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桥往事:正谊书院 / 与华相宜文(第1954期)

 ljian21 2022-08-22 发布于陕西


鲁桥正谊书院遗迹

鲁桥旧事:正谊书院

文/与华相宜

旧时的鲁桥不仅是个商贸大镇,也是关中乃至西北一个文化重镇。那时的鲁桥常住人口不足两千人,镇子上竟有两所小学,十多处庙宇,除了每座庙里都有座戏台或戏楼外,镇上还有一座专业的戏园子。更不用说在距我家旧宅不足一里之距的北门外清凉山麓,森森苍松翠柏间,坐落着有清末陕西四大书院之称、培养出大批在清末民初叱咤风云人物的正谊书院。
1
正谊书院创始人贺瑞鳞(1824-1893),清末西安府三原县北城人,原名贺均,榜名瑞麟,字角生,号复斋,又号清麓山人。贺瑞鳞自幼聪慧好学,据说在他七岁时,其父出上联“半耕半读”,他应声对出“全受全归”,人皆以为奇异。贺瑞鳞18岁中秀才,20岁考中贡生,之后至同州府朝邑县(治今大荔县东南朝邑镇)问业于关学大儒李元春(即桐阁先生),同治初年返回三原,在南李村设“有怀草堂”教授生徒。同治四年(1865)应三原知县余庚阳之邀,至县城主讲学古书院。
创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学古书院,是陕西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知名书院,它比关中书院开办还要早上300余年。在贺瑞鳞主讲学古书院其间,他约定不开帖括(科举考试文体名)八比(八股文)之课。主持院事之后,他新拟书院章程六条:经费宜通筹也;职事宜专责也;院长宜礼请也;士子宜廪资也;试课宜变通也;教道宜切实也。这六条制度,涉及书院的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内容,开陕西学界风气之先。
与此同时,贺瑞麟还亲手制定了《学古书院学约》和《传心堂学要》各六条。《学要》略曰:审途以严义利之辨;立志以大明新之规;居敬以密存察之功;究理以究是非之极;反身以致克复之实;明统以正道学之宗。《学约》和《学要》中的一些条款,就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贺瑞麟品性严正,虽盛暑严寒,必正襟危坐,无欹侧容。每每接引后进,皆规以礼法,从不为诽言所动。他克勤克俭,为节约书院经费,主动将往时掌院束脩240金、薪水60金裁减一半,仅取束脩120金,薪水30金,余以为士子助学资金并书院买书之用。贺瑞麟重视书院图书的收藏、整理及保管工作。在他掌院之前,学古书院并无藏书,他主讲该院后渐次购书千余卷。“自国朝(清朝)钦定诸经,以及周、程、张、朱之书、历代之史,大略已具”。但那些“杂氏之籍与近世阳儒阴释之说,下至科举之业,一不能与于其间”。为了保管好这些藏书,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不至于散失,贺瑞麟“商之诸君,得捐金若干,起阁于敬义堂后,空壁为厨,分经、史、子、集、杂类而列庋焉”。他要求后人“严其奉守,谨其察视,勿使虫鼠尘埃得以损败秽污”,或“不肖者久假私窃”,并且要不断补充新的藏书。其采购、收藏、管理图书的指导思想可见一斑。
2
同治九年(1870),贺瑞鳞在主讲学古书院五年之后,辞馆办学,他购得泾阳县鲁桥镇(1954年后划属三原县)北门外清凉山坡地,以土窑为室,创办“清麓精舍”,授徒讲学,来者麇集。“清麓精舍”即为正谊书院的前身。
贺瑞鳞潜心程朱理学,在中贡试之后绝意仕进。同治十三年(1874),著名学者、金石大家陕西学政吴大澂仰慕贺瑞麟的学识为人,上疏荐举出仕,因贺坚辞,皇帝下诏赐给“国子监学正”五品衔,遂与与山西芮城薛于瑛(仁斋)、朝邑杨树椿(损斋)并称“关中三学正”,自此更是名声大震。光绪七年(1881),贺瑞麟在三原知县焦云龙的资助下,以“清麓精舍”为基础,正式创建了“正谊书院”。焦云龙筹集资金,在清凉垣建五间大厅一座,为贺瑞麟讲学之所,同时建学舍20余间,土窑10余孔,为师生自修及憩息之处,又置水、旱田数十亩,作为书院日常之经费来源。三原县乡绅刘升之捐银2000两,发商生息,作为常年脩脯之供给。书院另辟一窑为印刷局,贺先生先后亲自编辑和主持刊刻了《清麓丛书》一百七十八种、七百余册,行销省内外,颇为时人所重。书院依崖修成藏书洞三座,藏古籍数千卷,供士子学习。
巧合的是,就在贺瑞麟鲁桥购地办学的同一年,书生出身的清末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在剿灭太平军的同时为劝学养士,在福州开办的正谊书院恰也建成。和左宗棠开办的福州正谊书院一样,书院不约而同的皆以《汉书·董仲舒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句为办学宗旨,取名“正谊书院”。陕西巡抚冯誉骥曾为鲁桥正谊书院题匾贺瑞麟主讲正谊书院20年,学兼体用,精研闽、洛、濂、关义理之道,不以时文为务,当时声誉甚高。贺瑞麟还精于书道,他的楷书结构严谨,行草运笔浑厚,遗墨遍于关中,临潼华清池《乐善亭记》碑为其代表。
在治学上,贺瑞麟认为,“为学亦无他法。第一要路脉真,第二要功夫密。”其教育生徒,先以自己所编《养蒙书》授之,次《小学》、《近思录》,再及四子(指周、程、张、朱),而后渐次以至“六经”。他认为,《小学》、《近思录》当与四子并,而尤加亲切。“学者如能笃信并谨守之,则一生受用必多”。最后,又教以其所辑《朱子五书》、《信好录》等。
贺瑞麟训教学生,诲人不倦。每日晨昏,会食、会讲,皆有仪矩。训词诸生,自斋长、纠仪、纠业、值日、值食、值厕,悉有签,轮流交代,左右门帘、寝阁,俱有铭一,必须切实执行。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世人赞之曰“关中自横渠(张载)以来,未之有也”。
贺瑞麟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耐心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有将器物毁坏者,他并不痛加训斥,而对之曰:“此即不仁也。”有洒扫于隐僻处不到者,即曰:“此即不忠信也。”如果偶尔需要责罚学生,也坚持首先认真开导,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过错,进而指出:“人须是自改过,改过须内自讼。此又非他人所能与,亦非今日戒饬所能禁止。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不改过又要文过,则大不是。”
在坚持言教的同时,贺瑞麟更注意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有一次,一个学生因忧成疾,跳井身亡。他并未强调这一事件的客观原因,而是主动承担责任,深自罪责,认为学生跳井,皆由自己“不善开发,使彼无所得,以至于此”。为此,他曾欲遣散所有生徒,谢绝一切应酬,“专意修省,以答天变”。这种主动承担责任、自省过错的行动,使学生和家长都很受感动。
为了促进诸生的学业,贺瑞麟经常鼓励学生“师生相处,须是理义切劘”,“先生不必事事胜于弟子,弟子也不必事事不如先生”,勉励学生超过自己。为了激励学生学习,他“视其功夫之勤惰,以定膏火之多少。且以分贫富贤愚而裁酌之,使适于义”,“贫而贤者可给,富而愚者则不给,或量给”。他还将这种做法写入《新拟书院章程》之中,以保证贯彻执行。
贺瑞麟认为,“世道人心,端由学术,世之非毁正学者,未见其书也。风气转移,必刻正学书,以程朱为宗。”、“宗朱者为正学,不宗朱者即非正学,不宗朱者,亦当绝其道,勿使并进。”、“尊朱子之学,然后孔子之道尊。”然而“周程张朱之书学士往往老死不见其全,北方流布,又加少焉。”为此,他极力倡导、支持刊刻正学之书,“俾读者耳目为之一扩,潜心逊志,而有得焉。”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刘映菁、刘升之父子先后刻了《养蒙书》、《居业录》、《朱子语类》、《朱子文集》、《朱子遗书》、《仪礼经传通解》、《名臣言行录》、《小学》、《近思录》、《四书》,周、程、张之全书,以及先儒绝学孤本,不下40余种。此外,刘质慧刻了《朱子纲目》、《复斋录》、《四忠集》;岐山武文炳刻了《朱子家礼》、《朱子行状总论简注》、《箴铭辑要》;乾州王梦棠刻了《朱子大学或问》;泾阳柏森刻了《大学衍义》、《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翰苑集》、《唐鉴》、《损斋文集》、《读书录》;凤翔周宗钊刻了《朱许年谱》;富平强济川刻先生所辑《诲儿编》。先生门人,北省皆有,自此来学者益众。贺瑞麟一生著述颇丰,他编著作品有《朱子五书》《女儿经》《信好录》《养蒙书》《清麓文钞》《三原县新志》《三水县志》等书。
3
正谊书院作为民间书院,来院学习者食用自备。在贺瑞麟之后,关中名儒牛兆濂(蓝田县人,人称牛才子)、山东淄川大学者孙迺琨、名儒张元际、张元勋等也都在受教于贺先生之后先后主讲于正谊书院。孙迺琨更是自1895年至1896年首任正谊书院主讲后,40年间数度返乡、数次被陕西学政两界盛情相邀回陕,六次出任三原正谊书院山长,成为学界的一段佳话。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三原正谊书院声誉高隆,多年名震西北。
鲁桥乡贤、著名中医惠炳琰在他的文章《正谊书院》中,为我们记述了书院当年的盛景:
“书院坐北朝南,位于冲激垣半,倚势而建,门前青砖砌成的台阶而上,中间有石牌坊一座,横额'清麓精舍’,楹联'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沿阶而上厦房五间,中间为书院正门、砖木结构一明两暗,门前两旁有砖砌花墙围栏,门额上悬挂国民革命军名将、河南督办、陕西富平人胡景翼所书'关学渊源’的魏体书法。门内有四幅屏风,可从左右进出,门内两廊镶嵌着清代大书法家左宗堂草书石刻,书法道劲有力,一气呵成。屏风后朝南正视有一长形木制匾额,上书'正其衣冠目不斜视’(书者不详),北面正厅五间,座北朝南,高大宽敞,端正庄严,正中悬有有冯展云榜书'正谊堂’三字,令人肃然起敬,为诸先生讲学的主要活动场所。门房与大厅之间形成一个院落,东西两旁,各有砖砌园门一个,门内各据地势,有土窑三个,窑小院石桌石凳,供学生与客人所用,给人以清奇雅静,高人隐士之所在。正厅后院因土层甚厚,有窑洞三间、中间窑洞供奉孔夫子神位(木牌位)、左右可通两边窑洞,窑内藏书除'五经’、'四书’以外,经、史、子、集、松蒿万卷,窑前小院两边植有两棵参天柏树,使人倍感清静舒适。
正厅两侧有两条很窄的砖砌台阶,直上仰止楼,'仰止楼’亭式楼台建造,规模不大,为书院建筑最高点,小巧玲珑、前檐下悬挂仰止楼匾额,白底黑字, 书者不详,据说仰止楼是诸先生观测星座方位之地。登上仰止楼,高瞻远嘱,通望南天,有超世脱俗,独立一世之外的感觉。”


鲁桥正谊书院不但建筑精巧、学术成就斐然,培养英才无数,刊印经典传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风潮兴起后,国内大部书院都改为学堂,学习官方编印的教科书,而鲁桥正谊书院独树一帜,仍沿习理学,不随时俗,直到1948年因战乱被迫停办,鲁桥正谊书院是陕西省保留到最后的一所著名书院。而此时,几乎与鲁桥正谊书院同时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亲自开办、享誉八闽的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首、由曾任云南巡抚的道光十六年(1836)状元林鸿年担任首任山长并主讲十九年的福州正谊书院,已经停办了43年。
于右任先生在《我的青年时代》中记录:“(贺瑞麟先生)所授弟子多为清末民初以及影响现代的大家:清末陕西著名大学者蓝田牛兆廉(牛才子)、兴平张元勋、马鉴源、蒲城米岩、山东淄川大学者孙迺琨(灵泉)等等都皆出其门,其创办的正谊书院在当时名声远扬、外来求学者络绎不绝,省内外所教弟子数以万计,当之无愧的堪称一代理学之大师。关中学者有两大系;一为三原贺复斋先生瑞麟,为理学家之领袖,一为咸阳刘古愚先生光蕡,为经学家之领袖。贺先生学宗朱子,笃信力行,俨然道貌,尚时悬心目中。”
瑞麟先生卒于1893年,在他去世后,他的夫人遵照他“一身之外别无长物,唯有数千卷书,欲以公之斯世”的遗嘱,委托东里人刘嗣曾将全部书籍分藏于鲁桥正谊书院和三原北城朱文公祠,“以资天下好学之士观览”。现在,三原县图书馆还珍藏有贺先生收集及自编书籍数千本,这也算是保存下了他留给世界的一批宝贵文化遗产。
4
我家旧宅距离正谊书院不足一里地,先祖父梁子文曾在书院受教于牛兆濂与张元勋二位先生,在父亲一篇怀念祖父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小时候时常听父亲和我母亲说,他很怀念在正谊书院受教于牛兆濂先生、和兴平来的张四先生门下的往事。我还见过父亲学生时期的一本日记,记得其中有一篇写道:每次牛先生骑驴去东里'长盛和’灌醋,一路上都是我给先生沿路牵着驴,有时候先生在驴背上诵经吟诗,有时候也会打趣的逗我玩。”
祖父在正谊书院读了几年书、达到什么程度我无从知晓,但听父亲说过,只要是正谊书院刊印的书籍,爷爷都会一次购入两套,一套装订好的日常阅读、一套未装订的珍藏传家。父亲说他小时候见过家里的线装书装了满满的一中式橱柜,遗憾的是文革中都被红卫兵抄家了。“线装书的纸质柔软,我看到红卫兵们排演革命样板戏时,咱家的那些书就堆在后台边上,红卫兵小将们遇到要抹脸或擦沟子时就会撕上几张。”父亲这么告诉了我、爷爷用心置办下、准备用于传家的那批书的最后去处。
七十年代,我曾在鲁桥短暂的生活过一个时期,那时的正谊书院早已焚毁于解放后熊熊的革命烈火中,但神奇的是堆放了整整一窑洞的雕刻书版竟得以保存下来。那时村上的孩子上山放羊或是割草时,经常都会从破洞中翻进窑洞里,抽几块书版带回家,这些不知耗费了正谊书院几代学人、几多心力的珍贵之物,有的被钉上个把把做了缸盖、炕洞盖,有的被钉在一起做了洗衣板,还有的干脆就被直接丢进炕洞、灶火洞里做了劈柴,镇上的婆娘们说:“书院的书版耐烧得很”,有个别幸运点的被零散的丢在各家院子的角落里栉风沐雨。文革开始距书院停办尚不足20年,而十几年革命涤荡人心的力量较之于贺先生们近八十年含苦茹辛孜孜教诲功效之强大,怎不使人心寒。
母亲说她1957年上的高中,放假回去时知道自己的父亲被队上安排和鲁桥走出的开国少将张亚雄的叔父一起看羊圈。去看望父亲后她才知道,大队那个满目疮痍、遍地羊粪、臭不可闻的集体羊圈,竟然就是自己儿时仰慕和敬畏的正谊书院。
5
80年代中期,鲁桥镇利用正谊书院旧址修建了一所中学,并遵从乡人所望命名为正中学。2008年大地震时,正中学主教学楼被震成了危房,学校遂迁新址,我在该校任教的二哥奉命看守校园,再次热闹了20多年的正谊书院旧址再次陷入沉寂,几年后老学校再次损毁殆尽,沦为一片废墟。2016年,我大哥的内弟、正中学学子、三原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柴东涛先生为回报故乡,经多方奔跑呼吁,与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协商,最终确认由他个人筹资保护修复正谊书院旧址。
东涛暗自立下誓言,要用个人余生全部之力把这里修复起来,复建成一座仿古建筑书院,开办一所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学校,供后生晚辈孩子们在此继续读书学习,熏陶国学文化,成就国家栋梁之才。
说干就干。柴东涛拿出自己多年经营积蓄,加上每年企业盈利,资金不足时,他又联系到有共同志向、热衷文化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合作,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一座座崭新的仿古建筑,沿着正谊书院的中轴线对称而立,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新植的各种花卉也争相开放,正谊书院创始人贺瑞麟先生的墓冢也焕然一新,各种石碑,碑文各就其位,修建土窑、铺路绿化也有序的进行,荒芜已久的的正谊书院旧址再次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019年冬,清末民初正谊书院的主讲山长、关中大儒牛兆廉先生的曾孙、蓝田县白鹿芸阁书院院长牛锐,连同各界人士寻访清麓学派故人旧事,对于正谊书院复建者柴东诪,给予很高评价并赠诗二首。

其一:访正谊书院旧址

蓬蒿遍地动尘埃,迟日黄花为我开。

望尽清凉南麓水,玉山风雨自东来。

其二:赠君东涛

满目苍凉意难舒,传经有堂欲藏书。

学问常赖天护佑,君是当年刘东初。

截止目前,柴东涛已修复改造完成的仿古式建筑群达到6000多平方米,并新建了正谊书院仿古门楼一座,仰止楼一座,书院展示厅一栋,书院博物馆一栋,东门楼一座,接待会客厅、办公区等配套建筑一应俱全,又通过协调村组,迁移坟冢数个,给学校增加了可用土地数十亩。
传统文化经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精华闪耀着民族精神的璀璨光芒,书院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国粹之一。鲁桥正谊书院在清末民初名人辈出,声誉颇高,是本省保留到最后的一所著名书院。作为生于斯、长于斯、求学于斯的柴东涛,将自己的后半生牢牢地与这座书院长到了一起。
与三原正谊书院几乎同时创办、并同名的福州正谊书院1905年停办,1913年福建图书馆迁入正谊书院旧址。在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后,福州正谊书院于2009年在原址重修。书院门额上现存一块字径盈尺青石刻的横匾,上镌“正谊书院”四个大字,是当年曾任福州正谊书院山长的闽籍书法家郑世恭所书。1992年福州市政府公布正谊书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25日,福州正谊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常态性举办相关活动,福建省图书馆为其确立了“文化·传统·经典·创新”的定位,以打造优秀国学教育品牌的实践活动为目标,以广大青少年及爱好国学的读者为服务对象,立足社会性、公益性,围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采用“国学精品课程+传统文化活动+国学讲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南北两个正谊书院,虽开办规模有别、运营方式各异,但我们期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业上,历经150余年后,再次争奇斗妍、硕果累累。

(感谢罗志英、郭彤彤、柴东涛诸先生对本文的帮助,文内部分文字来自于百度词条)

与华相宜2022.8.20于咸阳北塬子非堂

附:柴东涛等诸先生编录

《正谊书院人物篇》

贺瑞麟(1824-1893),原名:贺均,榜名瑞麟,字角生,号复斋、中阿山人、清麓山人,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道光21年中秀才,后授业于关学大儒李桐阁,与山西芮城薛于瑛(仁斋)、朝邑杨树椿(损斋)并称“关中三学正”。

同治九年(1870)创立正谊书院。主讲正谊书院20年,学兼体用,精研程、朱之道,集理学之大成;刊印经典,汇集为《清麓丛书》,为时人所敬重。陕西督学政吴大澂凑请朝廷,奉旨授国子监学正五品衔,编著有《朱子五书》《女儿经》《信好录》《养蒙书》《清麓文钞》《三原县新志》《三水县志》等,他精于书道,楷书结构严谨,行草运笔浑厚,遗墨遍关中。临潼华清池《乐善亭记》碑堪为代表。

孙乃琨 (1861—1940), 字仲玉、号灵泉。淄川县董家村(今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董家村 人。清末民初教育家。童年入私塾,1890年(光绪十六年)赴陕西三原正谊书院,拜理学正宗贺瑞麟为师求学。

他孜孜不倦,昼夜苦读;三度春秋,未曾离开书院,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1893年(光绪十九年)贺师去世,他返回故乡,又在黉山后洞孝子祠续学三年。尔后,因不忘贺师教诲之恩,再次徒步至陕西拜祭师墓。正谊书院师生慕其勤学之名,挽留他在正谊书院主讲年许。自陕西回乡后,他自立学堂,前来求学者甚多。他治学严谨,白天讲学,夜晚苦读不辍。1915年,因母病逝,停学三年。后弟子们在岭子南的青云寺建灵泉精舍,他任主讲,故后人称其为灵泉先生。1924年,应陕西正谊书院电请,再次入陕为该院主讲。期间,常会晤陕、甘、豫等省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经术、治道,声望甚高,各地竞相刊印其易经讲稿。1927年归淄川。后曾讲学于周村潜修、存古两学舍。他治学50余年, 曾先后6次入陕主持正谊书院,深得学界敬仰。在致力于讲学的同时,出版经学研究著作,计有《周易辑说讲义》(8卷) 《易经绪论》《大学讲义》《中庸辑说讲义》《太极通书问答》《通书说略集义》《贺清麓先生年谱》《灵泉著述摘要》《灵泉文集》(8卷) 《春秋集义》(12卷)等十几种。稿成未出版的有《易经问答》《易经系辞》《论语集义》《孟子集义》四种,均由其后裔收藏。1932年因年迈辞归后,又在本村设立明复精舍学堂。1940年病故。

牛兆濂(1867年-1937年),字梦周,号蓝川。西安市蓝田县人,清末关中大儒。幼年过目成诵,拜三原正谊书院著名理学大师贺瑞麟门下,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清末民初名满三秦的理学家和关学派的代表人物,杰出的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因其故居和讲学的芸阁学舍皆在蓝田灞水河川地带,故取号蓝川,被尊为“关中大儒”和“横渠以后关中一人”,也是关中民间广泛传诵的“牛才子”,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病逝。

张义安(1888~1918),名养诚,字义安。陕西富平人。爱国将领,陆军中将,少年失学,稍长当过烧炭工人。曾就读于三原正谊书院师承张衡山学习程朱理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陕西中等农林学堂读书,经宋向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校方开除。与爱国将领胡景翼是莫逆之交,1918年张义安与董振五、邓宝珊等人发动著名的"三原起义"驱逐陈树藩,张从三原返回前线率部反击时,不幸中弹阵亡。1919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军政府追授张为陆军中将,于右任称张部为靖国军的“神军”.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励生。字笠僧,陕西省富平县长春乡陵怀村东窑人。三原正谊书院学子,(书院中间正门,门楣上悬挂着国民革命军河南督办胡景翼所书的“关学渊源”的魏体书法匾额,注:吴树民稿)曾任陕西靖国军右翼总司令,著名的爱国将领,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1910年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在耀县组织起义失败后流亡到日本。1915年护国战争时期奉派回国。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加入于右任在陕西组织的靖国军,任第四路司令。1920年直皖战争后被直系收编为陕军第一师。直奉战争期间所部驻在彰德—顺德一线。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又暗与冯玉祥、孙岳联合倒直,发动北京政变。后与冯、孙组织国民军,任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11月,任河南军务督办。1925年4月病逝于开封。

徐朗西(1884~1961)原名应庚,字朗西,号峪云。陕西三原人。早年在家乡随著名教育家朱佛光读书,后入正谊书院和宏道学堂深造,曾考取附生。

民国成立,徐任南京临时政府造币厂厂长。孙中山就任全国铁路督办时,以徐为秘书,为实现孙中山十年内在全国建设20万里铁路的宏伟设想尽心尽力。“二次革命”期间,徐与陈其美在上海起兵讨袁。失败后,徐在上海参与创办《民意》《生活日报》《民国日报》,继续从事反袁宣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5月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预备日语学校。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奉孙中山之命负责联络帮会,并加入帮会组织。因国内反清革命斗争的需要,徐在日本只待了半年,就和陕籍留学生马凌甫、郗朝俊等回国。徐留上海,作为孙中山的代表与帮会联络,被尊为洪帮山堂“峪云山”的山主;青帮也尊他为“大字辈”。此间,徐和另一位在上海联络帮会势力反清的陈其美结下友谊,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拜为换帖兄弟。辛亥革命时上海起义,徐领导下的洪帮势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杨蕙(清朝教育家),幼年随刘古愚、贺复斋治学,虚心好学,深受器重。清光绪十四年(1888)乡试中举。次年赴京会试落第。受刘古愚学术思想影响,专注经世学问,曾约志趣相投者八九人组成测绘组,赴三原、礼泉、兴平、长武等地勘测水利,并向陕西著名水利专家郭希仁建议重修郑白渠,少年拜正谊书院贺瑞麟理学大师,就读正谊书院,虚心好学,深受老师器重。光绪十七年时(1892),主讲于泾干、瀛洲两书院,任山长。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次赴京应试。其时正值“戊戌变法”,因赞成刘古愚及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观点,遂加犬“保国会”,积极开展变法活动。变法失败后,辗转山东、甘肃等地,回陕后匿身于礼泉烟霞洞刘古愚处,后折回县内,从此绝意仕途,致力改革教育事业。学制改革后,任泾阳劝学所所长。提倡男女平等,亲创本县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林桂巷女子国民学校。晚年体力不支,在担任县孔庙奉祀官时,仍为数名学生授业。其教育思想倾向于崇实求真、不务虚文,竭力主张科学、实业救国。任教期间,一面深研“西学”,一面亲身实践,教学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曾数次深入水利工程现场开展测绘,购置机器,开渠凿井,栽桑养蚕,为封闭保守的泾阳带来新气息。特别是从上海等地引进轧棉花机器,使本县乃至渭北各产棉县轧棉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棉农繁重的手工脱籽被代之以轻便的机器脱籽,工效成倍提高。晚年潜心治学,撰文立说,同时又劝促官方兴办学校,普及教育,群众获益甚多。民国7年去世,终年73岁。各界人士感念其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功绩,曾在县城建立“杨公祠”。有文集六卷传世。

张元际,字晓山,号仁斋。清末西安府兴平县庄头村(今兴平县庄头乡庄头村)人。清咸丰元年(1851)六月一日出生,祖张爵,庠生,正直刚方,为人爽朗。兴平知县龚任臣赠楹联“老成有望孚闾党,福后能修长子孙”。父张芳,字伯良,号槐荫,性情浑厚,气宇宏肃。祖和父皆诰封武德骑尉,母杨氏诰封宜人。兄弟四人,先生居长;弟元惠,字子和,为武举、卫千总;三弟元熙,字辑堂例授修职郎、贡生;四弟元勋,字鸿山,举人。三原正谊书院著名学子。

米岩(1860-1935),清末民初的教育家和戏剧家,蒲城县贾曲北堡人,自幼苦读经史,才华卓出,但屡试不中,于是无意仕途,以教书为业,曾两次拒荐出任知县。辛亥革命后,他设私塾广招门徒,数次赴三原清麓正谊书院,拜谒陕西名儒贺复斋,研讨教书之道。晚年研读关学,与关学名家兰田牛梦周、兴平张鸿山信函往一,讨论交流,其认识心得收在《拜石随笔》里。他长于文学,诗、词、曲文皆通,著有《桃李纪传奇》、《芦溪文稿》、《拜石馆诗草》、《芦溪吟草》、《秦中竹枝词》等,其中剧本《桃李纪传奇》是一部鸿篇巨制,场次竟达一百二十出,叙写了东阁大学士王鼎愤时忧国,以尸谏再荐林则徐这慷慨悲壮的一幕,全剧场面恢宏,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他也喜好书画,尤其是他的书法,苍劲、豪放、气势磅礴,名重一时,求者络绎不绝。

张师渠,字仲良,武功县南仁乡人仁南村人士,清末廪生。后在三原正谊书院深造后留院。张赋性豪迈,且又精于医术。曾以行医为名,遨游各地,广结豪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春,省、县官吏偕军警以查禁烟土为名,在薛固、普集地区肆意勒索敲诈,闹得人心恐惶,怨声载道。张仲良闻讯赶到薛固水渠村,暗中鼓动村民聚众斗争,当面痛责其殃民罪恶。清宣统二年(1910)四月,张仲良在泾阳参加陕西起义计划秘密会议,主持成立了武功同盟会,自任会长。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胜利后,张仲良联络革命同志,策反县衙实权人物马逵,于农历十月三十日宣布武功和平光复。不久,清廷残余甘军反扑,凤翔、乾州告急,张仲良和革命党人率领武功民团1200人,分两路驰援获胜,受到西安秦陇复汉军政府的嘉奖。民国元年(1912),张仲良被选为省临时议会议员。民国3年(1914),陕西被北洋军阀控制,张仲良以行医为名,改装束变姓名,匿居西安联络革命同志,开展讨伐窃据陕政的军阀。民国6年(1917)腊月30日晚,在武功战斗中,其长子张世安壮烈殉难。1918年于右任总司令特派他为靖国军驻四川代表,兼陕籍讲武堂留川学生总监、靖国军红十字会会长。民国11年(1922),奔走陕北、河南间,极力消除杨虎城和胡景翼的积怨,促其团结,扩大北方革命势力。张仲良一生热心于国民革命事业,不计个人功利,每临大事,能高瞻远瞩,被西北民主人士尊为长者。张师渠目前还有一后人张明华在世,现97岁,三位孙子,大孙张侠生(张吉兆),二孙张慧通(张丰兆),三孙张建峰,其大孙子张侠生与2013年5月去世。其家住武功县南仁乡仁南村。民国20年(1931),中央国医馆成立,焦易堂特聘其为理事。民国21年(1932)10月11日,病逝于西安寓所,终年65岁。民国23年(1934)12月5日在西安设灵堂举行公祭,国民党中央和省上要员,皆采取不同形式表示悼念。

张渊(1868~1916)字深如。陕西兴平人。小时在本县私塾就读,后入三原正谊书院,常以天下为己任,鼓吹维新变法。任兴平县第一高等小学堂监督多年,颇有建树。宣统元年(1909)到西安,任中等实业学堂监督。先后创办《兴平报》、西安《帝州报》(后改为《秦风日报》),鼓吹革命,影响颇大。并联络军界、学界有志之士,积极从事反清活动。1911年西安起义时,率领实业学堂师生和陆军中学堂一部分师生,组织学生军参与斗争。1912年6月,被任命为岐山县知事,后迁陕西省督署科长、实业司次长,旋又改任延长石油厂总理。1915年袁世凯称帝,张回到西安,参加“反袁逐陆”运动,准备武装起事。因举事人员名单被陆建章查获,众多民党人士被捕,王绍文等17人被杀害于西安北关西火巷。张逃亡至延长,陆建章派马队跟至,遂被捕。被押解途中,郭坚派人营救未果。1916年4月28日被杀害于甘泉县甄家湾。

王兆离(1870~1942),字伯明。扶风县法门镇七里桥人。幼时聪颖好学,6岁能认字,10岁读完“四书”、“五经”,善赋诗作联,人称神童。18岁道试以第九名入选。后去三原正谊书院拜贺复斋为师,精研宋代朱、陆学说及明、清文史。10年后,奉关中名儒刘古愚命去咸阳天阁村义塾训蒙,经刘资助,并在扶风设“复邻义塾”;在咸阳成立“天足会”,从事妇女解放运动。36岁时,以创作《仁学图说》及绪言而中举人。在咸阳任教时,耻于中国为“东亚病夫”之辱,竭力倡导增设“体育课”,让学生作“亚铃操”,开创了陕西学界的体育新风。后任凤翔中学堂国文、历史、经学三科教席,建议知府成立“训俗亭”,设立蚕桑、天足、戒烟等科,教育民众。1911年民国成立后,他奔赴省城,与倡导革命的民主人士组织临时省议会,被选为议员。民国四年(1915)被委任为教育厅社会科科员,住易俗社从事戏曲改良工作。不久被民国政府追补为第一届众议院议员。赴京就任后,遂为民主革命事业奔波于京、津、沪、汉等主要城市。六年(1917)曹锟贿选大总统,在各地设立机构,招待议员,除一切费用国家资助外,另设茶敬、炭敬、冰敬、车马专费等诸多项目。他对此极为反感,在京旧友劝其收贿,并说:“五千元支票已汇西安,终生养老可无虑矣!”伯明断然驳斥:“今日之事,在他人则可,在我则不可。我受国民委托,十多年无他成就,惟在取与之间,尚堪自信。若以气节换取金钱,人将谓我何?我受贿选之日,即我命运告终之时,决不为也。”众劝者败兴而去。于右任先生钦佩其气节,大书“正气所存”四字相赠。民国四年,受于右任先生及广州非常国会邀请,至广州,被孙中山先生聘请为大元帅府顾问。1916年因赴京就任议员,社长职位久虚,后改选为名誉社长。王于中年就因国事操劳而患目疾,民国十四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其悲痛至及加之国事日非操劳过度,终致双目失明,国民政府特典遂携眷返回西安。王伯明一生为唤起民众、教育民众而奔波,也为戏剧改良呕心沥血。辛亥革命告成后的民国元年(1912),他即与同盟会会员杨西堂、李桐轩、孙仁玉等创举西安“易俗社”,先后任该社编辑、文化教员、社长、名誉社长,先后创作了《共和纪念》、《欢迎议员》、《开国图》、《重台》、《新审判》、《梁上君子》、《熊耳山》、《胡阿毛》等剧本。后又与高培枝改编了《蝴蝶杯》,与范紫东合写《燕子笺》、《焚嫁妆》、《金莲痛史》。晚年虽身居省城,但对家乡人民疾苦十分关心。民国十八~廿一年(1929~1932),本县大饥,饿殍载道。他致函省府主席,力主赈济,省府遂派赈务委员王幼农等携白洋三千五百余元来扶风赈济。二十四年(1935),本县成立秦腔剧团,他曾尽力在西安招募名演,添置戏箱。王伯明三十一年(1942)因病逝世于扶风县南街私寓。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等发来唁电致哀。

贺伯箴(1875-1944):三原人,复斋先生从子。字箴甫,号白贞道人,又字少方、号白贞道人,一号笑竹山民、亦号清麓,陕西图书馆首任馆长。已故书法大师刘自椟先生幼时即师从贺伯箴学习,贺伯箴的学识也被刘自椟一生所赞叹、敬仰。“不学古人、是为无法、纯学古人、何处着我”乃贺伯箴先生一生对书法追求的名言。贺伯箴自幼秉承家学,勤于学业,恪守正道,精于书法,书风兼汇颜柳,熔颜、柳于一炉,兼取何绍基之长,造诣颇深。古篆汉隶,无所不精、篆书上追秦汉,今溯古今碑帖,由以行书秀绝一代堪称近代陕西书法之大家。

贺氏思想开明曾捐出庭院办普育小学,任校董、由其所编写的《女儿经》流行一时,影响很大。现存《张仲超烈士墓表》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书法熔颜、柳于一炉,兼取何绍基之长,造诣颇深。真、草、隶、篆皆能,又善画兰竹。《历代画史汇传补编》云:一号笑竹山民。善画兰;工书,宗何子贞,兼通分隶;长治印。(《三原文史资料》

杨仁天(1880~1939) 原名寿昌,号仁山,三里镇北杨村人。十九岁入府庠,继选优贡。正谊书院学子,授业于关中理学名士牛兆濂门下。学理精邃,志向宏远。早岁经井勿幕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是蓝田第一个同盟会会员,指导县“哥老会”活动。在县立小学教书时,给学生灌输革命道理。辛亥革命西安光复后,豫、甘两地清军夹攻,形势危急,仁天与曹寅侯起兵渭南,并任敢死军标统;礼泉甘河之战,挥军前进勇不可当,力挫清军。讨袁护法之役,仁天团结同志密谋抵抗,两次被迫出走,家产被抄。于右任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时,仁天任第三路军副官长、简练队队长等职,训练干部,传播革命理论,艰苦奋斗,达五年之久。民国11年(1922),靖国军解体,仁天归里。翌年,由蓝田选为陕西省议会议员,并组织正义社,不畏权势,抨击时弊,声名颇著。民国15年(1926)镇嵩军围困西安时,仁天居西安,参与坚守机谋,为革命军北伐竭尽股肱之力。西安解围后,疮痍满目,继之以关中大饥,尸骸遍野。仁天主持赈灾事宜,命收骨掩埋葬之于城东北隅,军民数万负土成坟,即今之所称“负土坟”。民国19年(1930),南北用兵,仁天与甄寿山、牟文卿等人密组民军,冒生命之危,实现保国救民之志。民国22年(1933)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历经七载,考察施政,不惮辛劳,纠弹失职,不避权贵。抗战军兴,驻节西安巡察庶政,慰劳伤兵难民,均悉力从事。28年(1939)秋赴渝述职,9月4日晨在重庆小龙坎遭日机轰炸殉国。民国政府曾明令褒扬,拨给治丧费5000元,并入忠烈祠以彰其行。

刘允丞,早年就读于泾阳鲁桥(今属三原)正谊书院时,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丧权辱国,乃联络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道,于宣统元年(1909)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刘参与军机,转战东西,后受陕督张凤翙及郭希仁委托,与牛兆濂等前往礼泉,规劝前陕甘总督升允退兵。1915年,袁世凯派心腹陆建章督陕。刘破产聚客,以三原大有公司为掩护,联合胡景翼、岳维峻、张义安等革命党人,共谋反袁讨陆的军事行动。没过多久,反袁计划泄露,举事机关遭到破坏。但刘遇挫不颓,继续奔走呼号,促使郭坚、曹世英、胡景翼、张义安等相继起兵。一时间关中各地义军蜂起,陆建章被迫离陕。

1918年初,为响应孙中山在广东发起的护法运动,刘力促张义安、董振五、邓宝珊等在三原起兵,组成陕西靖国军,讨伐依附于皖系军阀的陕西督军陈树藩。此后,他继续奔走联络,不遗余力。尤其在陕西靖国军处于张义安阵亡、井勿幕遇害、胡景翼被拘的困难时期,他激励各路将士不畏艰难,共支危局,抵制陈树藩的诱降活动。1922年,刘往上海谒见孙中山,被孙中山邀请加入国民党,得亲聆孙中山革命理论的真谛。经多日交谈,刘深得孙中山器重。孙欲留他在身边共图大计,但他志在北方,获得孙的理解。随后,奉孙中山之命,与丁惟汾、王法勤北上,布置北方军事。他常以胡景翼、岳维峻谋主的身份,往来奔走于北京、热河、保定、洛阳、郑州等地,周旋出入于各派系军阀之间,传播民主救国的思想。时在北洋政府当政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骄恣横暴,国人同恶,刘联络冯玉祥、孙岳、胡景翼、岳维峻等,商讨驱曹倒吴之计。1924年10月,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驱逐清逊帝溥仪出故宫,并将所辖各部改编为国民军。政变成功后,刘倡议派代表赴粤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2月孙中山到达天津后,曾致书刘,高度称赞他在北京政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信中说:“兄数载以来,苦心孤诣,黾勉不懈,遂能一旦奏此成绩,实深嘉慰!”同年底,胡景翼以河南督办的身份率国民军第二军抵豫后,刘协助胡景翼处理各种重大事务,支持胡在河南实施孙中山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曾代表胡参加了苏联援助国民军第二军的谈判,并与中共领导人李大钊、王若飞交往甚密。他还与胡景翼有过迎孙中山立国民政府于河南的计划,不料因孙中山、胡景翼相继病逝而未能如愿。他不慕高官厚禄,曾竭力谢绝出任河南省长一职。在1926年1月召开的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岳维峻继任河南督办后,刘曾建议岳集中国民军第二军兵力攻打武汉。但岳刚愎自用,未予采纳,加之岳治军无方,终于使二军1926年春在豫西遭到惨败而瓦解。刘渡河入晋,被阎锡山部囚禁在山西运城达半年之久。后经冯玉祥、于右任等多方营救,始得获释。此后,他潜居山西平遥,闭门读书。1927年9月,国民党宁、汉、沪(西山会议派) 三方联合召开的特别委员会议和1928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都选刘担任国民政府委员。他依然不为高官厚禄所动,长期寓居江苏苏州和山西平遥、太谷等地,潜心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爱国浪潮之中,曾任国民政府委员。1932年与张继等在南京组织华北救亡会,声援支持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战。与此同时,他以国民政府委员身份两次入蒙古,遍历各盟旗,考察国防和实业,写了30余万字的调查报告,倡议建立大西北民族复兴基地。1935年返回陕西。为了追念辛亥以来的陕西革命先烈,他倡议建立陕西革命先烈崇祀抚恤委员会和陕西革命先烈华麓祠墓造林董事会。同年1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一中全会,通过刘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七七事变后,刘全力支持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反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他视察黄河沿岸,巡历荆宜、三峡,不畏艰险,慰劳抗日将士。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之后,军政当局曾有弃守关中,退守陕南、四川之议。刘闻之当即致函,曰:“不守河东则关中不固,无关中不惟无壮丁,亦且失饷糈矣!”他还与张继等人联袂驰赴重庆,向国民党军政最高当局指陈弃守关中之议的失误,遂促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军事会议在陕西武功张家岗(今属杨陵区)西北农学院之召开和坚守陕西、以安北方决策的出台。1940年底,刘返回三原,联合数十名爱国志士,踏遍陕东山水险要,预备日后抵御外侮。他还积极联络国民军第二军旧部,相约倘日军侵陕,则分路起兵保卫家乡,并向省政府推荐关中十县县长人选,俟日军进攻陕西则由各县县长率众抵抗。正当刘为御侮救亡奔走之际,胃病突发,1941年10月23日逝世于三原寓所,葬于陕西华阴,墓碑由于右任先生亲自书写,后碑毁于文革,1984年陕西省政府重立,请著名书法家高乐三先生书写碑文。从1931年12月起直到去世前, 刘一直是国民政府委员。1942年1月17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胡子祺(1895~1980) 又名景寿,孟村乡胡家人。自幼入塾,先后在县立高小、省第三中学、三原清麓书院、西安东关兢化学校读书,后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投身教育。又因生活所迫赴洛南烟酒公司支卖栈担任栈长。民国12年(1923)应聘为区立巩村高小校长。15年(1926)国共合作时期,任县单级师范主任,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与陈固亭、阎茂三、王周之等人发起成立国民党县党部,担任宣传部长。动员群众庆祝北伐军占领武汉,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租活动。16年(1927)经侯德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县农民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反对贪官污吏,反对苛捐杂税,戒烟抓赌,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婚姻自主和妇女放足剪发,反对封建礼教。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县当局借故撤销了胡子祺县单级师范训育主任职务,后赴武功驻军党仲潮骑兵营任少尉书记,从此脱离了国共两党的组织关系。民国17年(1928)被聘为巩村高小校长。21年(1932)在县教育局任督学。后任县东街小学校长。在此期间因聘用徐国连(烈士)、张静雯(烈士)、林之屏、屈光、张允吉等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被解职。25年(1936)任孟村中心小学校长时,曾先后聘用胡达明、朱平介绍来校任教的于萍、王珊、王雨逢、肖秀珍、高鑫恩等地下共产党人。解放后他出任县政府三科(文科)副科长、科长。1952年加入民盟,历任民盟主任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副主席、副县长等职。“文革”期间遭到迫害。1982年病逝。蓝田各界人士和其生前好友在他的故居集会哀悼,原全国政协常委赵伯平赠送挽词,赞颂他是青年一代的良师,蓝田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房温如(1903~~1981),字德润,陕西富平淡村乡古西堡人。青年时就读于陕西三原正谊书院,为关中名儒牛兆濂和张元勋的得意门生。曾立私塾、办学校、任主讲。继则专攻岐黄,遂精于医。解放前先后在富平“恒心堂”,三原“万兴福”坐堂行医。1956年被聘为三原县医院中医师。曾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中医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医学会陕西分会理事,陕西中医杂志编委。房老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年,对祖国宝贵医学理论悉心钻研,造诣颇深,临证用药别具一格,自创简易方药治疗疑难杂症。房老一生忙于诊务,对于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则是几经朋友启发,群众要求而着笔。其代表作为房老所著的《房温如临床经验录》一书。

段森,(1908-1992)陕西三原人,正谊书院学子,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少将,解放后任西安市农业局局长,卫生局局长等职,从军参加了讨逐军阀刘镇华的革命运动,毕业于黄埔军校,配发中正剑。

秦敬修,生于1910年7月6日,享年84岁。是甘肃省崇信县柏树乡秦家庄人。平生以济世活人为宗旨,以修身成德为先务,重德操,守礼仪,性情端庄,谦逊恭谨,以孝道闻于乡里,素有“秦孝子之称。”他明医理,通医术,尚医德,一生为人民健康和教育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被喻为平凉市著名老中医、儒家学者。他师承陕西三原正谊书院创始人贺复斋先生的高足弟子牛兰川、孙仲玉以及山东名儒张范卿先生,学习国学多年。被关中学者誉为巨擘,成为一方名士。他幼年即发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仰慕孔圣修己治人之道,胸怀天下慈爱万民之心。在国难当头之际,深信国学能促进民族团结互助,能形成牢固地凝聚力亲和力,具有独特的激励作用和感召作用,能让全民族形成强大的集结力和战斗力,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于是慨然有志于文化救国,遂于1936年负笈徒步700余里,游学于陕西省蓝田县芸阁书院、三原县正谊书院,潜心学习国学传统文化,寻求文化救国之路。1937年至1941年在陕西省眉县崂峰书院师从清朝举人张范卿先生研究《周易》4年。1945~1946年在陕西扶风贤山书院、凤翔宗铭书院讲授国学,培育德才兼备人才。1946年回乡从事办学宣教及扶贫济困事业,1948年至1957年在家乡行医济民,为一方名医。1958年调甘肃省中医学校任教,为骨干教师,主讲《黄帝内经》等中医学课程。曾多次受兰州医学院特聘,为该院教师班教授中医经典。兰州医学院把他的讲课照片至今陈列在神农展览馆展出。据秦敬修的二儿子秦治介绍:从他有记忆开始,父亲就学习研究国学。在行医诊病,劳动、工作之余,经常手不离于圣贤经卷,口不停于《诗》《书》吟诵。他说:“父亲行事谨慎,与人友善,医德高尚;视乡邻如亲人,视病人如家人,时时处处考虑着于他人有所助益。”他说小时候在上学的路上,经常有邻村的人注视他的面容,投以热情的目光问:“你是秦孝子的娃吧。”他一般都笑而不答。反观邻村乡亲的表情就会发现,满脸都透露着对他父亲深深的爱慕和尊重。秦治说,他四五岁时,父亲在外行医,很少回家,回家则首先要到他大伯家中,向他大伯长揖问安,嘘寒问暖,然后才回到隔壁的自己家中。回家后,不失时机地问讯儿女的学习情况和协助母亲操劳家务情况,看看我们把院子扫干净了没有,把室内卫生打扫亮堂了没有,然后对我们施以喜爱奖赏的目光;教我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讲述孔融让梨,子路负米等故事;并让子女从小学习放牛放羊,洒水扫地等家务劳作,接受劳动磨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利于健康成长。

刘自椟(1914-2001),又名刘仲书,也署自读、自犊、自独、嵯峨山民,号迟斋。男,汉族,生于圣哲辈出、文风极盛的于右任故里三原,陕西省三原县人。曾任西安工业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名誉委员等。三原正谊书院创始人贺瑞麟的从子贺伯箴先生亦为民初著名的关学大师,自幼秉承家学,恪守正道,深研“周、程、张、朱”之学。兼通文史辞章及文字训诂学,治学极为严谨,曾撰联叹曰:“传神古有李思训,识字今无扬子云。”继而寄期望于弟子刘自椟,委其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伯箴先生精于书法,远追籀篆分隶,又可化古为今,进而能出己意。行楷熔颜、柳于一炉,近取何子贞之长,造诣颇深,其书风秀绝一时堪称近现代书法之大家。伯箴先生亦言:“不给混沌开窍”,此语不难看出伯箴先生在择徒方面是有要求的。而先生少年天分、聪颖过人、谦虚谨慎才是被恩师认可的关键。先生的治学思想也正得力于恩师的言传身教,“不学古人,是谓无法。纯学古人,何处着我。”此法言伴随先生终生,使其受益匪浅,而先生的人品学识也为先生终生所赞叹、敬仰。先生终身为学、用功刻苦、孜孜以求,成就斐然。尽管如此,先生仍自谓“学问不成,深负师恩”。刘自椟先生以身所传承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也将被后学永远奉为圭臬榜样。

米伯让(1919~2000),字锡礼,中医内科专家。陕西泾阳人。三原正谊书院著名学子早年拜关中名医黄竹斋为师,淹通经史百家,精研岐黄仲景学说,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1943年起开业行医。1954年后,历任西北医学院讲师、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陕西分会副会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正谊书院大事记

1840年贺瑞麟中秀才,1843年进入宏道书院学习,1847年受业于大儒李元春,1865年主讲学古书院,1870年-1893年贺瑞麟主讲正谊书院

1870年(同治九年)贺瑞麟在峪口山麓购地建清麓精舍在此讲学

1874年,陕西督学使吴大徵上奏推荐,清廷授贺瑞麟“国子监学正五品衔”,

1881年(光绪七年)  三原知县焦云龙资助贺瑞麟,并组织当地富绅捐资修建正谊书院,聘请贺瑞麟修撰《三原县志》后取名《三原新志》,陕西巡抚谭云觐命名《正谊书院》,后任巡抚冯誉骥(字展云)题写了《正谊书院》匾额。陕西督学使慕荣干(字子和,山东蓬莱人)撰写了《正谊书院记》,其事迹载入《陕西省志》。

1890年-1893年孙迺琨从山东淄博来求学,拜贺瑞麟为师。

1893年3月15日牛兆濂到正谊书院受业,与孙迺琨结为挚友。

1895年1896年  山东孙迺琨在正谊书院首任主讲,

1896—1903年,张元际、张元勋主讲正谊书院

1903年-1906年。孙迺琨再次主讲正谊书院

1913年-1918年  牛兆濂担任正谊书院主讲,《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人物。

1919年-1923年贺佰箴,张元勋主讲正谊书院,

1923年-1926年春,硕儒名士孙乃琨再次担任正谊书院主讲;陕西督军刘镇华邀请其到“关洛学社”会讲,后专车送回,(1923年康有为到正谊书院拜访孙迺琨,孙闭门拒见),

1926年4月至11月刘镇华的镇嵩军围攻西安城,期间到蓝田拜访牛兆濂求解,牛兆濂用一狗把门,刘进不得门,牛兆濂将其接入后说“我用一只狗把门你都进不来,何况西安城两只虎守着,你能攻破吗”(两只虎指杨虎城与李虎臣)。

1927年至1931年,闫维翰主持正谊书院,张元际、张元勋帮助管理。

1931年国民联军陕总司令于右任等调停正谊书院书版遗失一事,并催促孙乃琨尽快来陕主持正谊书院,并赠对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后陕西省主席杨虎城邀请孙迺琨到关中各地会讲,1932年《大公报》主编张季鸾在头版载文盛赞他是“讲宋学的山东领袖”

1936年国民政府中央委员刘守中,陕西省主席,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蔚如,刘允臣、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张继等共同到正谊书院拜见孙迺琨问学。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7年至1948年清麓传人李铭诚曾担任正谊书院主讲兼监管事务。

建国后改为清凉塬属泾小学校

1963年9月至1964年6月中企五局三公司筹建红原厂借用

1964.1—1965.12在正谊书院招农中班2个班(教师有刘养民、刘呈祥等)

1966.1-1966.12书院被大队用作拖拉机管理站

(在孟店木佛寺招农中班3个班)

1967.1-1969.12在正谊书院招农中班3个班

1969年9  成立鲁桥镇五七中学,位于鲁桥镇西街。五七校长先后为戴朗廷、党树德、刘养民、韩志远、胡光发、孙家寿等;

1970年9 月鲁桥镇分别成立东里中学和孟店中学  (  孟店中学校长先后有  杨立斌、刘键、徐宝金、闫柏敏、赵应武等;东里中学校长先后有雷国政、韩志明、乔笃信、韩志远、王吉信、朱宝成、刘键等)。

1984年9 月鲁桥五七中学、孟店中学和东里中学合并为正谊中学,赵应武为首任校长,我校教工之家被市总工会验收合格,并发给“合格证书”,学校工会荣获“整顿建家”先进单位

1986年,正谊中学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学校党支部被县委、县纪委评为端正党风先进支部

我校教师郑克强、姚建文被评为咸阳市自学成才先进个人

我校团总支被镇团委评为先进团总支

陕西省第三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竞赛成绩揭晓,我校七项成果获奖。

1986年6月20日,《正谊月报》创刊号出版发行,三原县教育局副局长陈锡寿、鲁桥镇镇长李志宏和校长赵应武分别为月报题词。

1987年1月25日,《教师报》发表县文化馆吴树民的报告文学《萤火》,这是一篇专门报道我校教师申建强同志先进事迹的文章。

1987年3月,正谊中学校歌诞生,作词曹天闻,作曲杨玉成

我校被评为咸阳市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授予我校锦旗一面。

1987年5月,中共鲁桥镇委员会任命杜国义为正谊中学党支部书记。

正谊中学党支部被评为三原县先进党支部。

1987年9月,三原县教育局任命孙家寿为正谊中学校长。

我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12月,我校荣获全国“小星火”竞赛先进集体。

学校学校被咸阳市教育局授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荣誉称号

1988年6月,我校劳技小组被咸阳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评为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1989年12月,三原县教育局任命肖彦文同志为正谊中学校长。

1989年6月,我校青少年科技小组被咸阳市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

1989年9月镇教育组任命权玉民同志为正谊中学副教导主任。

学校成立治保小组,组长高春明,成员景吉安 、张国超。

我校在嵯峨学区数学竞赛中荣获第二名。

11月我校在三原县科技兴县大会上被授予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12月,我校在镇上举行的迎双节革命歌曲演唱会上荣获全镇第一名。

1990年获县委“宣传思想工作”先进支部

1991年5月,学校设立德育处。由一名副校长主抓学校德育工作。

1991年10月,我校荣获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组织奖,学校参加中国青少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系列活动荣获三等奖。

1992年5月,学校青少年科技小组荣获市级先进集体集体称号,柴东涛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博览会金奖,《半月谈》杂志社并授予柴东涛中学生奖学金及证书。共青团中央授予柴东涛《中学生实践技能标兵》荣誉称号。

1993年4月,学校荣获全国农村中小学课外科技“小星火杯”计划活动先进集体。

县教育局任命权玉民同志为正谊中学校长。

镇党委任命王荡平同志为正谊中学党支部书记

1993年10月,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第二届评选组织奖

学校被县局评为规范化学校

1994年9月,县教育局任命杜国义为正谊中学校长。

镇党委任命权玉民同志为中共正谊中学支部书记

1995年10月,学校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奖

1996年2月,学校被咸阳市科协评为青少年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4月,荣获陕西省第八届青少年科学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优秀组织奖

1996年8月,县教育局任命黄继仓同志为正谊中学校长

镇党委任命杜国义同志为正谊中学党支部书记

1997年8月,荣获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奖

任命刘志强为正谊中学教育主任,任命孙树清为正谊中学政教主任

全县素质教育现场会在正谊中学举行

1998年5月荣获珍惜生命之水——9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优秀组织奖

陕西省教委主任张克俭为我校题词:赞正谊中学科技教育之范

1998年8月,荣获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优秀组织奖

12月,学校荣获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和科学讨论会优秀组织奖

1998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学校

1999年5月,荣获陕西省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第五届评选优秀组织奖 

1999年10月,学校荣获陕西省普通中学争创名校论坛二等奖

2000年4月,学校荣获第十届陕西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学校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11月,学校被市科协、市科委、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咸阳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1年5月,学校荣获 第六届陕西省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学校荣获第六届陕西省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2年,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2002-2007年度文明校园

12月,学校荣获二○○二年协会工作评比铜奖

2月,县教育局任命王根平同志为正谊中学工会主席

2005年9月,县教育局任命张杰同志为正谊中学校长,任命李俊(男)教导主任

2006年3月,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

2007年2月,镇党委任命孙树清为正谊中学党支部书记

县教育局任命李小平为正谊中学副校长

5月,学校获陕西省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正谊中学教学楼被县委、县政府定为D级危楼,5月26-27日,学校临时搬迁于县火车站池阳校区。

梁剑,字轩诚,子非堂主,陕西三原人,祖籍山西猗氏县,1970年出生于陕西宜川。辍学后曾短暂栖身于传媒、地产等行业,后长期从事自由职业至今。

鲁桥往事系列文字:
鲁桥往事:周八爷 / 轩诚文并播读(第1944期)
鲁桥往事:鸦片旧事 / 轩诚文并播读(第1946期)
鲁桥往事:三原鲁桥梁氏源考 / 轩诚文并播读(第1949期)
鲁桥往事:一张照片 / 轩诚文并播读(第1950期)
鲁桥往事:神秘的缘 / 轩诚文(第1952期)
鲁桥往事:鲁桥是故乡/ 梁书印文 / 轩诚清读(第1953)
美 丽 八 点 半

作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