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全面施行首个学年,如何从零到一开启跨学科学习?丨实操指南

 听月思雨001 2022-08-28 发布于安徽

校长会  推荐


“新课标”将在即将开启的新学年全面展开,一些教育新政将陆续落地施行。“校长会智库”(ID:xiaozhangclub)前几天已对此进行了整体盘点其中,“跨学科学习”怎么跨?恐怕大多数学校和老师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和理论的层面上,并未掌握科学的策略和清晰的路径。

有专家指出,可能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存在这样的心理:一是“等”,等待上级指令,上面如何布置就如何做;二是“靠”,看别人是不是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拿来用;三是“拖”,觉得并非是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可以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但校长们应当想到,“新课标”的实施是对学校发展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对每所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关键事件。尽早展开行动,展开探索,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变革中取得主动权,率先破圈。下面,“校长会智库”尝试从教育先行者的探索中总结一些经验和启发,帮助各学校迈出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这件事,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组织篇
图片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各个学科开展不低于10%课时的跨学科学习,在接下来的新学年就要开始实施了。

以往的学科教学方式,虽然在系统传授上占有优势,但想要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国家要求开展跨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

但在实际开展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打破存在已久的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协同的教学方式,又谈何容易?如同军队中的海陆空多兵种协同作战,既然是“协同作战”,那就涉及到由谁来牵头主导的问题。

有些校长可能会想:让各学科教师自主、自发牵头开展跨学科学习,行不行?那试问,在分科考试为主要特征的质量评估模式下,有多少老师会愿意“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显然,如果只是对着各学科老师喊喊口号,恐怕连一点回音都没有。

图片

惟有由学校牵头,成立若干个项目组,用项目把所需要的学科老师卷入其中。这样,就可以凭借统一的协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学校的跨学科学习新风景。

其实,以“事”为中心进行资源整合,也是学校现代治理的重要方式。说不定,以跨学科学习项目组建设为契机,还可以推动学校治理方式的变革。


案例

早从2015年起,南科大二实验就颇具前瞻性地开发了贯穿1-8年级的20多个基于学科、基于主题的统整项目课程——实际上就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为了保证统整项目课程的正常进行和不断迭代,学校实行项目负责制和教师合作制。针对每个主题课程组建项目组,项目团队对项目事务负责,包括课程设计开发、管理实施、反馈总结和团队管理等。学科教师之间实行跨学科合作,通过互动互促、协同反思,达成共同教学目标。

每位老师都有自身的教学任务,项目组的工作又千头万绪,如何有序组织起来?学校实行“清单革命”,开发了课程实施过程清单、项目负责人课程设计与管理清单、课程总结资料提交核查表、研学旅行学习清单等重要清单,成为项目组工作的一把利器。









策略篇

图片

如何找到从零到一的突破口?

对于刚刚起步跨学科学习的学校来说,怎么“跨”、“跨”什么,是个大问题。如何找到合适的“破冰”项目,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校长会智库根据一些先行校的案例和经验,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策略方法:

1. 基于某个学科:以某一学科的重点难点为任务设计的起点和底色;或根据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开发跨学科学习任务。

比如英语学科,其教学内容是多元化的主题式编排,往往涉及到历史、自然、经济、文学等领域的内容,非常便于开发跨学科学习。再比如物理学科,《眼睛和眼镜》一课涉及物理学与生物学知识的跨越,《地磁场》一课涉及物理学与地理学知识的跨越,跨学科学习素材俯拾皆是。

我们还可以带着学科知识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比如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调查研学”实践,发现、开发、利用社会和乡土资源;开展制作小型电动机、小型发电机等设计制作活动等。


案例

杭州市天长小学曾经对二年级200名学生进行时间概念的调查,发现168名学生对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偏离实际情况,能按时完成课内作业的学生仅占55%。

基于调查,项目组对二年级各科教材进行了梳理,发现数学教材中有《时与分》《经过时间》《认识秒》的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的内容,音乐教材中有《时间像小马车》的歌曲,美术教材中也有手工制作钟表的相关要求,英语教材中有关于时间的问句教学“What’s the time”。

于是,项目组确定以“时间”为大主题,把各科的学习要求有机融合,开展“做时间的小主人”主题实践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时间、探索时间、应用时间,完成对“时间”这个大概念的自我构建。

依据“时间”这个大概念,项目组从“时间的故事”“和时间赛跑”“What’s the time”“时间的歌”“时间沙漏”“时间活动室”六大模块有机组合成主题学习的课程框架,融数学、科学、阅读、美术、音乐、劳动等学科知识,又不完全受制于学科知识所限,使六个子主题相互联系、要素循环互动。

比如在“时间活动室”主题中,教师让学生经历1分钟的口算、跳绳、眨眼睛等实践体验活动,培养时间量感;在“时间的歌”主题中,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并掌握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等等。

2. 基于身边生活:在师生学校生活和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就藏着很多跨学科学习的话题和素材。

下面介绍北京十一学校等校的一些经验方法,只要处处留心,我们就能发现处处皆任务:

(1)四季更迭,节气节日。比如“发现春天”,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春天分享给山区和海边的小伙伴们。

(2)学校/家庭生活真实问题。比如北京十一学校让学生为在学校工作的外教师编写《食在“十一”》每周美食指南;南科大二实验让学生为减少校园周边噪音影响制作“降噪方案”。

(3)“年级差”资源。如让学生给上一个年级、下一个年级及本年级同学讲解一个学习内容。

(4)创造意外。比如在校园里饲养不少于20种动物,让学生参与其中;每周开一辆不同类型的车子放到校园里来,让学生以“校园里的车”为任务展开学习。

(5)经典书籍/电影/戏剧。比如让学生为《西游记》中的某位人物写小传,并参与试镜。


案例1

北京十一学校的《未来城学校学习社区匾额设计》学习任务是这样的:

北京未来城学校刚刚完成建设,许多学习社区还没有命名。学校邀请你为这些学习社区命名并制作匾额。我们从小到大都喜欢《西游记》,希望可以引用或化用《西游记》中的语句,来为首批学习社区找到名字的灵感。


案例2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了“校园”跨学科学习任务,其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共同体、规则”等概念,尽快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活。

教师首先带着学生逛校园,让他们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个问题出发,自主观察校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认识和学校生活相关的字词,并将三个问题的答案进行连贯的口语表达,这是语文学习;组织列队行进,这是体育锻炼;来到各个场馆,教师会介绍该处的行为规范,引导儿童共同建立规则、形成集体意识,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生动演绎。

接下来,孩子们会采访学校里的校长、老师、清洁工阿姨等人,了解不同的人共同完成学校的运转,锻炼交流表达能力;还会画出校园里印象最深的场面,艺术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图片

3. 基于特色项目:以德育、劳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的特色项目为核心,创设真实情境,结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实现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的真实性越高,越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诸如园艺、养殖、厨艺等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学习项目,不妨聘请相应领域的职业人参与其中。


案例1

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刘海龙出任九渡河小学执行校长后,挨个走访了周边各个村的村委会、乡镇企业,挖掘和寻找学校周边潜在的教育资源。

学校在附近6个村张贴出了一则招聘启事:“寻找能工巧匠,只要您在农业劳动、生产劳动方面有一技之长即可加入我们……”除了村口,招聘海报还被带进村民家中,以及老师们的朋友圈里。

一周以后,就有近80名手艺人来报名,他们的工作五花八门,有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最终,学校录取了40位手艺人,开始合作给孩子们的特色课程。

其中“豆腐课”的设计者和主讲老师是音乐教育科班出身的郅伟男老师,黄坎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浆水豆腐的第五代传人黄坤全担任技术指导,把数学、科学、经济学等等科目的内容融入到了“做豆腐”的活动中去。


案例2

北京十一学校把“狂欢节”作为一个学习任务,让低年级学生把老师装扮成一个绘本中的角色,并为他编排一段出场表演;让七年级学生把老师装扮成在本学期学习过的一个“人物”或角色,为他设计一段英语开场白;让高中学生把老师设计成一个侠义人物,并给老师写一封信劝说老师。

4. 基于预设作品:这里的“作品”指的是承载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作品,是要呈现到“受众”手里去的那个东西,是可视化的学习成果。

跨学科的教学过程,确实要比学科课程的教学更能让学生快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因为它常常是以作品驱动的,比如展览,很快会有回馈。

而从评价角度看,在跨学科学习任务中创设真实表现性任务,也能更好地判断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从预设产品出发,逆向构思跨学科学习任务,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案例1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的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名为“给动物造一个家”的任务,学生将作为“小小解说员”,对动物习性及栖息地模型进行介绍,展示自己对动物的特征和适应性的理解。为了做好这个角色,学生就需要去了解动物及其习性,生活的环境,适应环境的方式等等,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口头表述内容。


案例2

 某校带领学生们参观故宫,设计了一个为期一天的“故宫十二时辰”项目。课程通过“乾隆皇帝的一天”来贯穿故宫的各个要素:乾隆皇帝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经过了哪些活动,吃的东西、穿的服饰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样的习俗等等。

学生需要完成的“作品”是以某种形式为大凉山的孩子们展示故宫的建筑、美食、模型等等内容。最后孩子们编写了故宫十二时辰的剧本。整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表演一个时辰,最后全年级组成一出故宫的剧目。

图片
保障篇
图片

如何为跨学科学习时间保底?

没有时间做保障的学习活动,无法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新课标”原则性地提出了“每门学科不少于10%”的时间用来跨学科学习,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安排这个10%呢?

上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学校课程”两项所占时间为课时总量的16-20%。不少学校在编制课程表时,采取每周拿出半节课时间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这看起来似乎是学习时间得到了保证,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出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被严重挤占的现象。此外,每两周用一节课时间用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显然过于分散,不利于组织一个专题的连续性学习。

如今“新课标”同样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门时间,同时又提出了用不低于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学习。其实跨学科学习也具有鲜明的“综合”特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似度极高。

有专家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学习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如果能把两者的时间统整在一起安排,有利于跨学科学习项目的展开和深化。

那如何划出专门的时段,为实施跨学科学习“保底”呢?从各地经验可以看出,通过设立“学程周”“慧学周”等办法,学校完全可以实现时间“保底”。

所谓“学程周”,即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中,辟出一周或两周时间,作为专题学习时间。一些学校提出的“这一周,我们不上课”,其实是不上分科课程的课,上的是综合类、跨学科的课。


案例

无锡连元街小学教育集团每学期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主题深度学习,完全打破班级、学科界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无边界课堂”和“无围墙学校”的儿童学习生态圈。

该校的“慧学周”课程设置,围绕“小农夫亲自然”“小行者走天下”“小帮手知生活”“小诸葛通社会”“小问号探科学”“小能豆巧创造”六大主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同伴、人与自我四大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