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创作程序与步骤

 旭勇 2022-08-1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近体诗创作方式因人而异,但俺个人以为,纵观各人实际操作过程,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一个好作品一般包括灵感、立意、构境、词语、谋篇、修改等环节。   

首先,谈一下灵感问题。创作诗词前,作者有一个创作欲望或冲动,但究竟写什么、怎么写,总会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没有灵感是十分关键的。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因一事一景由感而发,心灵迸发出火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生灵感,偶得妙字、妙语、妙句,由此及彼,推而演之,遂成篇章。明代谢榛《历代诗话续篇》载:“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如戴石屏(名:复古)“'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属对精确,工非一朝,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由此可见,灵感实际上是一种创作冲动,一种长期酝酿、想象累积基础上呈现豁然开朗的心灵状态。通常表现为本感棘手的问题突现迎刃而解的一种特殊能力。但灵感需要媒介触发,其可以因信息传递而突发;也可借物象刺激而触发;也有通过思想的长期蕴积而触发。   

在此,俺重点讲一讲直觉、灵感、苦吟三者的关系。   

直觉,即直观感觉,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景物或发生的事件在心中的感受,形成的一种表象感知。  所谓“五观出感觉,五觉出文章”,直觉是一种直观性的思维。而从直觉到灵感,一般必须经过“感受——感应——感悟”三个细微演变的阶段,即诗感三段式,通常也叫运思阶段。感应即直觉,始于事物的表象,如“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金秋”等是物感,“楚臣去国、汉妾辞宫”等是事感。感应是缘于外界物象感受后,受到心灵的冲击,作出心理上的情愿反应、呼应,产生某种情绪和想法,即主观上 的反应。感悟,即是对哲理的感悟,作者从表象得到感受,从感受兴发情绪,从情绪综合成感应,又从感应中品味人生道理,升华为哲理。感悟是个人生活体验的结晶。而灵感则不同,要虚无缥缈的多,它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思维,瞬间的领悟,心灵的火花,它可能瞬间产生,也可能突然消失。

灵感,具有创作性、突发性和偶然性,它可能最终表现为一个词组、一句诗或一则联语。   

苦吟,即是长期反复的求索、推敲、生活积累而提练成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深厚性、严谨性、精确性。   

有人富于灵感,才思敏捷;有人勤于苦吟,诗风严谨。苦吟从某种意义上是灵感的前提,灵感则是苦吟的火花。记得王国维曾就“实践、苦吟、灵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三段词句形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我们常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素不知这“不费工夫”正是缘于“踏破铁鞋”的积淀和坚持,要想“柳暗花明”前提必须是“山穷水尽”。   

由此我们可知,初学者的主观努力,多读书、多深入生活、多体验、多思考,这是产生诗感的必由之路,。有人曾用诗喊出作诗时内心的感受:“寻词觅韵最劳心,酌句敲诗作苦吟。待到水来渠筑就,轻轻一点石成金。”个人灵感有了,就有了创作欲望,就可以进入立意构境阶段。立意要高,表意要深、创意要新。“高、深、新”这是对近体诗创作最基本的要求。立意正确,就要(建)构(意)境,意境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有机的结合,情与景汇、意与象通。   

个人以为,没有境只有意的作品,就如同一具赤裸裸的干尸;没有意只有境,就如同人失去灵魂,因此,立意和造境,两者密不可分,且立意造境在整个近体诗创作过程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意境有了,就该动笔、练句谋篇了。先确定体裁,再用韵,首句用什么声律句型开头,按格律要求确定整首诗的篇式,按常规的“起承转合”章法要求确定全篇的组织结构,尽量做到各句或各联之间勾连相应,意脉贯通,前后呼应,环抱主题。

这里特别要强调遣词造句的问题。诗词是精炼的语言意象艺术,炼字锻句与炼意谋篇实不可分,因为字句是诗篇的基础。顾名思意,锻句是指在句子范围内的比较、调整,炼字则往往在一字的汰选上精思竭虑。锻句离不来炼字。   

炼字力求三绝:“稳、准、巧”。“稳”:即要贴切、严谨、合律;“准”:即要表意准确、自然;“巧”:即要巧(构谋)合、神奇、新颖。锻句炼字必须下真功夫,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有可能记错)》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至于炼字锻句的实例古来较多,如贾岛“推敲”等,此不再具体例举。   

诗之工,不仅在遣词造句上要反复提炼,在整首诗的谋篇布局上也要删繁就简,擅于裁剪。裁诗象果树整枝,盆景摘叶,也要有娴熟的艺术和技巧。记得郑板桥有一联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王安石《咏石榴》诗也有载“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由此,我们看到创作诗词时,要给读者留下各自的想象空间,多了、繁了,各种表象罗列过多,结构面面俱到,四平八稳,没有跌宕起伏,没有空疏,满纸涂鸦,并不能达到“锦上添花”之效,反而会画蛇添足。   

初稿完成后,还需要不断推敲,反复修改。即使是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待以时日,有时也会发现新问题,自感不妥,所以仍有再斟酌、再修改的空间和余地。因此,改诗是作者自身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李沂《秋星阁诗话》载“作诗安能落笔便好?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子美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子美诗圣,犹以改而为工,下此可告矣。”   记得昔《唐音癸签》谓“作诗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作而不改,是食有刺栗与青皮胡桃也。”   记得有一则有关著名诗人高适与骆宾王改诗的故事:高适有一次路过杭州清风岭,在僧房题壁“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旁。”   高适离寺后,在途中忽然想到当地月落则潮退,只剩半江水而非“一江”,遂立即返回修改,寺僧告之已有人代为修改,“一”字业已改成“半”字了。后来几经打听,才知改诗者唐初四杰之骆宾王。由此足见古代名家对诗文一字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现代名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得鲁迅悼念左翼作家的《惯于长夜》中有一联:“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据鲁迅日记,“忍看”原为“眼看”,“刀丛”原作“刀边”。可见此句在正式发表前曾经反复修改过,这一改把愤怒之情和白色恐怖的   严酷性完全表达出来了。鲁迅改诗的体验是:“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   

 总之,个人以为修改阶段必不可少,至于如何改,总体可遵循以下原则:定初稿,再推敲,反复改,不轻佻,炼意、炼字炼句稳而准,不死拼硬凑,不轻率了事,不拖泥带水,不粗制滥造。 以上就是俺个人对近体诗创作程序与步骤的一些片面观点,讲错的地方敬请批评。当然这只是针对初学者的一般规律,具体实施操作,还是要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诗道何止千万,只要把握“求正容变”的原则,用真心写出合情合理合律的作品,未尝不是好作品,所谓“殊途同归”。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