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的皮肤表现伪装成DUSP22重排CD30+淋巴组织增生

 仙舞晨曦 2022-08-25 发布于山东

DUSP22基因重排在全身和皮肤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反复出现,在其他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中很少出现,在其他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通常不存在。我们报告一例51岁的女性,长期的乳糜泻和快速扩大的腿部溃疡,由于DUSP22重排CD30+T淋巴细胞增生。随后的病史显示为肠病相关的T细胞淋巴瘤(EATL)。皮肤和肠道病变中存在与EATL典型的STAT3和JAK1相同的单克隆TR基因重排和突变,在患者的肠道肿瘤中未检测到DUSP22重排,在另外15例EATL检测中也未检测到。这些发现表明DUSP22重排并非ALCL的完全特异性,可能很少作为EATL的继发性畸变发生,并扩大了DUSP22重排皮肤 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讨论:

这种EATL令人困惑的方面是它表现为腿部溃疡,伪装为皮肤CD30+DUSP22-重排的LPD,挑战其分类为一个明确的实体。最终,比较分子分析清楚地确定,肠道和皮肤病变来自于一个共同的T细胞克隆的扩增,该克隆具有相同的TR基因重排和相同的STAT3JAK1VAV1突变。JAK1STAT3突变在EATL中都非常常见,本例中JAK1突变发生在热点密码子G1097上,最常见的是突变。据报道,约5%的病例中,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详细的病例研究表明,皮肤病变可能先于腹部疾病的发现。有趣的是,皮肤病变和肠道病变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存在差异,并有部分不同的基因改变。皮肤溃疡为组织细胞丰富的背景,大的非典型细胞密度不均,与肠道间变性细胞弥漫性浸润不同,引流肠系膜淋巴结。这可能可以用长期存在的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背景来解释,这是一种罕见的肉芽肿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并没有发现与乳糜泻有关。在腹部和皮肤部位,肿瘤细胞都有CD30和穿孔素的强烈表达,TCRbeta的表达缺乏CD4CD5CD8,但皮肤中肿瘤细胞的CD2+CD3CD7CD103–分布与腹部肿瘤相反(CD2CD3+CD7+CD103+)。TET2SOCS1基因的突变都被描述为在EATL的突变情况下,即使在对测序文件进行目视检查后,也只能在肠道而不是皮肤中检测到。然而,考虑到皮肤病变的肿瘤细胞含量较低(估计<10%),我们不能排除这些突变可能在皮肤中被遗漏了。肠道肿瘤的亚克隆改变的假设不支持这些变异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其他突变的范围相同。

据描述,在II型难治性乳糜泻(RCDII)患者中,表型异常克隆性上皮内淋巴细胞可能在肠外的各种器官和上皮细胞中循环和传播,如皮肤,这就解释了EATL可能在远处的器官中发展。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患者中是非常合理的,因为STAT3JAK1突变也是在RCDII中高频率发现的早期驱动事件。DUSP22重排没有在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发现,一定是继发发生的。DUSP22重排与EATL不相关,我们在FISH分析的15例肠道病例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例重排。有趣的是,在2018年欧洲血液病理学协会研讨会上出现了另一例DUSP22重排EATL的病例,表明DUSP22重排并不完全是ALCL的特异性,可能很少在EATL中遇到。

这里报道的单一观察突出了不寻常的EATL表现的诊断困难。它应该提醒病理学家,在乳糜泻患者中,任何类型的T细胞LPD,甚至是在肠道外,都应该被认为是EATL或难治性乳糜泻的可能表现。特别是,本病例表明,EATL参与了皮肤CD30+LPD的鉴别诊断,并显示了临床背景对解释皮肤淋巴病变的重要性,该病变可能揭示系统性疾病,但也可能代表另一个结外部位出现的疾病的首次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