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开经络的千古之谜33——经络呈现“纵贯性”的原因

 北极熊788 2022-08-30 发布于浙江

身体随着骨头的伸展而伸展,骨头组成的骨架纵贯全身。

文章图片1

肌肉随着骨架的伸展而伸展,肌肉在身体内随着骨架呈纵向排列。

包裹肌肉的深筋膜当然也随着肌肉的伸展而成纵向的贯穿全身的结构状态。

纵贯全身的组织器官有哪些?​

1、皮肤,包裹整个身体,紧紧实实,大家都能摸的着看得见;

2、浅筋膜层,在皮肤与身体之间垫的一层胶原纤维组成成分的疏松组织,使得皮肤可以在身体上移动一定距离;

3、皮肤再下面的皮下脂肪层,也是包裹着整个身体,紧紧实实,摸的着看不见;

4、深筋膜层,包裹着肌肉的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它包裹着脂肪层以下的所有的 身体部分,在分进身体包裹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比如心脏肝脏等。深筋膜包裹组织器官后会形成肌腱进入骨膜形成骨膜(骨膜也是深筋膜结构);

5、肌肉之间的肌间隙组织,肌间隙是一种没有脂肪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它填充在深筋膜与深筋膜之间。

这种疏松结缔组织与深筋膜致密结缔组织的关系布满全身,哪里有深筋膜哪里就有疏松结缔组织。

或者说,深筋膜是片状结构,深筋膜包裹面包裹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深筋膜的背面与深筋膜的背面都会背靠背,如果这些背靠背的深筋膜之间没有任何组织填充就会相互摩擦受损,所以松软的疏松结缔组织就填充在它们之间,正是这种作为填充的疏松结缔组织,与深筋膜组织共同组成了身体最为重要“筋膜立体结构”形成了具有调节身体功能的古代医者发现的“经络系统”。

深筋膜与其间夹杂的疏松结缔组织本来就是简单的分隔组织与填充组织,一向被西方医学所轻视,你不就是填充吗分隔吗,有什么了不起。

而就是这些被轻视的组织的特别结构所产生的对身体的调节功能被中国古代医者发现了,并命名为“经络”。

因为这些隐藏的组织特殊结构表现出的经络功能,往往也是看似隐形的表现形式,还是被敏锐聪慧的古代医者发现了。如果不是1972年北京209医院的医生发现“经络敏感人”,这些经络隐性的功能至今仍不会被发现、被应用。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上图标注5的是肌肉之间的白色组织,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

我们把白色肌间隙染成绿色,把深筋膜染成蓝色,再抽提出来,就是我们古代医者发现的经络。

文章图片4

图中所示5为染成绿色的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蓝色的是深筋膜,它们在体内随着身体的伸展而伸展,一直布满到全身的各个角落。如果再抽提就是下面这种状态,这就是古人所述说的'经络'在局部的表现形式。

文章图片5

经络前臂不同截面的模式图,4为深筋膜,5为肌间隙,二者共同组成前臂的经络系统截面图。

深筋膜的纵向排列 ,伴随着深筋膜伸展而伸展的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它们随着肌肉的伸展而呈现出“纵贯性”排列,表现出经络的纵贯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