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后文却又说“天道无亲,独与善人”呢?

 自主是道 2022-08-13 发布于广东

为什么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后文却又说“天道无亲,独与善人”呢?


老段

专注研究地球人心理执着数十年


一位三清山玉虚峰神秘隐居老道长,给我讲解什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一次我去道教名山三清山游玩,那三清山果然清秀灵动,真不愧是道家名山,游历了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仙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我游完诸道观,便觉,此山中如此云雾缭绕、松柏丛生,想必必有高人才是,难得来了一趟,何不去访访。那时天色尚早,便独自走往山中小径,走不多时,听得一阵歌声,那歌唱道:

天地仁不仁,刍狗生不生,返本归自然,自然有妙神,妙神不足道,清虚无二门。

我听得这歌有点玄机,便循声看去。

见一小道士正在采药,我欣喜上前,问他“道长,在下参见高人。”

那道士笑道:我不过是道观里采药的小道士,衣食尚不得周全,哪里算得上高人。

我说:道长莫要推辞,你方才所唱那歌,言辞之中透着玄机,非高人不能唱出。

他说:这歌是山里的老道长教我的,你要是寻高人只好去寻他,且沿着这条道,往玉虚峰一直走,见有一老猿守候之处,便有着落。

我将信将疑,他也告辞而去。

我便寻着路一直往前,走不多时,忽然云雾缭绕,见一老猿,默默守候在青藤老树之下,竟似盘坐一般,微闭双眼,我不敢搅扰。便悄悄而过。再过十步,见一木房子,房子外有位老道士正在种菜。

我看这老道士,身穿一件破烂缝补的旧道袍,须发皆白,样貌普通,满脸褶子,并无什么仙气,倒是土里土气。我只好过去。行礼,说了来意。

老道长笑道:哪里有什么神仙高人嘛,我在这里几十年了,也没有看到神仙。

我说:方才我听那位小道长唱歌,歌词里明明很有玄机啊。

他说:你倒是有点悟性,你听到什么玄机了?

我说:我不懂玄机,主要我不懂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呢,其实很多时候被大家误解,误解的方式有很多,你要说错了吧,也有他们的道理,但你要说对吧,其实又有点距离。

天地不仁是个啥意思,这四个字,不是说天地没有仁德,而是说

: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

为啥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呢,老子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天地是有善恶是非的,是有仁德之心之性的。你要说有吗,当然有,它包含了仁德之心性,或者说它能生发仁德之心性出来。

可是它却从不以此立心。天地,也就是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之道,是清虚至极,无量无边,并且不正不邪的。

我问:那我们不是说,天地有正道吗?

他说:正道是人心所立,天地哪里有什么正和邪的分别。用我们道家的话说,它是清静的。清净的,怎么会有个仁和不仁呢,它是没有分别性的。

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说道法自然,不刻意立仁德之心。当然,不立仁德之心,也就不立不仁之心。

这个不仁二字,是不以仁的意思。不以仁......后面就可以延伸很多了,不以正,不以邪、不以善不以恶、不以美不以丑,凡所有二元对立的天地都不会刻意以之。

这是为啥呢?本元上,天地就是如此,不是它非要这样,而是它本来如此。

如果你修行,最好就是契合它这个本来如此,你就不会走偏,凡是你心念所取,附着在二元对立的分别上,你就陷落在仁与不仁里颠倒颠,出不来了,出不来就是不清静。

所以说,天地不仁,即天地本来无有仁与不仁,清静无为,自然而然。是人心以仁与不仁而发心执着,自然就有阴阳善恶的分别了。

我问:以万物为刍狗呢?啥意思?

他说:刍狗到底是什么,很多说法,有的说是祭祀用的草狗,有的说是一种蝼蚁虫类。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看出来,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如此,都一样,没有分别。

天地之道,万物皆由其演化,这个演化的万物,看似是有分别的,但回归到天地的本源上看,它没有分别。

刍狗,是代表什么?代表自然生灭。

扎起来,到燃烧掉,从诞生到消失,天地并没有任何干涉,万物的生灭,同样都在天地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

周而复始,是刍狗的特点。每次祭祀都拿来弄一次,一次一次的生灭,也是万物运转的特点。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然而天地却以这个不生不灭的本元,来演化这些周而复始的生生灭灭。

我们从这个话里可以看得出,天地并非是万物的主宰,它不控制万物,它虽然是生演万物,却不主宰它们。

它显现它们、演化它们,为他们的生灭演化提供本体。有天地,就有万物,有万物,就能体察到天地。所以我们修行,就可以从觉察万物而至契合天地。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格物何以能致知呢?

因万物都由天地演化,归本溯源,都可以契入天地之道。所以格物,能够致知,是真实不虚的。佛家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禅宗祖师可以睹桃花而悟道,也是这个道理。

万物为刍狗,刍狗也通万物,万物是相通的。

天地不刻意立个仁心,而是清静无分别,但它支撑和演化着万物万事的生灭变化。

天地有以万物为刍狗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什么?叫道生一,一生万物。在佛家叫真空妙有,儒家叫万物一体。

所以儒家提出一个天人合一。

孔子在论语里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子这句话,就是明确清晰地表达,什么是天人合一,人是如何才能契合这个没有分别作意,自然而然的天地之道的。你要合,而不是违,要道法自然,而不是违逆自然自己作意。

看看那句与鬼神合其吉凶,注意哦,不是趋吉避凶哦,是合其吉凶,这是什么道理?你可以体悟体悟。

所以啊,咱们修行呢,修的就是这个契合天地的自然之心。不刻意作意,不妄加分别,我们道家叫守拙,抱朴,守一。这样才有清静态。才能真正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啊,不是说伸出手发出一道光,头上冒烟登仙而去,渡劫了,霹雳了。那是神仙电视剧着魔了。

天人合一是世上最朴实的一个状态。

朴实到杂念不乱、毫无做作,朴实到踏实本分、绝无矫揉;朴实到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骂娘骂娘。

朴实到,双眼只看眼前路,双手但做当下活。见境不作分别意,一思一想归清净。

人一旦自然了,不刻意了,就不起执着的心思了,即使喜怒哀乐也照旧,吃喝拉撒也如常,赚钱追梦、打工顾家,样样事来样样事自然,不头上安头,不画蛇添足,不多此一举,不节外生枝。

这才是合乎天地最本质的道体,正所谓与天地合也。

我听到此处,恍然大悟,起身拜谢老道长,老道长摘下一颗白菜,送给我说:你来一趟,也是缘分,我送你一颗白菜,你就记得,时时保持此心清静,如此白菜,清晰分明,甘甜怡然。

便告辞下山,那颗白菜吃下肚去,果然十分清爽。

(此文观点属于一家之言,有很大局限,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