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牙周围组织的正常形态和生物学宽度

 新用户16325845 2022-08-26 发布于广东
  • 种植牙周围组织的生物学宽难度

从生物学角度构建种植牙周围黏膜是种植牙修复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众所周知,牙槽骨边缘以上的健康牙周组织是由牙龈结缔组织,结合上皮以及牙龈沟构成,其总体厚度因具有生物屏障作用而被称为生物学宽度,该宽度是我们重新构建上皮附着的重要依据。由于口腔种植牙一端与骨组织结合而另一端贯穿黏膜暴露到体腔,所以,将生物学宽度这一概念引入到种植牙修复,将有助于确定种植牙的理想植入位置和提高种植牙的修复效果。

维护种植体顶部骨结合的关键是要确保种植牙周围黏膜达到生物学宽度,即只有当种植牙周围黏膜厚度或高度达到3~4mm时,才可以防止种植体植入后的边缘骨吸收,维持种植体周围骨高度。

充满牙间隙的牙间龈乳头与位于种植牙与天然牙或者种植牙之间的牙槽骨高度密切相关,当牙槽骨顶距离天然牙及种植牙邻接点根尖侧边缘超过5mm时,牙龈乳头是很难将牙间隙完全闭锁的,而确保种植牙周围黏膜的生物学宽度则有利于促进牙间龈乳头的再生。再有,从种植牙美观修复效果考虑,在种植牙周围也需要有4mm厚的软组织,因为在种植牙周围存在有充分厚度的软组织,该软组织厚度也就是种植牙最终修复体周围软组织可形成的外形隆起的高度。

一方面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方面考虑,牙龈沟应维持在较浅的程度,而另一方面当种植牙周围软组织厚度不足2mm时,则很难获得美观的种植牙修复效果。一般在种植牙周围4mm以上的软组织厚度就可以满足其美观修复的需要。但是,当修复体边缘较深地被设置于龈下时就会导致较深的龈沟,从而给种植牙的牙周清洁带来困难。

要想获得足够生物学宽度和种植牙美观修复效果,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根据需要,在种植牙植入前,植入1期或2期手术等阶段采用软组织增大术进行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