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赢2022年降本攻坚战,他们怎样做?

 乔诺咨询 2022-08-24 发布于上海
▪ 来源:乔诺供应链采购产品线

真的没有降本机会了吗?降本只是采购部门的事吗?降本就要牺牲性能/质量/交期?
也许,比竞争对手活得好一点、利润高一点,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一些。

6月17-18日,乔诺举办的训战班《成本篇:超越竞争,实现综合成本的绝对优势》成功落幕,在老师精彩授课、现场激烈探讨中,我们与天康生物、正昌集团等数家企业的核心高管团队度过了充实的两天一晚。

成本管理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口头呼吁,在这次训战中,乔诺和学员们一起,不断深入每一个业务环节,层层剖析,找到降本空间,制定明确清晰的策略,将目标变成真实的金额。

  • 为什么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研发和采购的博弈何时停止?

  • 按照部门分割降本目标究竟有什么问题?如何做到端到端协同?

  • 采购和供应商谈判降单价,如何合作共赢?

本文摘取了现场精彩片段,以作分享。

产品过设计?
顾客真的需要一双鞋子穿30年吗?
  • 学员1:质量到底是为了谁?客户也关注成本

我们原先的质量管控并不是基于客户,是基于自己的标准,让数据更放心。但是现在市场竞争的环境变了,可能客户不是这样要求了,而是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同时对成本有了要求,所以我们也在做积极调整。

  • 学员2:顾客真的需要一双鞋子穿30年吗?

我们企业的展厅门口有一台引以为傲的旧机器,是80年代90年代初的一款产品,从客户那里拖回来后,还能继续使用。可是,这台机器能用30年,我们的工厂是不是能存在30年?

我们的产品质量非常好,用了30年也没坏,但是客户需要用30年吗?

过去有一个品牌,他们有一款爆品洞洞鞋,之前非常火。它的质量太好了,就没穿坏过,要200块一双。

但是对于顾客来说,淘宝上一双塑料鞋也就20几块钱,为什么它要卖200块?而且,消费品需要新旧更替,老的坏了才能买新的,如果没有坏,也就没有买新的需求。所以这家店最后他就开不下去了。

  • 学员3:质量和成本真的矛盾吗?警惕“过设计”的坑

在我们原来的认知里,成本和质量的关系比较紧张。但老师讲了以后,意识到成本和质量不矛盾。原来我们企业的产品质量可能会存在一些“过设计”,或者说超过客户预期。但其实满足客户需求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保障更多的客户声音,看到客户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

每个部门都各自最优
整体成本可能不降反升
  • 学员1:降本的源头是设计,端到端的部门都要联动

感受很深刻的一点,其实降本不光是采购的事情。以前降本的主要工作放在采购身上,去压价格。

经过昨天晚上的讨论,我们认识到降本的源头其实是从设计开始,从技术部门就要开始了。从整个生产、制造、销售、后端等等服务,都存在降本的空间。

包括我们昨天在跟销售总沟通时,他们也会有很多降本的意见或者想法。但平时想归想,可能不会联动到采购、技术的层面,所以销售可能会听到一些客户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反馈回公司。内部的跨部门之间也需要互相联动的。

  • 学员2:深入洞察,端到端协同

这次课程,最大的改变,其实是自己的思想改变。

第一,过去我们降本做数据分析,做价值评估、模型优化等等都有点片面。但昨天听完课回去研讨,打开物料后,真正跟友商做对比分析。比如为什么某种原料人家的占比高,我们的占比低?就是说,过去我们一直找数据,不知道怎么分析,是因为还没从根上挖到真正的数据来源和痛点。

第二,昨天跟采购在一起沟通,相当于换了个角度思考。我们之前跟供应商谈,就问能不能降价。但以后我们可以把同类供应商叫到一起,说目前是这样的成本,你们需要我做什么?你们降多少个成本?

供应商可能会提:原料标准更灵活一些,比如当天到的车当天卸掉,标准一定要跟市场接轨等等。供应商提完这些条件,我们如果能全部满足,降本空间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这就是说,整个思考问题的方式变了。我们原先一直说,做事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但实际上一旦真正开始做事,就屁股决定思路了。

昨天我们也在讨论,回去后要针对这个模块,针对自己的岗位、真正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客户,进一步做真正的深刻思考,再拿出来更多的机会点、落实措施和路径理解。

  • 学员3:段到段降本,全局成本不降反升。

第一,咱们的产品是设计、生产出来的,生产的前提是设计。如果我们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就考虑到某些零部件的通用性,我们的制造成本就会比较低,同时我们发生错误的概率会降低,产品在设计时就带了降本的基因。同时,如果到生产过程中,如果过程管控等等做不好,即使设计再好,它也不量产。

第二,我们以前也降本,就是把各个部门都掰开了,研发干什么,制造干什么,供应链干什么。看起来是责任到人了,但是还有误区:我把区域隔开了,就是段到段降本,总体成本不一定降下来。

比如说,采购为了大额降本,可能跑去新疆地区采购物料,根本没考虑货物搬运产生的费用,以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

我们以前的降本,就是分得太细。现在是思考如何把整个链串起来,我们要做到整个链的全局效益最大化,而不说每个段降本最大化。这是告诉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全局。有时候,我们要为了整个业务链的价值最大化,某个局部的利益被吸收掉。

降本绝不只是采购部门的事,产品从设计埋下的优质降本基因,到物流、售后,每一环节的高管,都应该用同一套思想、语言沟通。

在更高的全局视角下,我们的降本才能拥有更多想象空间。


上半年转瞬而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成本,将是每一家有追求企业的必赢之战。企业日常运营的背后,很多看不见的降本环节正在“流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