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加急:徐薇 王婧《比较教育研究》22年8月版面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生活材料应用的策略 徐薇 王婧 (山东省微山县实验幼儿园 277600)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孩子由家庭正式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过渡期,对培养幼儿探索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起小学、初高中对理论知识的全面学习,幼儿园阶段更注重对幼儿自理能力、独立自主、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自主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高,游戏效果明显,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认可。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选择生活材料应用到幼儿自主游戏中 ,通过游戏不断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关键字:幼儿教育;自主游戏;生活材料应用 引言: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学中,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法。组织自主游戏主要是以满足幼儿兴趣为出发点,使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进行自主活动。生活材料作为幼儿最为熟悉的材料,如果能合理应用到游戏中,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更锻炼了幼儿自主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游戏质量和游戏效果。为此,幼儿教师应积极探索应用生活材料的有效路径。 一、 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生活材料应用的现状 回归生活化的自主游戏能让幼儿感到更有趣味、更充满人情味,幼儿在游玩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可。但目前我国幼儿自主游戏中生活材料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 对幼儿自主游戏理念理解有误 在部分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中,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幼儿园只是陪孩子玩耍的场所,只要照顾好幼儿饮食、保证幼儿安全即可。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将孩子安全接送上下学即可;而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没有参考幼儿意见,幼儿需要参与自己不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因此过得并不快乐。不符合幼儿特质的游戏不仅打压了幼儿活泼好动、乐于学习的天性,更阻碍了幼儿自主创造能力的发挥。 (二) 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大多教师在组织自主游戏过程中,往往习惯从自己视角出发,用自己理解的幼儿兴趣开展自主游戏,忽视了幼儿本应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幼儿在参与过程中积极性低,感受不到游戏的快乐,甚至当成一种课业负担,这与自主游戏生活化初衷相背离[1]。 (三) 自主游戏生活材料引用不足 幼儿由于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原因,在游戏中很有可能发生听不懂游戏规则、抢夺游戏道具等突发情况。因此,在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准备充足的、种类丰富的生活材料用于游戏。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同时也受教师图省事儿的心态影响,很多幼儿园不仅生活材料准备不充分,容易让幼儿之间材料分配不均从而产生矛盾。于此同时,很多幼儿园为了应付检查等教学任务,更愿意采用模型、积木等单一却美观的玩具材料,这些材料由于种类单一,使用方法固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被开发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游戏效果大打折扣[2]。 二、 促进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生活材料合理应用的有效措施 在游戏过程中,游戏的设置如果能够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并将幼儿熟知的生活材料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搭建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加大生活材料的投入 幼儿的学习大多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多采用幼儿熟悉的生活材料和场景,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快速进入游戏设置的情节,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安全感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时,应努力挖掘可以用于游戏中的生活材料,让游戏融入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这样在增强游戏活动趣味性的同时,也能让幼儿与材料之间有了互动,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超市购物”作为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一,教师可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场景,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扮演。在发生角色选择争议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和平讨论等方式决定最终角色。随后,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幼儿可以参照自己平时经常看到的超市进行场景布置。在观察中发现,充当摆货员的小朋友会根据自己记忆中超市的样子进行摆货,将同类产品摆放在一起;而负责扮演顾客的小朋友会根据自己喜好选购产品并结账。从场景布置到游戏情节,幼儿不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甚至还会给教师提出改进意见,比如超市应该购进哪些货品、应采取何种结账方式等。虽然过程中也存在冲突,但大多数幼儿乐在其中。而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通过与伙伴的交流沟通也培养了主动思考、互相沟通、互相谦让的能力,达到了自主游戏真正的目的。 (二)家校联合选择生活材料时应挑选更具创造性的综合材料 “幼儿的智慧源于材料”。通过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比起积木、模型等玩具,盒子、纸杯、绳子、瓶子……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反而是幼儿更感兴趣的游戏道具[3]。积木这些玩具虽然美观但材料单一、玩法简单,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但如果玩法过于单一,幼儿对游戏也仅会有三分钟热度。而盒子、瓶子等材料具有更多的可创造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改造力,自主创新思维不会被限制,创造出的游戏场景和故事不仅让幼儿更有成就感,而且还让幼儿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对废物利用等环保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让游戏效果更上一层楼。 教师可先让幼儿思考家中常见的物品有哪些?这些物品除了本身的作用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完成手工,并让幼儿将这些物品带到学校,根据这些物品自主开展游戏活动。例如,有些幼儿会用酸奶盒子、绳子以及筷子制作拨浪鼓,有些幼儿会用废旧易拉罐制作帆船,有些幼儿会用五颜六色的扣子制作鲜花图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了解到世界的美好与奇妙,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自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样化材料。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也增加了家校之间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日常进步,进而使整个游戏的开展和教育效果最大化,对幼儿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自主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不可替代的一种手段,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组织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材料进行投放,让幼儿更加主动参与游戏,提升游戏真实体验感,获得更全面地提升和锻炼,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为幼儿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红.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2):160-161. [2]宋琳琳.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生活材料应用的策略. [3]周国兰[1].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生活材料应用的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10):2.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