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男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阳虚和肝郁相互兼杂,给男性患者带来的危害。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现象,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思考。 闲言少叙,我还是直接给你讲故事。 故事里的患者,是一个男性,当时41岁。初诊时间,是1986年的12月。 他的问题非常奇怪,这就是最近这三年来,只要到了冬天,就大欲淡漠,阳事不行。但是只要到了第二年三月份,开春了,他的问题就相对缓解,甚至痊愈。周而复始,三年来未曾好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最后,他觉得,有必要找中医看看。于是,这一年冬天,他终于就医了。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迟,舌红,苔白润。细问得知,缓则平时畏寒喜暖,腰膝酸软乏力。饮食和二便,都十分正常。但是,由于病情三年来此起彼伏,患者的心态不好,比较抑郁,闷闷不乐,显得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熟地20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附子10克,巴戟天10克,淫羊藿15克,柴胡10克,升麻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6剂以后,阳事渐兴,其他不适也有所好转。接下来,原方不变,再投10剂,患者功能恢复正常,和之前判如两人。后来,医家以成药善后,并嘱咐患者务必注意将养,切莫过劳。 此后,又等了大概一年,患者反馈,虽然再次入冬,但旧疾没有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曾被刊载于《诊籍续焰》里。这部书,是老早年山东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会出版的医案集子,非常有价值。 我说说这里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首先在于阳虚。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你看他就诊当时,脉沉迟,苔白润,畏寒喜暖,腰膝酸软。这不是典型的阳虚吗? 阳气虚弱,外肾不得鼓舞,所以患者就容易阳痿、性欲淡漠。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体内阳气潜伏,所以阳虚更重,症状更加明显。到了春天,阳气勃发,问题就会有所改善。 但是,除了这个一层因素外,还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这就是在长期病情影响下,患者出现的肝郁问题。 你看,患者就诊当时,精神抑郁寡欢。这个就要考虑肝郁的问题。为什么肝郁?除了患者受病情困扰外,阳气不足,也确实容易带来肝郁。 为啥这么说?因为肝气的疏泄、条达,离不开肝阳作为支撑。肾阳亏虚,肝阳不足,则肝气无法畅通运行。所以,患者相对容易肝郁。 对这个事儿,我提醒大家应注意。曾经,我见过多例肾阳不足的患者。他们除了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冷痛酸软乏力等问题外,往往愁眉不展、脸上表情淡漠,总是不开心。对周围身边的事情,很难提起兴趣。还有的,反复唉声叹气,总是慨叹生命即将凋零,日子没剩多少。也就是说,在阳虚的影响下,多数人存在肝郁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只温阳,不解郁,患者的精神面貌和身体面貌,很难扭转过来。 医案当中的患者,其实就是这样。因此要调理起来,就必须温补肾阳,疏解肝郁。这两件事儿,都得做。来看看当时医家的用方—— 熟地20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附子10克,巴戟天10克,淫羊藿15克,柴胡10克,升麻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这里头,是右归丸的加减。其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阴肾精。鹿角胶、菟丝子、杜仲、肉桂、附子、巴戟天、淫羊藿来温补肾阳。当归,用于养血活血。 最后,你看,用了柴胡和升麻。这两味药,柴胡可以疏肝解郁,升麻提升气机,配合起来,就能起到对人体气机的条畅激发作用。这样一来,就起到了既补阳气,又解肝郁的目的。 我这么解说,你应该看懂了吧? 其实,对于男子阳事不用这个问题,肾阳不足,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临床,很多时候都以滋补肾阳、温补命门之火来论治。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患者肝郁的问题。温阳和疏肝结合起来,往往令效果倍增。医案里患者的情况,就非常说明问题。我们需要反复研读、体会。 至于说文中的方药,就当一个参考吧。专业读者,可以适当借鉴。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关键是,我们要吃透这里头所蕴含的治疗思路。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