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去的太极(二十一):太极推手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现在变得人人喊假?

 善猎者必善等待 2022-08-07 发布于天津

Image

这几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即无论是练太极拳的,还是不练太极拳的,只要看到太极推手把人发出去就都以“这是假的”“这是配合的”来看待。

每每看到这些无知者无畏的言论,都让我感到忧心。忧心这种黑白不分的胡言不仅会扰乱大家的视听,还忧心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么好的一门技艺被“喷子”们带动很多不知情的群众就这么给毁了!

因此,我欲以此文来科普一下太极推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以及怎么判断真假。

Image

想正确认识推手,首先要明确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杨氏太极拳的第三代嫡系传人杨澄甫,大家应该都知道。那是位太极高手,一代宗师。他在世的时候曾著了一本书,叫做《太极拳体用全书》。

咱们且不管他的书里都写了些什么。就说他这书的名字就极为的考究。考究之处就在于他用了两个字:“体”和“用”。

他所说的体,指的就是练拳;用,说的就是使用。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推手。

其意在告诉后来人,如果想学好太极拳,那么体和用是缺一不可的。其道理恰如孔圣人在《论语》中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和学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体和用也是一样。所以,如果一个人不会推手,推手的技法不对,效果不好。那么无论他练了多久,说得多好,也一定是层次一般般的。

Image

推手为何这么重要呢?

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其意是说,“神明”是练太极拳的最高层次,目标。功夫要想达到“神明”非经由“懂劲”而不可。而想要掌握“懂劲”又非由推手而不可。

然而,推手只是迈向“神明”境界的一种训练手段。其训练和实战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也不能混为一谈。它俩虽有密切的关联,可绝不是一回事。

这就好似学打乒乓球。开始要颠球练习,再到无球挥拍练习,再到有球的接、发球练习(从一个点到多个点,从一种旋转到多种旋转)。

只有先熟悉了球拍、球性、球台、球路,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喂球训练。

太极拳的“着熟”阶段。也就是杨澄甫所说的“体”。其实和学练乒乓球的这个时期的目的、原理是一模一样的。

Image

到了喂球阶段的时候,老师或者陪练初始要严格按照固定的单一路线给运动员喂球。期间会根据运动员存在的不足,不正确随时进行指导调整,讲解示范,之后再逐渐过渡到多种路线变化的喂球形式。训练原理,方法如上。

太极拳的推手训练的目的和原理与乒乓球这个阶段的训练一模一样。所以,才有了老师给学生“喂手”、“讲手”等演练模式。

所以,无论是练拳还是推手,都属于太极拳习练的方式方法,但不意味着这样就能实战。

推手作为训练的手段,是老师喂+学生练;老师讲+学生感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就可逐渐练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化发功夫。
上方视频绝不是为了炫耀怎么把人发出去。而是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体会太极拳的化发是怎么样的应用原理,按照这种原理被发出去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在反过来的训练当中有掌握化发的可能。所以,过去的太极拳界有这么样的一句话:“要想打人得先学被打”。
这就好似学太极拳,你不给人家演示,人家只是听你说,没有一个可参考的形体标准,他怎么去规范的练呢?推手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把老师的演示,学生的无接触学习变成了有接触学习。
太极推手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化不发。简单的说,就是不主动发力,不主动攻击。而是在先化掉对方来力的基础上再进行反击。因此就有了“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说法。
如果做不到“顺人之势,借人之力”,那么或是发人不妙,或是没法把人发出去。
发人不妙的反面就是发人极妙。发人极妙指的是当事人或旁观者都觉得被打出去的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这就是借力打力的效果使然。借力打力的实质就是把自己的力借助对方的来力施加到对方的身上。如何借对方的来力呢?

Image

就是对对方的来力不能顶抗。要在粘黏(保持和对方的肢体接触的尺度把握)的基础上,顺其来势而改变对方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通过周身的细微整体的转动),这个过程,这种技术就叫做“引进落空”,属于化。
当引导对方的力变得无点可着的瞬间要快速的转换自己的做功方式,即变化为发。这就叫做“合即出”。即合乎由化变发的转换条件了,就要立即发力打他了。
因对方不仅来力被我引的无力可着,且其平衡被我引动破坏。这个时候对方就会被打的莫名其妙。
这种效果就好似一块石头如果一动不动,我们推它会很费力,就要用很大的力。可如果石头晃动了,我们只要顺着它朝着某一个方向晃动的惯性哪怕不用多么大的力也可以让它移动的道理一样。
这既是“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所指,又是“四两拨千斤”的小力可以胜大力的科学所在。
如果推手的时候用蛮力,“顶牛”似的则发人不妙。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引进落空这个前提,就是没有化这个前提。
因此,凡是推手怕对方进来,让对方感觉有很大的顶力,却美其名曰这是“掤劲”,这都不是太极推手训练的方式和目的。因此,发人不妙。
有人说推手的效果都是假的。我不知其是因为自己不会,没有掌握真正的推手,还是因为这几年某些神婆,神棍的“推手神功”而以偏概全。
大概率是神婆,神棍们的原因致使真正的推手也被人们误解。这就好似少数人做了恶心人的事,结果某些人就认为所有人都很恶心一样,这属于需要交智商税的范畴!
推手作为习练太极拳从着熟迈向懂劲的唯一手段,是自古以来一代一代太极拳家们得出的一致结论。诚如杨氏太极的杨澄甫,陈氏太极的陈发科,孙氏太极的孙禄堂等等极为有名之人也是这么练出来和教授门人弟子的。
上方的视频即为杨澄甫的得意弟子之一崔毅士的推手视频。
这些事实应该让某些整体喊着这个推手是假的,那个推手是配合的人闭嘴。否则,谁说这种话或是自曝他的无知,或是自曝他练的什么也不是。古人能练出“懂劲”,今人也仍然可以练出“懂劲”。
我的推手视频都是现场随机临时拍摄,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事实就是事实,造假等于自毁声誉。我个人认为,发人极妙不应视为功夫多高,可它却肯定是练得纯正的证明。

Image

推手是高度发挥牛顿的力学原理以及人类心理反应的科学训练方法。衡量一个人的推手到底是不是真的标准有三:
一,必须是在确确实实接触的前提下产生的发人效果才是真的。诚如过去最为有名的杨班侯在所能看到的资料记载里,也是在接触中把人给打残的。近代有名的孙禄堂,杨澄甫,陈发科也皆是如此。
今人技艺已不如古人极多。古人那么好的功夫都做不到不接触就能把人打出去,今人这么差的拳脚怎么却能做到呢?大家不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吗?所以,这类的“推手神功”必然是假的,活该人人喊打。
二,我们在接触发力的做功中,作用的力点,力的方向不受控制,控制不住的变了,有“摸空”的感觉。加之对方打我们在出手轻快的同时又瞬间整力十足也是具有真太极功夫的体现。
力无着点,这叫做“无极”。瞬间力加彼身,这叫做“太极”。《太极拳论》里说的“忽隐忽现”指的就是这个。“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也是这个。
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叫做“阴阳相济”,“运化无方”,“妙手一运一太极”。也叫做懂劲。说白了,就是会使这种劲儿。而会使这个劲儿的前提是得先练出这个劲儿。这就得依靠正确的练拳积累。
三,被发出去的瞬间不由自主,难以控制,出去之后感觉非常舒服。这是对方对化发的火候掌握,转换的火候掌握,以及自身通透,瞬间整劲功夫的体现。不如此,被发出去是生硬的,疼痛的。
好了,本期文章就写到这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明白。总之,大家一定要牢记,太极拳绝对练的不是力气,也不是筋骨皮上的东西。它是最符合力学原理,严格按照力学原理于体于用上去做功的大学问。
练这种拳,按照这样的原理去练,人心安静,周身舒泰。按照这样的原理去练推手,无欲无争,兴趣盎然。

导师简介:薛文宇,珠海市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院长;道家青城派南宗第36代传人,师承张德学;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嫡派第5代传人,师承陈庆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太极拳第5代传承人,师承郑昭明;国家级智库《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委员;中国老年健康委员会太极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运动处方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