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视问题 刀刃向内——加快推进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兰狐狸 2022-08-15 发布于广东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筑业是目前数字化应用较低的行业之一,虽然不少建筑业企业把数字化转型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但从实际效果看,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新时代,建筑业企业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推动数字化转型走向深入,必须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纵深推进自我革命的勇气。

认清现存问题  消除阻碍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融合不够,不少企业对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导致转型缓慢。

转型目标不明晰

多数建筑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理解不深刻,没有找准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的切入点,进而无法制定科学、系统的方法推进转型。加之转型周期长、资源投入大、成效不显著,转型价值难以及时显现。

管理体系较僵化

建筑业企业特别是大型建筑业企业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很难打破现状和优化体系。此外,团队的业务知识、组织能力、业务逻辑、管理模式沿用以往成功经验,欠缺足够的数字业务管控经验,难以适配现阶段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机制变革难度大

建筑业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多为层级式、金字塔结构,管控精细化程度和力度不够。并且建筑业企业管理关系复杂,体制机制变革难度大,数字化转型对决策者的统筹能力和改革魄力都提出更高要求。

思维能力有差距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持续性、系统性工程。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横跨多领域、学习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将企业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人员转变为具有数字意识和素养的人员。目前,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尚未有效运转,也缺乏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赋能体系,更缺乏针对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岗位体系、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职业通道等系统性规划。

抓住关键环节  突破转型桎梏如何突破数字化转型桎梏,推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方面,建筑业企业必须对数字化转型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数字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是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在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建筑业发展必须紧跟国家战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新机遇,必须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发展新路。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将会加速催化管理变革,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效益双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企业必须要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不懈,持续推进改革。

解决愿不愿意变革问题,“一把手”牵头

数字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已在业界形成共识,但“一把手”不仅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数字化转型涉及企业全员,任何一个团队的负责人都是“一把手”,都需要有意识、有意愿、有魄力面对利益的分配、组织的调整,突破管理的壁垒、权责的边界、岗位的限制。

明确是当引领者还是跟随者,持续投入

数字化转型没有模式和路径可以照搬,也没有标准和模板可以套用,数字化转型是“一企一策”的探索创新之旅,也是长期、持续的试错过程。跟随者面对转型可能带来的阵痛和风险,期待他人“先吃螃蟹”,以期降低自身投入风险,但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存量市场的争夺战中失去核心竞争力。引领者要始终站到行业管理前沿、始终保持专业技术领先地位、始终掌握市场高端资源,通过快速启动、全员参与、科学投入,持续巩固现有的竞争优势,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变革决心——持续行动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数字化转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来支撑,颠覆组织形态,必须明确转型的责任主体,赋予相应的职权,统筹推进;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好、运用好、激励好数字化从业人员;三是颠覆业务管控模式,推动业务在线办理、在线检查、在线考核、运营在线分析以及风险线上自动预警。

明确考核机制——力求务实有效

要打破固有的考核体系,针对不同业态、不同项目构建动态灵活的考核指标、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要实现业务管理的数据化,打通数据接口,实现数据集成、交互验证,解决数据失真的问题。要深化人才岗位配置、职位晋升、薪酬激励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以业务指标与数字化转型贡献值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

遵循核心原则  实施有效策略解决了认知和组织机制问题,如何系统性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是关键一步。建筑业企业一定要遵循3个核心原则,并将其贯穿转型全过程,确保转型策略正确实施。

遵循“战略与执行统筹”原则

“战略”强调自上而下,重视顶层设计,从企业战略逐层分解,找到行动的目标、路径,指导具体的战略实施。“执行”强调自下而上,将新技术和具体的业务场景结合起来,不断充实和修订顶层设计的实施战略和任务分解。“战略”与“执行”要统筹处理好远期与近期、总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等各方面关系。

遵循“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原则

数字化转型实质上是业务的转型升级,要从业务视角主动思考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将转型落实到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借鉴外部的实践经验,找到技术对业务变化的支撑点。新技术可以给业务带来巨大的提升潜力,企业应该在新技术的探索上适度超前谋划投入,通过持续探索和学习,把新技术的应用变为实际的业务价值,从而推动企业业务持续升级。

遵循“自主与合作并重”原则

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关键在企业自身,企业要想实现转型的自我驱动,必须识别和聚焦核心能力,自我提升,实现核心能力“内化”。对于非核心能力,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快速补齐短板,为企业发展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

打造有效路径 确保目标达成 打造数字化管理路径是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的行动纲领。要让数字化管理落地,确保数字化管理战略规划目标达成,企业须以战略目标为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沿着战略引领、场景应用、资源统筹、自我主导、分步实施的总体路径推动转型。

战略引领

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实施任务清单,构建完善标准体系,确保高标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着力发挥标准化的互联互通作用,以标准化促进各业务线条、产业链等领域数字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打破信息孤岛。

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撬动业务和产业链相关方数字化转型,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

场景应用

在战略决策方面,集团层面集成设计、施工建造、投资运营、地产等各业务板块生产与运营数据,建立战略决策管理模型。

在运营管理方面,升级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各层级与各业务线协同工作,提升企业资源配置与经营管理能力。

在项目综合管理方面,研发工程建造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与管理互联互通。

在产业协同方面,构建生态信息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管理。通过梳理与相关方业务协同工作场景,形成解决方案,实现各业务在线协同,提高效率。

资源统筹

注重资源整合,提升统筹领导能力。统一领导,整合全企业数字化资源,分级建设。

注重顶层设计,提升一体化水平。做好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与业务线条、各业务部门的对接,充分了解业务流程,吸纳各项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实现企业“一张网”,保证数字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企业管理者要有大视野、大格局、高站位,做好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分层分级多渠道培养,通过培训、选拔、建立专家库、社会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打造企业数字化综合实用型管理人才。

自我主导

目前,一些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主要依托管理咨询公司、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企业各管理层并未充分参与数字化管理战略规划制定。外部单位普遍缺乏对企业管理和业务需求的深刻理解,更多是从技术的角度制定战略,而忽略了企业管理实际,造成规划蓝图无法跟企业战略、管理、业务和流程有效结合,很难帮助企业建立务实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框架。

因此,企业数字化管理战略规划要落地,必须坚持以自我为主导,业务管理与信息技术共同驱动,企业最高决策层、业务管理层必须全员参与、协同作战,适时邀请专门机构开展咨询,对规划目标、内容、措施以及技术路径、风险评估等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形成切实支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管理模式的数字化管理规划蓝图。

分步实施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立足于企业管理实际,按照数字化管理战略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评估各层级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由专门领导负责,协同管理层、各线条业务骨干、外部单位共同组建实施团队,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具体分为调研咨询、准备计划、方案确定、试点应用、培训推广、持续改进6个实施步骤。

链接:数字化赋能中建五局提质增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工程,建筑业企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信心,持续投入。作为中国建筑核心企业,中建五局同样经历了从信息化1.0工程到信息化4.0工程建设的漫长阶段。

中建五局信息化建设从2008年开始,始终坚持“服务战略、集约管控、集成应用、务求实效”的建设目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自我主导、技术外包”的建设原则,中建五局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架构持续完善,没有推倒重来,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2008年,中建五局率先在全国建筑行业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标准化管理手册》为基础,统一主数据、平台、门户,建成“中建五局管理信息化集成系统”,由人力、财务、物资、办公等10个子系统组成,将工作业务、管理流程“搬到线上”,开启无纸化办公,让工作更便捷、管理更规范。这个阶段用了5年时间,中建五局把这个阶段定义为信息化1.0工程。

2013年,为推动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三化”融合战略,中建五局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以“成本管理方圆图”为模型,实施业务线上办理、财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自动统计,让数据“跑腿”,大量减少简单重复工作,管理效能更高。这个阶段用了4年时间,中建五局把这个阶段定义为信息化2.0工程。

2017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建五局以提高用户体验为重点,大力推进轻量化、移动化与可视化管理,实现场景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个阶段同样用了4年时间,这是中建五局的信息化3.0工程。

2021年,中建五局全面实施“数字化升级”战略,确定正式迈入信息化4.0新征程。这个阶段围绕业务管理体系升级、数据运营体系升级、IT技术体系升级“3”大举措展开,重点优化企业战略决策、业务运营管理、项目综合管理和产业互联协同四大业务主题,推动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升级和管理变革。

在信息化4.0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中建五局充分应用微服务架构,围绕项目经济活动的物资管理、分包管理、设备管理及周材管理4类业务全流程,系统地进行了应用场景的梳理,其中物资全过程涉及到合同管理、招议标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领料管理、材账管理、支付管理7个业务场景、16个管理节点,涉及4条业务线、21个岗位,基于各场景先后开发了“资产盘活系统”“物资验收系统”“零星用工”“过程计量结算”“智能地磅”“供应链协同”“电子合同”等微服务应用,完成了物资从合同、计划、订单、验收、入库、结算全过程的业务协同场景化应用,完成了分包从合同、过程计量、零星用工管理、结算、支付全过程场景化应用。

中建五局创立于1965年,目前位列中国建筑三甲、湖南省百强企业第二名。近年来,中建五局持续在中建系统中以居中的规模创造了靠前的业绩,这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分不开。

一是推行物资全过程场景数字化管理,从线上录源、采购、在线签订合同、生产人员在线报送计划、采购人员在线下订单、供方在线收订单发货、项目现场过磅、拍照验收入库,到自动生成结算单、支付材料款、财务凭证自动生成,全过程场景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内部岗位之间、供应链之间的高效协同。

二是推行项目闲置资产线上管理,采购入库的周转材料自动生成资产库,自动追踪。交易材料线上发布、线上交易,废旧材料在线处置,实现“零距离”“零时差”,提高了闲置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加速了物资周转速度。

三是推行分包全过程场景数字化管理,从合同签订、任务单确认,到分包结算、工程款支付、财务凭证自动生成,所有管理流程均实现在线场景化应用,分包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同时“零星用工”可在线申请、审批,实现日清月结、过程留痕,解决了零星用工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推行大数据应用分析,运用系统数据实现项目全成本在线分析,生成商务、财务、资金、物资、进度等企业管理报表100余张,为企业运营管控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构建了项目业绩库、供方资源库、物资价格库、知识文档库,实现数据资源全局共享。

五是推行数字化实测实量,数据自动记录、评判,自动汇总、分析,整改后的数据自动更新,不但有效实现了基层减负,还进一步拓展至劳务考核、分包结算等业务场景,数据价值得到最大利用。(作者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总策划:查炎平  责编:冯路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