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苓药对(4)—温阳化气,温经通脉,消瘀消水之桂枝配茯苓

 新用户4082hFKR 2022-08-07 发布于浙江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茯苓药对小结

附子——茯苓;黄芪——茯苓;半夏——茯苓;桂枝——茯苓;肉桂——茯苓;干姜——茯苓;吴茱萸——茯苓;茯苓——泽泻;茯苓——冬葵子;茯苓——赤茯苓;茯苓——猪苓;党参——茯苓。

桂枝配茯苓的意义

桂枝温阳化气,振奋脾胃之气,气化水饮,治疗水气内停证;茯苓健脾利湿,补益心脾。脾为制水之脏,中阳不振,水湿停留,则脾运障碍。二药配伍,相互为用,中阳得运,脾健湿除,温阳化气,利水除饮。桂枝温通经气,化瘀消癥块;茯苓利水消痰,渗湿降泄,以消水结。二药配伍,温阳化气,温经通脉,消瘀消水,以治痰瘀水互结之癥瘕证。

临床应用:1.痰饮病。水饮停于中焦,症见贲豚、心悸、胸痹。2.眩晕。3.饮停心下证属脾阳不足者等。4.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亦可用于膀胱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女子更年期浮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颈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肝硬化,脾肿大,肝肿大,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等。

桂枝配茯苓之方剂

桂枝茯苓汤《四圣心源》卷十

组成服法:桂枝3钱,茯苓3钱,甘草2钱,丹皮3钱,芍药3钱,桃仁3钱。煎大半杯,温服。

功能主治: 疏木达郁而润其风燥。主妊娠下血症块连胎者。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卷下

组成服法: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药五味,研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每于空腹时服1丸,不知,加至3丸。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缓消症块。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月经困难;经停腹胀痛;难产;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