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最灵活的器官每秒运动1400次,没有它我们都不会说话

 阳光语言 2022-08-29 发布于吉林

最低调的器官是什么?

舌头是我们身体最有趣的器官,平时低调且内涵,暗藏在口腔之内,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它才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器官,有着最狂野不羁的一幅面孔。其独特的肌肉构造,复杂的运动能力,使得我们不得不仰仗它,才能品尝生活的滋味和乐趣。

有了舌头,我们才可以活下去,品尝到第一口母乳,有了舌头,才能品尝人间美味,有了舌头,我们才能正常说话,有了舌头,我们才能吹拉弹唱……。低调的舌头甚至还要被迫充当表情包,诱惑时舔嘴唇,惊讶时吐舌尖,做鬼脸歪舌头。

最灵活的器官是它

舌头虽然很灵活,但每个人的灵活程度差异很大。有的人似乎控制不了自己的舌头,吃东西时,经常咬破它,但也有的人能控制舌头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下图:更厉害的人,用舌头穿针线,用舌头捏糖人。

舌头一生都在操劳,为什么?因为我不得不随时依赖舌头的三大功能:1、咀嚼、吸吮。2、味觉反映。3、语言构音。

舌头在语言中的作用

出于对本职业的尊重,今天不废话,专门科普一下舌头在语言构音方面的知识。

简单来说,我们说话是这样的,大脑语言神经系统作为指挥官,把指令通过语言通路传达下去。

以每秒发14个音素计算,每个音素约需100个肌肉动作,每个肌肉动作约需100个神经运动单位参与,保守地估计,说话时产生言语的运动每秒钟约有140000个神经活动。正是通过这些神经活动,语言器官才能“瞬间击发”不假思索地做出各种动作,发出声音,从而把内部言语变成外部言语。

可以看出说话是个力气活,每个音素100个肌肉动作,每秒14个音素,就是1400个肌肉动作,而舌头要承担大部分负荷,所以长时间说话,我们会感觉累,其实是舌头的疲劳在抗议,从而产生“嘴瓢”的感觉。

舌头是如何构音的

舌头是我们语言最重要的器官,据统计,汉语普通话中,舌部几乎参与了90%以上的发音动作,通过舌模型的动态检测,仅舌尖就要参与其中10%的发音协调运动,舌部在发音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极为细致的微调,不仅要达到正确位置,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力量,可以说是一种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精密运动。

许多音节主要依靠舌尖和舌前部区域变化来完成发音,舌前部的上下震颤运动使得发音干脆利落。还有许多发音需要舌尖弯曲,普通话发音中舌尖抵住牙齿是对舌肌运动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从元辅音构音形成角度对比可以看出,许多元音发音时舌身的前后移动幅度较大,如音节/o/、/ê/、/er/等音。而相比元音,辅音则是舌尖变化更为灵活,这与辅音包含卷舌音,且如/d-a/、/lu/、/n-a/等许多辅音发音时,需要舌尖上翘抵住其他器官形成气流成阻的形变相关。

舌头出了问题怎么办

正因为舌头对发音的重要性,所以很多语言障碍的检测和评估,我们要重点考察舌头的运动和力量能力。

同时在语言矫正时,也要对舌部做大量的训练,比如舌肌操:

舌体的锻炼措施包括如下:如由快到慢伸、缩舌的练习、用舌尖分别顶替上下牙、两颊内侧的练习;必要时也可采用吸管吸液体物质等等临床护理措施,不仅增加舌的灵活性,而且通过锻炼增加舌尖肌肉的灵敏度。

在后期的正音训练时,更要分解音素,从每个小的音节开始,对舌部构音动作进行规范,

比如:进行声母的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的练习、生字及组成练习、在上述练习能正确完成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进行声母的字和词组的练习,同时纠正因舌缺损所造成的异常发音。

最后,提醒所有父母,孩子出生后,注意饮食的不良习惯,保护好舌部的发育,多多锻炼孩子的舌部灵活度和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