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巧对(涵秋) 公孙丑;母第辰。 唐伯虎;李公麟。 祭仲足;鲍叔牙。 刘黑闼;寇白门。 王十朋;陆万友。 张红红;薛素素。 张十载;陈万年。 金履祥;沈恒吉。 韦夏卿;李春伯。 李相客;郭药师。 张九思;胡三省。 程不识;魏无知。 田千秋;史万年。 直不疑;何无忌。 殷开山;俞通海。 以上载《大共和日报》1915年六月74页 神童巧对 某明经,有孙六人而丧明,越三日而复举一孙。晚岁卜居吴郡山塘,时作山水游。长孙仕鄂,次游学欧西,余五孙皆自课之。幼者方六七龄,即遗腹也,聪颖绝群。某年月日,明经为其子营墓。长次两孙皆假归。事毕,偕七孙游虎阜,徘徊千人石上,仰观俯视,感慨系之。忽谓长孙:“汝久客两湖,《石钟山记》所谓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者,此石曾见之否?”对曰:“见之,其大小与此间千人石,无甚悬殊焉。”某云:“吾有一联句,诸孙其对之。”遂将石笔书出。众方凝思,幼者不假思索,即撰成下联。阅之颇有深意。其联云: 虎阜千人石,蠡湖百人石,百人之石不加小,千人之石不加大; 海上三神山,吴中七子山,七子山中难见父,三神山上好修仙。 以上载《大共和日报》1915年五月86页 巧对 日前有甲乙两人,就北京广德楼听戏。不耐久坐,旋即趋出,意欲诳八大胡同,将以猎艳也。然日尚早,不得已,徐行至正阳门大街。且行且语间,甲忽谓乙曰:“予有一联,请君属对。”乙曰:“诺。”甲指书画铺招牌云:“收买唐宋元明古今名人书画。”乙应声曰:“捡选川广云贵各省地道药材。”盖乙即某药肆之主人翁也。 以上载《神州画报》1909年七月126页 俗语巧对(斑马) 南北俗语,往往有天然巧对。如苏白中之“像煞有介事”与“阿要难为情”两语,恰成妙对,固夙已脍炙人口矣。 一日偕友至一山东馆,询有何佳肴。堂倌答曰:“要什么,有什么。”既而又闻隔座吃饺子者问价。堂倌答曰:“吃几个,算几个。”余语友人曰:“'吃几个,算几个’与'要什么,有什么’恰好成对。”友亦为之绝倒。 此类俗语巧对,随时随地,可以得之,且皆出自天然,不加雕琢,尤可喜也。 以上载《新天津画报》1940年第9卷第26期1页 俗语巧对(涵秋) 倒灶;塌台。 酒鬼;书獃。 穷嘴;滑头。 揝精;作怪。 懒王;醉汉。 倒眉;蹩脚。 苦鬼;穷神。 用水;学油。 口头语;眼中钉。 心上梦;耳边风。 量八尺;抢五筹。 娇滴滴;硬粗粗。 扒灰公;采花贼。 板面孔;烂脚窪。 招夫养子;打公骂婆。 装模作样;偷富济贫。 客来扫地;贼去关门。 扭扭捏捏;怪怪奇奇。 以上载《大共和日报》1915年五月17页 县名巧对(文兰女士) 铁岭(奉天);金山(江苏)。 北流(广西);南汇(江苏)。 五河(安徽);三水(广东)。 文安(直隶);武进(江苏)。 分水(浙江);合川(四川)。 南城(江西);北镇(奉天)。 南海(广东);北川(四川)。 虞城(河南);武邑(直隶)。 永泰(浙江);长兴(福建)。 长白(奉天);永清(直隶)。 石柱(四川);铜梁(四川)。 榆社(山西);柏乡(直隶)。 日照(山东);云浮(广东)。 石首(湖北);峨眉(四川)。 宜北(广西);安西(甘肃)。 白水(陕西);墨山(奉天)。 获鹿(直隶);和龙(吉林)。 闻喜(山西);获嘉(山西)。 唐山(直隶);夏邑(河南)。 兴文(甘肃);平武(四川)。 宜春(江西);宁夏(甘肃)。 南乐(直隶);西宁(甘肃)。 剑阁(四川);壶栈(山西)。 肥城(山东);大邑(四川)。 以上载《新杂志》1925年第1卷第1期41页 古今巧对(了了) 苏东坡答周循州诗有“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潘凫公君近在《国闻周报》上作《苏诗的旁窥》,说“韩退之对卢行者,虚是虚,实是实,韩卢是狗名,都对上了。”的确,像这样的对子,是极工整的。北平新近清华学校招生,所出的题目,也有对对子这个玩艺儿。听说出的对子,是孙行者。居然有一位应考的,把胡适之对上了。胡孙两个字,加上反犬旁,便成猢狲,不也是猴名么。 东坡以韩退之对卢行者,韩卢是狗名。近人以胡适之对孙行者,胡孙也可作猴名。前后映对,这也是一件很新巧的趣话了。 以上载《天津商报画刊》1932年第6卷第1期2页 戏目巧对(笃亚) 黑风帕;白水滩。 五雷阵;七星灯。 南阳关;北天门。 三上殿;二进宫。 打严嵩;斩郑恩。 硃砂痣;碧尘帕。 游六殿;赶三关。 春秋配;南北和。 黑水国;青风寨。 乌龙院;白虎堂。 哭祖庙;望儿楼。 紫霞宫;白门楼。 上天台;探阴山。 虹霓关;风波亭。 拾玉镯;送银灯。 纺棉花;卖绒线。 以上载《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1期110页 巧对二(朱英) 有以不类事物为题,合二题成七言一对,谓之分曹,亦足以徵巧思。闽南诗社,所记颇多。兹选其最佳者分志如下:如端五日及孔子云:“赤帝骄人重五日;素王去我二千年。”魁星及顶蓬云:“曾将彩笔干牛斗;未许空梁落燕泥。”梳头及朝帽云:“云间晓镜拢蝉鬓;风闪峨冠动雀翎。”官坐堂及私生子云:“鼓吹堪怜声是肉;欢娱谁料祸成胎。”枕头及刽子手云:“黄昏我便思依汝;白昼君偏敢杀人。”告示及放屁云:“乡老抬头观日月;通人掩鼻笑文章。”戒方及新经布云:“子弟不材呈白木;女儿有喜验红巾。”点烛及懒猫云:“书成误处凭燕说;睡正酣时任鼠偷。”溺桶盖及冬菜云:“掩鼻无须避恶臭;咬根最好解余酲。”又引用前题如告示及放屁云:“官衔有例起头大;文字无凭下气通。”戒方及新经布云:“顽心须警木三尺;喜讯初传月一翻。”枕头及刽子手云:“游仙我恋真佳境;入市人呼好快刀。”余昔年就读徐州师范时,徐组培师亦喜为之,常按时课题,以资提倡。其举例甚多,尚记有数联,殊为工稳。如汉高祖及崔莺莺云:“万里江山归赤帝;一生名节误红娘。”赵云及螃蟹云;“长胜将军都是胆;横行公子本无肠。”余应课时,雪与霉菌一题,曾录为冠军。词曰:“风吹舞絮飞千朵;镜显微芒聚一丛。”近年来以俗务纷扰,此调亦久已不弹矣。 以上载《三六九画报》1944年0008,9页 剧名巧对(笑韵轩主) 三上轿;二进宫。 三门街;十字坡。 五花洞;百草山。 七百里;八千岁。 三叉口;四平山。 子午谷;丁甲山。 游六殿;过五关。 蜈蚣岭;凤凰山。 红梅阁;黄鹤楼。 红霓关;白帝城。 水帘洞;火焰山。 东昌府;南阳关。 黄金台;白水滩。 胭脂褶;珍珠衫。 绝龙岭;落凤坡。 奇冤报;忠烈图。 战渭南;下河东。 除三害;锁五龙。 西湖主;南天门。 奇双会;南北合。 鸳鸯剑;雌雄杯。 七擒孟获;三气周瑜。 贵妃醉酒;黛玉葬花。 举鼎观画;扫松下书。 坐宫盗令;行路哭灵。 刀劈三关;水淹七军。 问樵闹府;打鱼杀家。 马前泼水;月下表功。 劈山救母;杀狗劝妻。 张义进宝;孟德献刀。 武松杀嫂;买臣休妻。 罗通扫北;秦英征西。 徽钦二帝;风尘三侠。 三搜苏府;六出祁山。 卖马当锏;拜寿算粮。 以上载《新杂志》1925年第1卷第2期65页 神童巧对 清季长沙有周神童者,七岁能文。一日侍父执辈于阿芙蓉榻侧。数老者吞云吐雾之余,指烟灯旁之对盒烟膏出对曰:“盒烟难过三人瘾。”“杯酒能消万古愁。”众惊其吐属不凡。时周住处为长沙城南鸡公坡。复以“鸡公坡内鸡公叫”命对。周不假思索,随口对以“凤凰台上凤凰游”唐诗,极工切而典雅。(长沙城南有凤凰台。)众又询其近读何书。周答:“正读周易将竟。”众有意难之,再出“周神童,读周易,易。(去声)”周微笑对曰:“左丘明,著左传,传。(平声)”众大惊奇之。周神童之名乃益噪。 以上载《上海风》1949年第12期15页 神童巧对 文人类多幼慧,每于属对见之。王渔洋之白也羲之,朱竹垞之王瓜后稷,见于杂说者夥矣。相传钱唐吴谷人祭酒五岁时,至戚串家,壁上悬丁敬身隶书。上有钝丁两字小印。其戚谓祭酒曰:“闻汝能属对,此丁钝丁三字,汝能对乎?”应声曰:“子程子。”时方读大学也。山阴童润斋先生七岁时,长者举“古之人”三字,命以四书中语属对。先生对以“今夫地”三字。长者异之。又常州曩有神童杨听庐,以“正月繁霜”对“斜风细雨”,颇为当时所称。(录旅谈) 以上载上海《文艺杂志》1914年第7期68页 回复使用道具 举报 时习之 1739#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16:31:28 | 只看该作者 弢庐挽友联 宣统辛亥,吴门汪甘卿孝廉参赞维也纳使署,以母太夫人丧奔回。其友弢庐挽以联云:“乘槎怀远志,倚闾寄当归,常递瀛壖青鸟信;南海证涅槃,北山苦行役,陡惊亲舍白云飞。”又贵池刘蘧六部郎母太夫人以七月中殁于京寓。太夫人先为蘧六续娶张文襄十四女公子,卜吉于八月中行婚礼。嗣以母病笃,改早于七夕后一日迎娶。蘧六生于伦敦使署,盖太夫人曾随芝田中丞欧西使节。晚年尤茹素诵经。弢庐挽联云:“恩勤若此,曾依槎上慈云,惜未搜海西奇方,淮南丹药;歌哭于斯,遽别堂前爱日,忍与说天孙织素,地藏皈真。”两联均赅括典雅,一时传诵。 以上载上海《文艺杂志》1914年第7期68页 姓名巧对 朱逌然对赤奋若 黄体芳对乌须药 张之洞对陶然亭 高心夔对矮脚虎 陈东菊对老南瓜 熊伯龙对狮子狗 额勒和布对腰围战裙 额勒精额对头痛救头 乌拉喜崇阿对鸿飞遵远渚。 以上载《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2期1页 巧对自然 文人作对,往往穷思极想,不能璧合珠联,及无意寻求,忽得天然妙对者,不可胜数。和州友人来函云,有一塾师出一四字联曰“大舜重瞳”。一时及门诸人俱不能对。越数日,州之北门内夏姓家生一小儿,两耳之下,复有两小耳。其学生即举以对曰“小儿四耳。”一时同学少年,咸称为巧对云。 以上载《益闻录》1890年第956期172页 古今巧对(召愚) 山童採栗用箱承,劈栗扑簏;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围棋赌酒,一着一酌;弹琴赋诗,七弦七言。 莺梭柳线,织成一段春光;雁字云笺,写出几行秋意。 白水漈头,白屋白鸡啼白昼;黄泥垅口,黄家黄犬吠黄昏。 画扇画鱼鱼跃草,扇动鱼游;绣鞋绣凤凤穿花,鞋行凤舞。 半夜生孩,子亥二时难定;百年匹配,己酉两命相当。 石牛庵畔石牛蹲,耕得石田收几石;金鸡墩上金鸡宿,衔来金弹值千金。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移椅倚桐同玩月;点灯登阁各攻书。 以上载《自由杂志》1913年第1期10-11页 巧对录(秋山) 对对子和猜谜子,虽不是文学,然在中国的文艺界里,有很大的势力,而也有很精巧的作品。谜子外国也有,不过不像中国的灯谜,偏于文艺。(中国也有不少的通俗谜语)至如对子,因文字结构的关系,恐怕不是他国所能有的。除了“巧思”以外,固然没有价值。但是这一点巧思,已非外国人所能及了。 古今著名的巧对,录不胜录。只拣我所见所闻的几个巧对,录在这里,算一种小玩意儿。往年常见有人出“神州日报”四字征对,有人以“天方夜谈”应征。这可算是一个巧对。 又尝见有人以“万里长城”对“四库全书”,也非常巧妙。 又有一天宴集,大家以对对子为酒令。叶小凤以“上海画报”对“中国书店”,此种天然名词,集以为对,真是所谓“天工而非人力也”。倘非天然有这个名词,任凭你多大的本领,也对不出。 友人某甲戏谓,我有一对子,谁能对出,奖赏为一百万元。另有乙友道,你出一个绝端不可能的对子,你落得说这大话。你如果有了一百万元,拿出来给我看。无论怎样难的对子,我总对得出。乙说出这话,本想难倒甲。岂知甲早有预备,忙从身边拿出一本银行支票簿来,填了张一百万元的支票,自己签了字,向乙道,一百万元在这里。乙道,这一百万元,由你签了,那边不承认照付,是怎样呢?甲道,你先对子对出了,我将支票给你。你到那边拿不到钱,你再来质问我。现在你没有质问之权。乙无话可说了,只好叫他快点把对子说出来。甲道:“风雨之夜看风雨之夜。”(编者按,第二个风雨之夜,为影片名。)乙沈思了一回,到底对不出,不得不向甲屈服了。(完) 以上载《民众文学》1926年第13卷第17期1-2页 古今巧对(瞻庐) 大畜革离(隔篱)观小畜;家人临困(睏)涣(唤)同人。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时习之按:上联“围棋”原文作“棋围”,径改。 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为婢,女又不妨为奴。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醉汉骑驴,颠头颠脑算酒帐;稍公摇橹,打恭作揖讨船钱。 两镜悬窗,一女梳头三对面;孤灯挂壁,二人作揖四躬身。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重瞳项羽重瞳舜,只有二人;九尺曹交九尺汤,尚多四寸。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人心。 江有鮆,河有鮆,试问长江小河,此鱼孰美; 桐集凤,竹集凤,始知高桐修竹,凡鸟难栖。 两艇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树庭日暮,弹声弹出不弦琴。 时习之按:下联前一“弹”字疑误,原文如此。 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上元县里看上元灯;端午门前赐端午粽。 电击云端,火焰拽开金络索;月沈海底,碧波涌出水晶球。 哀王孙进食,岂望报乎;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 氷冻酒,一二三点;丁香花,百千萬头。 新月带星,银弹弓如金弹子;长虹贯日,绣球绦系锦球儿。 时习之按:上联“如”字疑误,原文如此。 嫂嫂扫柴呼叔束;弟弟提桶叫哥箍。 红荷花,白荷花,荷花何好;黑椹子,赤椹子,椹子甚甜。 鉏麑触槐,甘作木边之鬼;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 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以上载《自由杂志》1913年第1期5-6页 市招巧对(戟髯) 纪河间尝谓天下事物,无不可对者。或以市招难之,应声立对。如“黄杨木梳”对“白莲藕粉”,“博古斋精裱唐宋元明历代名人书画”对“同仁堂贩卖云贵川广各路道地药材”,尤为脍炙人口。吾尝游大梁,见市招曰“大刀银丝切面”,久思不能对。后因买“小瓶玉树神油”,遂得妙偶。苏州卖芦屏者,其市招云“丹徒本等放样七尺”。八字绝奇,亦颇难对。后游京师,见混堂贴一招纸曰“白石清地每位一毛”,可称天然佳对。吾湖有“荤油荳沙玫瑰中秋月饼”,或命作出联,竟不能对也。前年赴鄂,偶游汉阳,见一市招曰“重糖椒盐芡实状元烘糕”,洵属铢两悉称。然皆地隔数千里,事越十余年,无心触机而得之。视河间之不虑而应,不辞而对者,其才之相去,宁止三十里哉。 以上载《红玫瑰》1925年第1卷第46期1页 俗语巧对(绛珠女史) 谈谈笑笑;哭哭啼啼。 得过且过;知和而和。 虎头蛇尾;人面兽心。 倚酒三分醉;开门七字全。 棋逢对手;酒有别肠。 七零八落;两覆三翻。 恶事传千里;繁华梦一场。 扪心思己过;开口向人难。 出乖露醜;做哑装聋。 以上载《小说新报》1916年第2卷第12期8页 人名巧对(吴兴) 沈仲圭,沈石顽,沈啸谷,圭样石头沉啸谷; 张丽侬,张吴侬,张崇章,丽水吴山好文章。 按三位沈先生虽非同宗,但同为中医,各有著作行世,年龄均相若,民廿一至廿二,同执教鞭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张氏三姊弟,同受中等教育,管弦歌乐,夙有同好,京剧尤胜。二小姐吴侬曾在艺专剧社公演时,饰坐宫盗令之公主,唱做并妙。 以上载《中国医药研究月报》1936年第1卷第2期30页 巧对 河间纪晓岚先生,以滑稽著称。乾隆戊申,工部被火,特命金简鸠工修复。有做上联者曰:“水部火灾,金司空大”(时习之按:此处原文缺一行21字。)之。先生略一凝思,笑曰:“是亦不难,特有屈足下耳。”诘之。则曰:“北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一座哄然。又喜为人书联。其上句必用“圣代即今多雨露”,下句亦集唐为之,而无一同者。一日,为某某书联,上联仍用旧句。然某固以翰苑起家,洊升卿贰,而忽奉回原衙门行走之命者。群方讶其不伦。先生旋振笔疾书曰:“谪居犹得住蓬莱。”其敏捷如此。 以上载上海《小说月报》1910年第1卷第1期3页 顽童巧对(张泽民) 童子某,性顽滑,尤嗜赌博。某日在村塾授读。师出一书(读作输)字命对。童应声曰:“赢。”师曰:“读的书。”童曰:“三家赢。”师曰:“四书。”童曰:“头赢。”师怒呵曰:“混账。”童扬眉曰:“清算。”闻者为之绝倒。 以上载《光华周刊》1928年第3卷第2期27页 巧对免责(罗惠英女士) 从前,有一个小学生,年才十二岁,读书非常聪明。但他的性情却生得非常之顽,每逢课罢,回家路中见有鸟雀,便要用石子去击它,或捕捉昆虫,以为笑乐。 有一回,他由邻家门前经过,看见一个母鸡带着十余个小鸡在门坪里觅食。他不觉顽性陡起,连忙由地上拾起一块砖片,向着鸡群里飕的一声摔去。 他的意思,原想和它玩玩,并不想故意去打死它。 那知一手摔去,偏偏不偏不倚,正打在一个小鸡的头上。小鸡受此一击,登时死于非命。 屋内的妇人,听见母鸡乱叫,出来查看。只见一个小鸡子直挺挺的死在地上。那学生因为击死了小鸡,早就一溜烟跑走了。妇人知是那学生所为,便特到校中告诉先生。 下午,那学生回校,先生特地叫他来质问。 学生初则不承。及后,先生将妇人投诉的话证实,才不敢作强辩。 先生因念学生年纪尚小,读书又聪明,不忍遽加鞭责。当时出首对联,叫他对答。 先生说:“若对得恰切,便可免责。” 先生出对说:“小鸡砖下死。” 学生思想了一会,默然无言。 先生问对得否。学生说:“对是对了,但不敢说出。” 先生问为什么不敢说出。学生说:“说出来,先生一定要打我。”先生说:“对得好,我便不责你,前已说了。” 学生乃答道:“可对老狗石先生。” 因为那教员姓石,俗名老狗。对起“小鸡砖下死”一句来,的确非常恰切。那学生拿来应对,可说给他说绝了。 先生思想对得工整,虽然可恶,然因言说在先,不敢加责,只得斥他速即上课。 到九月九日,学校放假,师生二十余人,登高旅行玩耍。 行到一所佛寺,寺内住着几个和尚。 那学生出入禅房,看见一个小和尚,连声嘲他“死秃驴”。小和尚奈何他不得,特地请他的先生禁止。 先生便叫他前来,又是出首对联叫他对。说:“三尊古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学生不假思索,即对说:“一个书生,攀龙攀凤攀丹桂。” 对着既然可以免责,那学生就立刻跑走了。 一会儿,再遇见那小和尚。只见小和尚煞神气的嘲他说:“好打啦,好骂啦,竹鞭的味儿煞甜啦。” 学生急辩护说:“没没,没没没,先生倒没有责打我。先生叫我对对。被我对着了,所以没有责打。” “先生出什么对?”小和尚问。 学生说,我先生出的对是: 三尊古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你对的是什么?” 学生很神气的大声答道: 一个秃驴,偷鸡偷狗偷芥菜。 学生还没说完,那小和尚早就面红耳热,抱着他那光滑得虫虱不立的宝贝,鼠窜也似的逃之夭夭了。 以上载上海《少年》1926年第16卷第10期91-93页 巧对(梁) 清道光翰林甘守先,暱歌者宝珠。会由某省学政归,自以宦囊颇裕,问宝珠之所欲。珠跪而泣曰:“小人不肖,近负赌债八千金,乞代偿之,否则不得活也。”甘因倾其差囊,不足以济之,自缢死。有好事者集四子二句挽之曰:“守先亡(与王同音)之道;宝珠遇(与玉同音)者殃。”可谓巧极矣。横楣曰“珠斗高悬”,尤切。 以上载《春柳》1919年第5期132页 巧对(天岳) 四川成都,重庆新中国; 介石居正,应钦盛世才。 以上载《论语》1947年第141期65页 巧对(闻) 黉门桃李争名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李宗仁上将; 花生米大王。 以上载《周末观察》1947年第1卷第9期14页 巧对(灵龙) 马君武博士告余两巧对云:(1)孙武著书,孙文编书。(2)田单火牛,田桐水牛。 以上载《大众画报》1934年第12期25页 今年穷到尽,明年富有余(灵龙) 财迷于大除夕自写门联云:“今年穷到尽;明年富有余。”元旦一看,不觉大悔。 以上载《大众画报》1934年第12期25页 人名巧对录(炯炯) 闽中诗人后起者,梁鸿志众异,黄濬哲维字秋岳齐名。梁始终依附段派,黄则与王叔鲁高泽畲比暱。闻曹润田欲钞阁议档案一则,函与黄商。要索千金,卒与乃罢。以是士论对黄有“只重金线,不顾交情”之诮。第愚所述者,皆在巧对,非梁黄优劣论,正不必理理叙其往事。当民国三四年之交,方地山先生以官为隐,浮沈于盐务署。梁黄皆时诣坊琉璃街(方之寓所)请益。地老以善于属联,蜚声南北。一日梁黄同谓地老,若以二人之姓字,拆嵌联中,五分钟交卷,则允为能手。地老立索纸笔书曰: 梁苑嗣音希,众浊独清,异古所云今世免; 黄庭初写好,哲人不远,维子之故我心夷。 二子初读上联,犹未惊叹。读至维子之故句,迺相与倾服云。 以上载《上海画报》1926年第90期1页 巧对小辑 花生米大王;李宗仁上将。 姊妹花;公孙丑。 海外通信;山下奉文。 黄少谷;苏老泉。 松井石根;杭州锡箔。 原子弹;处女膜。 以上载《报报》1946年第1卷第13期13页 乩笔巧对(津泉) 川滇一带,俗有降乩笔之术,不知他省呼何名称。大抵能此术者,僧道较多,术士亦闻能之。其法以目不识丁之僧或道,手执硃笔,以素巾蒙其面,然后焚纸祈祷以问疑难之事。有求必应,真如神书,亦甚可异也。昔川省有士人某,素不信此术。一日,某寺大斋,亦行此术。友强之往。至则见求人甚众,多啧啧称奇,夸耀不绝。某大忿曰:“此妖术也,何足奇。若真有灵验者,吾立出一对,若能顷刻对出,余当拜服。”众颔之。某即出题曰: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时习之按:“冻雨”原文作“东雨”,径改。) 命术者求之。斯时执笔人之手,旋转良久,方书曰: 切瓜分块,上七刀,下八刀。 某大骇异。盖其对之神妙,真世所鲜有。由是深信此术,倍于他人云。 后数年,复有此事。因其神异,亦并志之。其联云: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愿酬礼拜六) 钝根按,此两联,见他书甚多。惟不言出自乩笔。 以上载《礼拜六》1923年第196期43-44页 神童的巧对(热河警察学校李仁之) 从前浙江金华府管内,有一个农村,名叫义信村。在这村子里,出生一个天材卓越的儿童,名叫颢华。在九岁的时候,即能吟诗作赋,出口成章。对于一切,均能高出常人以上。所以一般人,均呼之为神童。古时科举时代,童子也有应试的规定。某日乡试的时候,神童也照例入场。唯因童子时代,总脱不掉烂漫天真的心,将山上的野花,竟拿在手中,进入了考场。无意竟被考师瞥见。神童情急,恐被叱责,竟将所持之花藏在衣襟里边,假装无事的样子。乃考师见其烂漫活泼,甚觉可爱,遂口出一诗,曰:“小童生暗藏春色。”神童毫不思索的答曰:“大宗师明察秋毫。”考师听了,大加赞美不已。 又一日,神童野浴于河中。适岸旁路上过一有才之人,见神童野浴河中,活泼异常,将其衣服挂在岸旁枯柳枝上。不禁随口吟出一句“千年古树做衣架。”神童听有言嘲他,遂信口答曰:“万里长江为浴盆。”针锋相对,巧妙已极。其人听了,不觉大加赞赏。后来神童,做到很有名的显官。 以上载《警友报》1940年第26期20页 绝对(精诚) 世传绝对甚多,惟佳者甚尟。盖对之绝者,匪不能对,而其身亦须警巧天成,否则非绝对矣。即如“溪西鸡齐啼”,五字皆同音,而物与物对,名与名对,动词与动词对,故甚难也。又如“烟锁池塘柳”,五字之旁,为火金水土木,俗云五行者也。下联势亦必有偏旁类似五行之五字,且与“烟锁池塘柳”相对者对之,故亦甚难也。又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一句,下联之首字,势必为数字,而又非五。然若非五,则下面之字数必不能与上联相等。盖上联之“五”字,系指“金木水火土”五个字而言也。由表面看,几成绝对。然桐城汪吟龙先生,竟以孟子中“四等公侯伯子男”句对之。可谓为奇对矣。与此相类者,则有“三王禹汤文武;五子周王程朱”。盖程为程氏兄弟二人也。“道旁五冢,四栽松,中冢种竹。”“中冢”二字,相联而音同,故甚不易对。相传有甲乙二董姓者行于市,见一人偕二猴行。前行之猴默然四顾,而后面之猴频频嗥叫。甲曰:“前猴不吼后猴吼。”命乙对之。乙百思不能对。盖上联之第一字,与第五字相对,第二第六字相同,第四第七两字又相同,五六七三字音又极相近,条件甚多,故颇费思索。及夜,二人同室而眠。甲在西床,乙在东床。乙因竭力思索日间之对,不能入睡,辗转反侧,声惊甲醒。甲问曰:“尚未成对乎?”乙答曰:“然。”甲曰:“ '西董不动东董动。’岂非一最好之下联乎?”彼此大笑。 拆字联佳者,如“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魑魅魍魉,四小鬼各具心肠。”又“妙人儿倪家少女”及“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虽有对者亦多不称,几成绝对矣。鄂有望江楼,有人题联征偶云:“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亦无佳对。清季江西江召棠大令,因教堂案为法教士王安之刺杀。一时群情愤激,几酿钜患。事后江亢虎集朋好宴于陶然亭,出对云:“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大令。”陶然亭亦称江亭,出语自然,竟无佳对。江颇引为恨。 以上载《北晨》1931年第1卷第42期0页 巧对续志(无诤) 人物巧对,最饶趣味。本刊屡有刊载。兹又闻朋辈传述数则,亟录如下。 北平政治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今日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之人物也。黄字膺白。前曾有人以“绿牡丹”对之。绿牡丹为歌馆名伶,而琅苑奇葩,亦有名绿牡丹者。今以“绿牡丹”对“黄膺白”,字面工稳,且有富丽堂皇之致矣。白坚武为吴子玉掌权时之政务处长,当时固亦炙手可热。频年失势,竟至倒行逆施,与郝鹏等,谋为不轨,良可叹息。昔有人以“乌利文”对“白坚武”,其工巧与上述黄绿一对,决无逊色。乌利文为有名之钟表铺,亦无人不知者也。 顾鼇与薛大可,均为洪宪时代之要人。当时有以“顾鼇薛大可”五字对“潘驴邓小闲”者。其中以鼇驴大小可闲诸字,最为巧不可阶。然谑而虐矣。 以上载《天津商报画刊》1933年第8卷第31期页1 丫鬟之巧对(刘继章) 有某相公,素喜诙谐。某日,适其丫鬟送茶至。伊遂戏之曰:“丫鬟丫鬟,粉面桃花,嘴那么大,其他其他。”丫鬟会意,并未思索,信口对曰:“相公相公,身肥体胖,脖子那么粗,何况何况。”若斯丫鬟,可谓巧嘴善对者矣。 时习之按:出对句第三句字数不同,原文如此。 以上载《警友报》1940年第3卷第34期12,0页 巧对(中流) 联语虽属小道,苟非深于此道者,诚不易着笔。然有时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巧妙无比,令人欣赏不置者。兹选登数则,以公同好。 蜀犬吠日;金鸡纳霜。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追风李杜先宗白;映日荷花别样红。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好花未放难留蝶;诸葛先生是卧龙。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 以上载《南光周报》1947年第42期15页 巧对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记者偶步南新桥上,拾得破纸一张,上书巧对数首,虽近俚俗,无伤大雅。兹抄录如左,藉供欣赏。 滑冰场溜冰,总溜总有瘾; 图书馆念书,越念越上劲。 有月考,有大考,烤胡才完? 上体操,上军训,累死为止。 考卷尚未答全; 哥们扔须出汗。 路大中,桥大中,还有大钟; 时习之按:原文无下联。 以上载《南大副刊》1935年第53期24页 元旦日晨,第一二宿舍门首,各悬真红楹联两对,气象焕然一新。诚可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了。兹将联语录下: 不接神,不祭灶,高跟西服,别是一番新气象; 又送礼,又拜年,宽袍大褂,仍然三代旧家风。 今晨是岁首,歌只乐只,管他那什么大考; 异乡遇新年,兄也弟也,看我们何等逍遥。 共和廿四稔,除旧布新,国难方殷,愿君与我更始; 纪元卅五载,送往迎来,世运递变,笑他唯我独尊。 一时霉运了草,借此辞旧岁; 万事运转欢腾,用兹迎新春。 以上载《南大副刊》1935年第53期24页 美人名巧对(紫舫) 甘后;昭君。 若雪;非烟。 燕燕;莺莺。 白□;碧云。 寒月;清波。 紫竹;青杨。 心织;眉言。 朝云;暮雨。 夜姝;朝姝。(时习之按:此对当有误,原文如此) 翡翠;瑶筝。 新杏;寒梅。 幽梦;袅烟。 满愿;莫愁。 嫋嫋;亭亭。 络秀;酥香。 秋水;春晖。 新杏;蒨桃。 踏雪;怡云。 金凤;彩鸾。 □士;飞仙。 明月;清风。 逸韵;清娱。 叶桂;木兰。 小小;深深。 锦瑟;清琴。 艳艳;青青。 妙静;玄机。 爱爱;怜怜。 醉月;翔风。 洪度;幽姿。 妙女;爱卿。 惹恨;含愁。 百媚;三香。 素素;红红。 蕴秀;生香。 倩女;亚儿。 盼盼;盈盈。 月滴;花娇。 绣佛;乘鸾。 银烛;珠帘。 琴客;玉君。 合德;太真。 月素;云英。 弄玉;飞琼。 桃叶;莲花。 花蕊;蕙柔。 宠宠;娟娟。 芍药;芙蓉。 巧笑;微眠。 小玉;大乔。 以上载《晚霞》1922年第6期32-33页 巧对 昔日科举选士时,某典考吏适与应考生名字相同。吏有不悦之意,缘撰上联一句以试其对。上联曰: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词句傲慢) 应试生不服,提出抗议式之下联一句: 魏无忌长生无忌,彼无忌我亦无忌。(痛快驳斥) 时习之按:“长生无忌”疑当是“长孙无忌”之误,原文如此。 以上载《人寿季刊》1934年第4期27页 国名巧对(一)(天梅) 中华民国;大树将军。 日本;云根。 英吉利;叶葱茏。 独逸;龙飞。 土耳其;湖心亭。 墨西哥;文中子。 意大利;事竟成。 美利坚;芳名远。 法兰西;碧桃下。 脑威;胆怯。 比利时;争存日。 埃及;尘嚣。 希腊;延年。 西班牙;东坡肉。 荷兰;桑梓。 丹麦;青苗。 雅典;骚坛。 罗马;锦鱼。 马其顿;鸡既鸣。 以上载《白相朋友》1914年第8期9-10页 国名巧对(二)(高阳酒徒) 土耳其;天目山。 秘鲁;耀华。 西班牙;东洋形。 朝鲜;日清。 丹麦;青莲。 以上载《白相朋友》1914年第8期10页 植物名巧对(裘竞) 石竹;水芹。 甘蔗;辣茄。 白芷;红花。 黄杨;赤松。 苦竹;甘蓝。 海棠;山茶。 鸡冠花;鸭跖草。 万年青;百日红。 木芙蓉;水杨柳。 以上载上海《少年》1931年第21卷第9期55页 巧对三则(永禄) 一天,苏东坡和黄山谷在松树下着棋。松子偶落在棋盘上。苏东坡即出对道:“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山谷立刻答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杨一清小时候十分聪明。皇帝见之,说道:“我出一对,你能对么?”一清道:“臣能对的。”帝道:”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一清应声对道:“切瓜分片,上七刀,下八刀。”帝拍掌称善。 祝枝山和沈石田在湖边看荷花,见荷叶下面,有许多小鱼。祝枝山便出对道:“池中荷叶鱼儿伞。”沈石田不假思索的答道:“梁上蛛丝燕子帘。” 以上载上海《中国学生》1936年第3卷第12期10页 巧对妙联选粹(仲贤) (一)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朝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斗笋甚紧) (二) 无能事而能无事,无事则无事事矣; 不可解即不可解,不解以不解解之。(重复得妙) 时习之按:下联首句疑当作“不可解即可不解”,原文如此。 (三) 棗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拆得有趣) (四)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携破桶叫姑箍。(妙谐双关) (五) 四口同圖,内口皆从外口管;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想入非非) (六) 蒲叶,桃叶,葡萄叶; 梅花,桂花,玫瑰花。(两物合一) 以上载上海《小世界》1938年第1期6页 巧对(龙虎生) 尝见人以国名对古诗句,平仄工整,妙合天然,惜不知作者谁。兹录之。上联:“公门桃李争荣日。”下联:“法国荷兰比利时。” 时习之按: 下联原文“法国”作“结国”,径改。 以上载《沪西》1948年第2卷第8期11页 人名巧对 今人以夏威对商震,马君武对宋子文,闻之大喜过望。考人名有天然成偶者,如祭仲足,鲍叔牙;东方虬,西门豹;王十朋,陆万友;刘黑闼,寇白门;韩擒虎,李攀龙;公孙丑,母弟辰;郭芍药,郑樱桃等,久已脍炙人口。至以荷兰水对李柳溪,川冬菜炒山鸡丝对岑春萱拜陆风石,亦颖巧之至。 以上载《兴华》1936年第33卷第34期24页 齐彦槐宗祠联 逊清乾隆时,婺源县齐彦槐梅麓诗名藉甚,学有渊源,著有《梅麓诗集》《梅麓联集》行世,所居西乡翀田,有齐氏祠宇,悬挂楹联二对,均彦槐手笔。联语浅显而警惕,佳作也。录之以饷阅者。其第一联云:“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景象;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其第二联云:“愚蒙奋勉,奋勉贤智,贤智怠惰,怠惰愚蒙,十里内忠信犹多,只在人心向往;富贵骄奢,骄奢贫贱,贫贱勤俭,勤俭富贵,百年中盛衰屡变,非关天道循环。” 以上载《兴华》1936年第33卷第34期24页 姚广孝巧对 杨诚斋诗云:但愿君王诛宰嚭,不妨宫内有西施。袁子才诗云:唐书新旧分明在,那有金刀洗禄儿。具此识力,方不唐突古人。咏箸诗,有万种辛酸供汝赏句,极见斤量。明姚广孝从燕王棣谋画,颇相得。一日,燕王得一联云:“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氷。”命姚为属对。姚应声云:“国乱民贫,王不出头谁是主。”王大悦,遂蓄异志。姚广孝一名道衍,初时为僧,在今天宁寺中。寺中有燕王谋画机要之处。姚削发于京中,至今发尚在郑王邸中,盖邸即姚之赐宅也。 以上载《天津商报画刊》1932年第4卷第44期2页 剧名巧对(刘少愚) 珊瑚传;琵琶缘。 胭脂褶;珍珠衫。 双镖记;一箭仇。 群英会;四杰村。 春秋配;南北和。 铜网阵;铁笼山。 大登殿;小上坟。 刘倩倩;陈圆圆。 硃砂井;花果山。 群羊阵;二龙山。 青霜剑;碧玉簪。 以上载《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1期98页 剧名巧对(刘少愚) 黑水国;青云山; 六月雪;二度梅。 遗巾帼;卖绒花。 芭蕉扇;芙蓉屏。 花蝴蝶;玉麒麟。 福寿镜;忠孝牌。 双铃记;一箭仇。 红蝴蝶;绿牡丹。 龙虎斗;楚汉争。 彩楼记;画舫缘。 鸳鸯冢;翡翠园。 卧虎沟;落马湖。 以上载《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1期190页 剧名巧对(刘少愚) 金鸡岭;翠凤楼。 风云会;宇宙疯。 十道本;万里缘。 珠帘寨;翠屏山。 一口剑;四面弓。 摩天岭;冲霄楼。 金山寺;白门楼。 蟠桃会;瑞草图。 举鼎观画;打棍出箱。 嫦娥奔月;天女散花。 宝蟾送酒;黛玉葬花。 法场换子;帅府招亲。 秦琼卖马;时迁偷鸡。 问樵闹府;打渔杀家。 慈母训子;侠女歼仇。 以上载《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1期120页 巧对 有师弟均任司徒之职,或成上联曰:“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后戊子科有父子同榜者,有人对曰:“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又存上联曰:“骆宾王,马宾王,马骆各宾王。”后某科正副主考,一姓龚,一姓龙,叶苕生即为对曰:“龚主考,龙主考,龚龙共主考。”藻思绮合,久已传诵艺林矣。 时习之按:第二联“骆马”“龚龙”次序疑有误,原文如此。 以上载上海《现实》1939年第7期562页 易经巧对(曾福谦) 编者按:闽县曾伯厚先生福谦遗著未刊稿有《五经巧对》一书。兹选其隽朗有言外之味者以为一脔之尝云。 三言 天垂象;云从龙。 致寇至;利女贞。 贤人隐;夫子凶。 四言 小狐汽济;羝羊触藩。 硕果不食;枯杨生稊。 夫妻反目;男女构精。 五言 见群龙无首;利牝马之贞。 六言 括囊无咎无誉;得敌或鼓或罢。 七言 是以动而有悔也;其孰能与于此哉。 八言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十言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以上载《天津半月刊》1933年第4期16页 左传巧对(曾福谦) 易子而食;弃甲复来。 左实右伪;外疆中干。 楚师方壮;周德虽衰。 有党而争命;无礼必失言。 为鱼丽之阵;自虎牢以东。 一岁七奔命;四月三卜郊。 且与伯舆争政;人谓子产不仁。 众叛亲离,难以济矣;下陵上替,能无乱乎。 贪于饮食,冒于货贿;高其闬闳,厚其墙垣。 以上载《天津半月刊》1933年第5期8页 书经巧对(曾福谦) 三言 作乃逸;坠厥宗。 四言 笙镛以间;玉石俱焚。 怒汝詈汝;刑人杀人。 怙侈灭义;蓄疑败谋。 十旬弗反;九有以亡。 皇天震怒;黎民阻饥。 民坠涂炭;尔惟盐梅。 狎侮君子;焚炙忠良。 达于上下;乱其纪纲。 卒循大卞;杀戮无辜。 惟家之索;与国咸休。 四夷左衽;前徒倒戈。 五言 我不敢知曰;尚明听之哉。 初于新邑洛;兴我小邦周。 罔有馨香德;无或劓刵人。 台恐德弗类;汝克黜乃心。 于其无好德;丕乃敢大言。 六言 齐乃位,度乃口;失于政,陈于兹。 汝克昭乃显祖;尔无昵于憸人。 管叔及其群弟;允侯命掌六师。 无胥戕,无胥虐;至于再,至于三。 七言 是以为大夫卿士;罔顾于天显民祗。 八言 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播弃黎老,昵比罪人。 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抚我则后,虐我则雠。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九言 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 十二言 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容作圣;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 以上载《天津半月刊》1933年第6期10页 诗钟分咏格(步谿) 教员/西瓜灯 岂无师范惭枵腹;别有圆光露滑头。 刽子手/钱 若辈皆为刀下鬼;阿兄忙煞世间人。 小阳春/媚眼 按节回旸微送暖;含情凝睇不胜娇。 湘妃竹/不倒翁 留得情根常带泪;装成老像耻卑躬。 张松/便壶 献地私通劳画手;供人溺爱到床头。 褒姒/花捐牌 衅召犬戎因戏火;名标鸨母为输金。 荒货摊/财神 当路全材能有几;此公的款本无多。 鬼脸子/寒暑表 外貌惊人皆假借;内容随遇听升沉。 泥判官/龙舟 俨然浊世一汙吏;夺得云标半健儿。 海军/蝉 遥制重洋排铁甲;高吟一曲抵瑶琴。 以上载《天津半月刊》1933年第5期8页 朱培德巧对张学良 最近有人出上联求对,文曰:“朱培德,培朱德,缺德。”对下联云:“张学良,学张良,不良。”可谓甚工切。 以上载《周播》1946年第13期2页 妙联十则(老牛) 施粥局联云: 饱者不知饥者苦;得时休笑失时人。 某书室联云: 休笑我一个愚人,画画书书,朝朝暮暮; 留得此三间茅屋,凤凤雨雨,整整齐齐。 某路亭联云: 且喜日犹高,忙行什么;虽愁路尚远,暂坐何妨。 某庙联云: 为人果有良心,虽开荤有何要紧;作事若无天理,便吃素亦是徒然。 浴室联云: 到此皆洁身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 厕所联云: 入室方知中饱味;同僚都是急公人。 某科员降助理自嘲联云: 爱莫能助;置之不理。 集俗语联云: 死人身边有活鬼;强将手下无弱兵。 剃头店联云: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汤团店联云: 天下江山,如是包括;人间骨肉,同此团圆。 以上载《周播》1946年第13期5页 某神童的巧对(中孚) 某儿天性很是聪明。他八岁时候,便去赴考了。却说考场外面,非常拥挤,某儿年小,身短,挨了半天,也挨不上去。后来点名时间已到,他父亲没法,便将儿子背在背上,帮他挨上前去,唱名接卷。当被试官看见,觉得他年纪很小,怎么也来考试。先问了姓名年纪,暗暗惊异。又问某儿:“背你的是谁?”某儿答道:“父亲。”考试官道:“哦,奇了。现在且出一联给你对。那联是:'将父作马。’要是你对得好,便算你是秀才。今天也不用考了。”考试官话刚说完,某儿立应道:“望子成龙。”考试官听了,大大赞美,称为神童。后来果然赐他秀才出身。 以上载上海《少年杂志》1921年第11卷第5期1-2页 张季直的巧对 南通张季直先生,他老人家的文名,当时驰骋海内。一般儒生,莫不钦仰他。他在年青时,遇到客乡文友和他谈文学时,他总是炫耀着说:“我们南通地方人才多啦。像我这样子,还是无用的樗材哩。”文友们都觉得他太替南通人子了。有一次,他京试归来,乘在一艘航船里。同船的一人是他同乡,还有二人,一是苏州人,一是上海人,他们也是应考者。这苏州人和他是相识的,并且知道另一个是他的同乡,于是想坍坍南通人的台了。苏州人向船窗外一望,便对他的同乡说:“世兄,我有一上联,请你对下联,不要推却。” 联是即景的。云:“双峰兀兀,一庵四面八方。”同乡听了,竟摇手不能对。于是苏州人向他老人家点点头,笑道:“如何?”他老人家接着道:“他已经对你了,你怎么不知道啊?”苏州人说:“他对我是什么句子?倒要请你说说呢。”他老人家说:“他对的是'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苏州人听了,竟没有话说。这件事,我在上海时,一位南通朋友告诉我如此。 以上载《华安》1934年第2卷第4期32页 抗日喜联 密斯特H是抗日战线上的武装同志,身材高大。密斯P是野战病院中的慈善看护,身材矮小。密斯特H被伤入院。密斯P曲意周旋。经过相当的接近,终于实行结婚了。 风和日暖,结彩悬灯,一双抗日归来的恋爱者,拉着腕儿,并立于乐声洋洋着的礼堂上。两傍挂着某幽默学者一副喜联。上联是: 上双峰岭,今日登高。 下联是: 制小国民,他年抗矮。 既寓高矮,更隐抗日。亦滑稽,亦幽默,确是艺术化的喜联。 以上载《华安》1934年第2卷第4期3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