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伏之后,一年中“凶险”的29天来了!阴阳变换的关键时期,学点养生知识保平安!

 长沙7喜 2022-08-27 发布于湖南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正式谢幕。不过,接下来我们将迎来凶险的29天!

为什么是“凶险的29天”?8月25日(出伏)到9月22日(秋分前一日),这29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大且波动频繁的时候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在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达到10多度,而昼夜温差大会造成血压波动,引发心血管疾病等!

出伏之后如何养生?快来了解~

出伏如何养生


1

防肺燥 饮食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地向秋季过渡,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此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

建议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冬瓜、萝卜、藕、洋葱、海带、蘑菇、木耳、芹菜、香蕉、苹果,蜂蜜等。


图片

这些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酸能敛阴,建议在饮食中配合一些酸性制品,比如山楂、乌梅、石榴、葡萄、猕猴桃等。

民间有句俗语叫“秋瓜坏肚”,瓜类多属阴寒之品,吃多了会损伤脾胃,故食用要适可而止。

2

护好血管记住这5点

秋天之后就是冬天,冬天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如果在秋天就开始注意保养好血管,可能就会减少冬天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1.喝好两杯水
① 睡前喝一杯: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睡前饮用适量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发生。

② 晨起喝一杯:早晨起床后,身体开始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起床后小口喝杯温水,也可防止血栓发生。

2.适量吃香油
香油中富含维生素E,有利于减少体内脂质的积累,具有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的效果。

3.每天两瓣蒜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称。每天食用两瓣蒜,有辅助降压、扩张血管甚至抵抗肿瘤的作用。

4.喝碗杂粮粥
每天喝碗杂粮粥有助于保护血管。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好来源,大麦和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这些物质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帮助控制血胆固醇。

5.快走6000步
秋季气温降低,适当运动可以振奋阳气。走路是最经济的运动,每天坚持走路锻炼,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衰老和降低血脂。
图片

3

防病防燥 按揉这2个穴位多一点

1.太溪穴太溪穴位于内踝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治疗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等秋燥的临床症状。

按揉方法:拇指屈曲放于穴位,按揉2分钟~3分钟,间隔5分钟再行按揉,一共按揉5分钟~10分钟,以感觉发酸、发胀、发热为标准,一般每天可以按揉2次,晨起和睡前的按摩效果较好。

图片

2.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相当于耳垂平齐,为祛风要穴。点揉或者按压风池穴大概5分钟~15分钟,可以增加药物的降压效果,缓解症状。

图片

4

防秋乏 睡得早一点

出伏以后人体阳气开始收敛,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同时,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是阳气生长的开始,同时是保养阳气的关键时段,也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上床睡觉,最晚也要在凌晨1点前入睡,否则会影响第二天的阳气的生成,不利于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5

防温差过大 穿得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中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一点,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一点。

穿衣也有技巧,一定要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较丰富的地方,特别是颈部,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收缩,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

6

出伏吃2样

1.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莲藕含糖量低,含铁量高,味道微甜鲜美,鲜藕生吃可消瘀血、清烦热、止呕渴,熟吃能够养血补虚、开胃健脾。

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最常见的做法:莲藕炖排骨汤,凉拌、素炒皆可。

图片


2.鸭肉

鸭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做法:煮鸭肉粥、清炖鸭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本文信息来源于:昆山市中医药学会、CCTV生活圈


编辑:吴楚楚   监制:朱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