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女人的“生血方”!填精、养血、补气,治疗月经量少

 所来所去 2022-08-07 发布于云南

中医学对月经量少的认识由来已久,早见于晋代王叔和《脉经》,认为“经水少”之病机为“亡其津液”。明代万全《万氏妇人科》根据体质辨虚实,提出“瘦人经水来少者,责其血虚少也,四物人参汤主之”;“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用二陈加芎归汤主之”。

根据历代医家对月经过少所提出的诸多见解,临床多从虚、实来论治,虚者多因气虚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经血乏源所致。实者多因瘀血内停或痰湿内生,痰瘀阻滞冲任血海,血行不畅而致。

月经过少病因病机虽有虚实之分,但临床以虚证或虚中夹实者为多。其中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虚证,冲任血海空虚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子宫精血亏耗是发病的最终环节。

因此针对此类月经过少,可采用填精、养血、补气综合之法使冲任精充血旺,血海子宫血气盈盛而经量复增。

文章图片2

在临床治疗中用参归精血汤调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药物组成:黄芪、白术、党参、枸杞子、山茱萸、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熟地黄、当归、白芍、赤芍、川芎。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健脾,补后天以养先天;枸杞子、山茱萸、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温肾填精以化血;熟地黄、当归、白芍、赤芍川芎养血柔肝调经。故纵观全方,肾旺精盛,血气充足;冲任相资,血盈子宫,经血因之而充旺。

由于病变本身不是单一的,故临证尚需根据症状加减用药:气虚甚者加用茯苓、山药等以益气健脾;经血亏少者加桑椹制何首乌、鸡血藤以补益精血;气滞不畅者加柴胡、香附、厚朴等以行气通经;痰瘀内阻者加苍术、半夏、鳖甲、三棱等。

35岁梁女士,近三个月无诱因月经量较之前减少到1/3量,色黯红,质稀。伴经行腰酸乏力,平素耳鸣,头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以参归精血汤加减:党参、炒白术、熟地黄、当归、川芎、炒白芍、枸杞子、黄精、制何首乌、鸡血藤、桑椹子、炙甘草。

药后此次月经来潮,自觉月经量较前稍增,觉腹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滑。予血府逐瘀汤加焦山楂、陈皮、佛手片。

经后复诊:舌暗红,苔黄,脉细。予参归精血汤加制何首乌、龙眼肉、酸枣仁。加减治疗三个月经周期,患者月经量增多。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