Coll Surg,2003,196(1):106-112.

7.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2016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28(12):1059-1079.

8. Truhlar A, Deakin CD, Soar, J, et al.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for Resuscitation 2015: Section 4.Cardiac arrest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J]. Resuscitation, 2015 , 95:148-201.

9. Spabn DR, Bouillon B, Cerny V, et al.  Management of bleeding and coagulopathy following major trauma: an updated European guideline [J] .Crit Care,2013,17(2) :76.

10. JohnM. Field, Co-Chair; Mary Fran Hazinski, Co-Chair; Michael R. Sayre; Leon Chameides; StephenM. Schexnayder; RobinHemphill; Ricardo A.Samson; John Kattwinkel; RobertA.Berg; Farhan Bhanji; DianaM. Cave; EdwardC.Jauch; PeterJ. Kudenchuk; RobertW. Neumar; Mary Ann Peberdy; Jeffrey M. Perlman; Elizabeth Sinz; AndrewH. Travers; MarcD. Berg; JohnE. Billi; Brian Eigel; Robert W. Hickey; Monica E. Kleinman; Mark S. Link; Laurie J. Morrison; Robert E. O』Connor; Michael Shuster; Clifton W. Callaway; Brett Cucchiara; Jeffrey D. Ferguson; Thomas D. Rea; Terry L. Vanden Hoek. Part1: Executive Summary: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Circulation. 2010; 122[suppl 3]: s640-s656.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