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德应注重阴功积德,不求人前显贵,但求无愧于心(连载250)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8-14 发布于山东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今天,我们进入第五层次,上德起始,广德经历,建德结果,质真为条件。

首先,给生命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能装进更伟大的东西。

修道的结果是“德”的提升。

一个人是否有道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道无形;但德是道的心行,从一个人的德行上来看,反而更容易发现端倪。

不过,若到了真正的上德境界时,老子说那是“上德不德”,外人又无法分辨了——因为上德是没有痕迹的。所以,老子说“上德若谷”。

“上德若谷”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上乘的德行就像山谷一样,好像空空如也,又好像低洼平凡,简直没什么起眼的地方。

这是因为上德之人依道而行,他们做事是自发自然的,就像本该如此一般,所以老子说他们是“善行无辙迹”——即使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成功,那看上去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没人会把功劳记在他们身上;他们自己更是不当一回事,做完就过去了。

因此,上德之人看上去跟平常人没什么区别,甚至可能比平常人还平常。不过,平常正是大道的特征;修道就是要修出那份“平常心”

相反,中德、下德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个境界的人反而会让别人感觉到他的伟大和与众不同。

我们不是说中德、下德不好,起码这比无德和缺德要强得多。而且,在修炼过程中,有意识的修养道德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达到一个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老子只是提醒人们别就此停留——如果把心思都停留在有意获取功德上,那必然会被“名”所累。

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一个人的事情,还有天地的功劳,还有他人的合作与配合。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连自己都是属于自然的,我们又何必把那些功劳完全归于自身呢?身上若背着功德,是很难再建立新的功德的。

老子说的“上德若谷”是指:如山谷之空才有无限可能、无限包容;如山谷之低才能接纳一切、承载一切。

所以,真正的上德就是不择细流、不拒寸土:

  • 无论是福来还是祸到,都泰然自若;
  •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都尽职尽责;
  • 无论面对善人还是恶人,都敞开怀抱;
  • 无论面对是非还是功过,都不滞于心,

这就是“上德若谷”。

只有给生命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能装进更伟大的东西。


其次,越是具备伟大的品德,越是明白自己的不足。

“广德若不足”

“上德若谷”和“广德若不足”这两句话是连着的。“广德”是指大德。一般来说:

  • 乐善好施、扶弱助人就是德,这是小德;
  • 中德是护持社会公德良序,服务国家安定发展;
  • 而大德则是站在地球的角度、宇宙的视野,去促进更大、更长久时空中的和谐运转与长治久安。

随着心胸、格局、目标的升级,有时越是广大之德,在世人眼中,越好像存在着缺陷或不足。所以,老子说:“广德若不足。”

我们可以以大自然为师,去看看:比如天之德是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地之德是厚德载物、包容一切。可天德广大,也会有暴风骤雨;地德厚重也存在地震火山。这些虽然看似美中不足,但天地之德依然是广大之德。

同样,大德之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言行关爱大众、服务大众,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但瑕不足掩瑜,他们依然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之士、大德之人。

同时,“广德若不足”还有另一层意义,这是从修德近道的人自身来看的。

一个人越是具备伟大的品德,越是明白自己的不足,越是不会追求完美,所以看起来好像缺点、遗憾也没比普通人少多少。

其实,德行越深,生命能量越强,随之而来的智慧也越高。因此,他越能明白真理的深奥玄妙、世界的神秘莫测——当他知道纵横交错的多维时空中还有无数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时,他就会真心觉得自己不算什么。

同时,他也看到了盈后必亏、满后必溢的运动规律。所以,他不会追求完美和盈满,他始终保持着敬畏、保持着精进、保持着谨慎。这就是“广德若不足”的另一重含义。


再次,修德应注重阴功积德,不求人前显贵,但求无愧于心。

“建德若偷”

这句话可不能理解成:建立功德要像小偷一样去偷。

老子说的“建德若偷”是指:修道之人在建功立德时,不欲人知,所以让外人感觉好像很隐秘。因此,老子用了一个偷偷摸摸地“偷”字来形容。

“偷”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为人知;另一个是浅薄。

一个真正走在“总是立德”道路上的人,他只是默默地学习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的品质,而不敢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因为,我们的功德与天地比起来,相差太远;而我们所做的本来也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宣扬得人尽皆知、博人眼球呢?

一旦这些所谓的功绩总是被别人赞扬,就像功德银行里的钱直接被提现,变成福报,当时就报效了。那以后要急用的时候,银行里就没有存款了。

而且,总是活在别人的赞誉中,一个人要想不升起“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真是很难的!因为,一旦把自己活出了强大的“身份感”,再想放下,就难了……

所以,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懂得要“建德若偷”——也就是要默默地累积、默默地做到,然后把所有功绩都归功于大家、归功于国家、归功于天地。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那份功德才会真的成为你的磁场、你的力量

因此,行善积德如果总想让别人知道的话,那肯定是名利思想在作祟;是为了积功德而做功德。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笃信佛教的皇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曾耗费巨资,起寺度僧,后人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指的就是梁武帝时期的兴佛之风。

但梁武帝问达摩祖师他有何功德?达摩祖师却说他“实无功德”。因为他所做的这些都是有为之事,也就是奢求回报,所以不是实在的、究竟的功德。

其实,一个人不管是不是在修行,只要顺道而行就自然有德。

而修行之人懂这些道理、目标明确,就更不应该在意自己是否在建立功德;也不应该在乎别人是否给予自己“有德”的评价了。

老子说的这个“建德若偷”就是:勇猛精进、专注修德的人,他们不会大张旗鼓,整天把功劳挂在嘴上。

因为,修善建德是分内事,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就行了。我们不去干扰别人,每个人都能自化自育、沿着自己的生命路线图前行。

所以,不彰显自己、不控制万物是义务,做不到反而会造恶业

因此自古以来,圣贤都注重阴功积德,不求人前显贵,但求无愧于心。当他们德行日长,别人却完全察觉不到,所以好像偷偷摸摸一样。

“质真若渝”

一般人都说“至死不渝”,可老子却说“质真若渝”,这个“渝”是违背的意思。

“质真若渝”的意思是:真正纯真的品性好像在变质一样,变得不纯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修饰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越来越艰难。于是,我们的意识也跟着复杂起来,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想去相信的或者那些闻所未闻、难得一见的东西。

但大道就是简单、平常啊,所以越是真的、根本的东西,我们反而不敢相信了。

所以在世人眼中,那些不在乎世俗好名的人、不在乎名利财富的人,甚至对恶人、坏事也能兼容并包的人,似乎是浑浊了、改变了。

其实,质真之德就是随物应物、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因此,修道之人也是质朴纯真、纯任天然的。只是,大部分人还不了解道,因此会觉得这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

本章的“德”包含三个次第:上德是开始,广德是过程,建德是结果。

“建德”在三德中至关重要——因为能不能建德,决定了开创的事业是否可以得到传承?什么样的德才能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呢?老子给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质真若渝”。

为什么只有“质真若渝”的德才能“建德”呢?

因为,一个可以永久传承的事物不可能传的是一个有形的载体或形式,而一定是其内在永恒不变的本质和真相。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41章“闻道勤行”第六层面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