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塔,你比单塔多一"塔"?

 良有方 2022-08-27 发布于上海

01
楔子

前段时间,我和家里小朋友调研了全球高楼,并做了一个排行榜。当时发现大多数的摩天大楼都是单一个体,但也不乏双子塔,马来西亚的石油大厦就是双塔。

扩展阅读:《良有方 | 全球高楼排行榜赏析

有一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心头”,为什么会出现“双塔”这种形式,难道仅仅是“双塔比单塔多一塔”这么简单?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在此感谢我师姐帮忙查找的资料,感兴趣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吧!

02
起源

以下一段内容来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a.佛教传入中国可能始于西汉后期,但最早见于记载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洛阳白马寺,它是利用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的。

b.公元二世纪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下为重楼,上累金盘,应是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

c.经三国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南朝首都建康有五百多所佛寺;

d.北魏统治范围内,在正光(公元520-524年)以后有佛寺三万多所,而北魏首都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不仅在城市中,广大的乡村也建造很多寺、塔。当时主要的寺、塔和石窟多数由国家主持修建,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当时就有建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的记载。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活动,对以后中国建筑的发展是有较大影响的。

e.北魏的著作《洛阳伽蓝记》记述了当时洛阳的四十多所重要佛寺,而以永宁寺为最大。(模型复原图如下)


大家不难看出,塔的出现是伴随着寺庙,而寺庙的出现是因为“佛教传入”,而佛寺的兴起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提倡。


洛阳永宁寺的平面(如上图)采取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的布局:前有寺门,门内建塔,塔后建佛殿佛塔位于寺的中央,以塔藏舍利(佛的遗骨)成为教徒崇拜的对象。所以塔是寺的主体,塔与殿并重


而东晋初期,已出现双塔的形式目前在中国佛寺遗址中, 尚没有发现双塔布局的实例,所以我引用了日本的药师寺平面来帮助大家理解,塔与寺的相对关系如上图。

南北朝到唐朝,此类寺院数目渐多,供奉佛像的佛殿也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

从“塔中心”到“殿中心”的平面布局变迁,个中原因我没能找到相关资料,只能提一些猜想 。

a.塔供奉的是高僧的舍利,而寺可以供奉佛像,从容量上来说是扩容了。

b.塔属于室外空间,而寺有室内空间,对于天气的适应性上来说,是大大提高了。


03
成因

从单塔到双塔,不会只是多了一塔这么简单吧?所以我又去查了资料,后来发现原因可能有三点。

原因一
二佛并坐

据《法华经》记载,

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讲《法华经》时,忽然从地下涌现一座多宝佛塔,慢慢升上天空中,宝塔中发出宏亮的赞叹释迦的声音,众生请释迦开启其塔门,见塔中多宝如来结跏趺坐,如来分一半座位请释迦坐,这就是为佛徒所尊的“二佛并坐”。

这是史料能考证的“双塔”出处,这里的双塔象征的是: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

但是,我想去考证一下:双塔的寺院中,大殿中供奉的是否是“二佛并坐”,却没有成功。因为我找到的画面是这样的,如下图。

▲泉州开元寺(大殿供奉了多个大小均等的佛像)

辽宁崇兴寺(五方佛)
很遗憾,我没能找到二佛并坐的画面。所以双塔是否和“二佛”强关联,还有待考证。

原因二
二圣并立

公元439年,北魏基本统一北方后,其汉化步伐逐步加快,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后,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使鲜卑贵族与汉族世家大族紧密结合起来,大大缓和了尖锐的阶级和民族矛盾,北魏国家实力显著增强。

北魏兴光元年(454),冯氏正式被文成帝立为皇后,冯氏是北魏秦、雍二州刺史冯朗之女,是北魏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女政治家。12年后,她年仅12岁的儿子拓跋弘继位,既献文帝。

朝政则操纵在车骑大将军乙浑手中,不久,冯氏除掉乙浑,并宣布亲自临朝,掌控了北魏政治大权,献文帝成为傀儡,基本上不理朝政。

皇兴三年(469)八月,拓跋宏被立为太子,冯氏亲自培养。公元471年,拓跋宏正式即帝,是为孝文帝。

北魏亲贵并称冯氏与孝文帝为“二圣”或“二皇”,双塔的大量出现与之不无关系。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很能说明问题,北魏天安至太和年间,云冈和麦积山会大量出现“双窟”组合。(如下图)


这种双窟样式的出现与当时北魏社会政治背景关系密切,可能也是对当时二圣并立的“影射”。

原因三
对称之美

苏州罗汉院双塔

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梁思成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
▲苏州罗汉院双塔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专家还提出了双塔的一些条件

(1)“双塔”应处于同一所佛寺内;
(2)“双塔”应处于同一佛寺的规划布局,呈对称形式;
(3)“双塔”应形制相同,无论是塔的高度、体量、色调、造型、材质等都基本一致,从外观看来就是俗称的“一对”。

如果按照如此严苛的条件,那么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双塔就被排除在外了,比如说太原永祚寺双塔

▲太原永祚寺双塔

太原双塔位于永祚寺上院的东南和西北两隅,两塔相距40多米

位于东南的塔称为文峰塔
a.建于明朝中叶,此塔初建时的目的是为了补辅太原府城“西北高东南低”。其作用是“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

b.文峰塔层层回收直上,上下直径几乎相同,基本为直上直下,没有明显的收分,外形呈直线型。

位于西北的塔为宣文佛塔
a.在文峰塔建成后13年才建成,因其塔内藏有佛舍利子,所以又叫舍利塔。其塔第一层檐枋下,斗栱与斗栱之间嵌刻有砖字“阿弥陀佛”。塔内有佛龛,龛内有佛像,表明了此塔的属性为佛塔。

b.宣文塔底层回收少,高层逐渐回收大,中间呈弧形,上下直径相差很大,整个塔的外形呈弧状流线形。


双塔的成因也许并不简单,我们作为后人除了赞叹前人的“巧夺天工”之外,确实应该研究其背后的“逻辑”,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04
出新

在古代,我们的城市多半是一两层高,几十米的古塔就显得“鹤立鸡群”了;而现在的城市明显“长高了”,所以塔的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着“变革”

动不动就几百米高的摩天大楼,变成了现代社会的“塔”,而双塔这种形式并没有“消亡”,反而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

因此,我又给全球双塔做了一个排行榜,大家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


如有错漏碰缺,还请朋友们多指正。


05
结束语

虽然当今全球第一高楼是单塔,但是双塔却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历经千年,一些古塔消亡了,比如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于南京所建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但是双塔这种形式却被传承了下来,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双塔,并不是简单的比单塔”多一塔“。而是有着丰富的历史沿革和深刻的文化内在里面。

自然界需要生物多样性,建筑界同样需要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参考资料:
《洛阳龙门双窑》温玉成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寺院双塔布局研究》 玄胜旭
《关于“双塔”定名之辨误》 田宝玉
《晋唐佛寺双塔的兴起》许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