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课164:日本脑科学专家关于活用学习法和工作术的秘诀

 新用户49272060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广告人·地产人·读书人

题记:

一日一书,一日一篇读书笔记,择其善者而从之。读万卷书,不如行千条路,行,即为行动,路,即为思路,将思路转化为行动,彻底内化为己所用,此方为“精进“之真义。

摘自《大脑活用学习法》

——日/茂木健一郎(脑科学家、理学博士、日本脑科学领域畅销书作家)

1

采取了某个行动后,大脑中如果能产生某种类似于报酬一样的东西的话,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也就是说,大脑喜欢重复能够使其获得报酬、感受快乐的行动。这样的话,这个行动就会变得熟练。

这里所谓的报酬是指成功做成某件事时产生的成就感、他人的赞扬或者知识欲望的满足等。大脑会把什么样的东西当作报酬取决于个人,对我来说获得新知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丰厚报酬。

以现代脑科学的观点来看,学习的定义很广泛,所有引起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学习”。

所谓“大脑活用学习法”,就是指通过了解大脑的特性、和大脑很好地相处使自己形成的一种能够享受学习的学习习惯。所以,可以说,这种学习法的本质是:如何取悦自己的大脑。怎样学习才能取悦大脑呢?以下三点很重要:1、通过多巴胺引起的“强化学习”强化大脑。2、通过“时间压力”锻炼大脑的持久力。3、培养专注力。

2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达物质,能使大脑产生快感。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越多,人们就越快乐。而且,当某个行动使大脑分泌了多巴胺时,大脑就会清晰地记住这个行动的全过程并试着使其再现。为了更有效地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说为了得到快感,大脑内的神经细胞会改变神经线的连接方式,产生新的神经回路。所以,产生快感的行动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经过两三次的重复,那个行动就会变得熟练,这就是学习的构造。

通过不断的摸索,大脑内部形成强韧的神经线连接后,行动就会熟练起来,——这就是强化学习。

多巴胺引起的强化学习的循环会改变人类的大脑,这种现象和年龄无关。所以,在脑科学家看来,不分境遇、年龄、性格,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得飞跃性的成长或变化。

对于人类不擅长的事,脑科学是这样解释的——从人类大脑的构造来看,自认为做不好、不擅长的事只是因为这些事没有获得多巴胺引起的强化学习的循环。

因为没有分泌多巴胺,所以做那些事的时候你不快乐,你也就不会积极地思考使事情顺利进行的方法。那么,无论你多么努力都得不到好的结果,最终产生了“我不擅长”的意识。这种意识产生后,那个你自认为不擅长的领域就真的变得不擅长了……

人的干劲儿只能靠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人的夸奖和认可等积极的东西产生。正因为这样,“表扬”这种教育方法从强化学习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正确的。

这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重复做已经会做的事情不能使大脑快乐。即使成功地完成了有把握的事,多巴胺也不会被释放。只有经历了一定的磨难,拼命地完成了原本没有把握的事情时,大脑才能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完成的事情难度越大,就越快乐。

强制是没用的,通过自发的行动获得成功体验很重要。

超越痛苦的时候,大脑感受到的快乐是最大的。

挑战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的时候,大脑会得到锻炼。

因为大脑常常需要“痛苦的刺激”,所以我们就需要经常增加障碍的难度。障碍的难度越高,克服障碍时大脑感受到的快乐就越大。

3

“时间压力法”——就是给自己限定完成工作的时间。

别人给自己强制施加的时间压力没有效果。所以,如果自己本来就没有干劲儿的话,施加时间压力没有任何意义。

在被限定的时间内,大脑就会处于高度专注状态。

利用“时间压力法”学习就是要“再快一点“地超越时间的限制,是一种高负荷的行为。

4

专注力就是集中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地完成任务,和以下三个要素有关:

1、快速——尽量快地完成任务;

2、分量——尽量多地完成任务;

3、投入感——投入得听不到周围的声音。

5

“零碎时间学习法”:

一想到就立即行动。

就算只有一分钟或者两分钟也要集中精力。

等车的时候、乘电梯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乘出租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洗澡的时候……比如背诵一个单词,读二三行的书。

不懂的事要尽快弄懂。

上课、洽谈、开会时遇到不懂的单词或术语后,要立即查明。我们虽然常常会抱着一种“以后再说”的态度,可其实在大脑产生“不懂”、“不明白”的反应时给大脑答案很重要。

正确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直视自己的缺点、弱点和错误,然后找到原因,弥补缺点并改正错误。

天才,就是掌握了能够使自己变成天才的学习方法的人。

6

镜像神经元。

1996年发现了镜像神经元,它位于前额叶的运动前区,是一种具有运动性的神经细胞,和其他神经细胞的性质差异很大。镜像神经元在自己做某个特定行为或看见其他人与自己有同样行为的时候活动。因为这种细胞就像一面镜子,所以被人们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的机能很特殊,当你看到一个人在做某个动作的时候,即使你没有做这个动作,但是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也会使你感觉自己正在做。比如,看美食节目的时候你之所以会感觉肚子饿,就是因为受到了镜像神经元的影响。

镜像神经元很有可能发挥着将自己行为的“运动”信息和他人行为的“感觉”信息结合在一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镜像神经元可能是提供“对方在这样做,如果我这样做的话会产生这种感觉。所以,对方现在的感觉是这样的”这种推测他人感情和心理根据的源泉。

7

摘自《大脑活用工作术》

——日/茂木健一郎(脑科学家、理学博士、日本脑科学领域畅销书作家)

大脑感觉区的学习和大脑运动区的学习:

感觉区就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五官的感觉接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认知的区域。

运动区是支配手、脚、口等身体部分运动的区域。

简单点说就是大脑通过感觉区来“输入”信息,通过运动区来“输出”信息。这里所说的输入就是指理解,输出就是指实践。

在人的大脑中,主管感觉区学习的区域和主管运动区学习的区域不是直接相连的。

输入感觉区回路的信息通过运动区回路向外输出一次后,再重新输入感觉区回路。只有建立了这种循环,感觉区和运动区才能共享相同的信息。

人的大脑是不能原原本本地保存输入的信息的,因为人的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

进入人的大脑中的东西虽然都是一些信息片段,可是通过附加一些“行动”和“感受”,这些信息能慢慢地被整理、编辑、被抽象化的信息变得能适用于其他行动的时候,你就会获得有用的经验。

大脑内部的信息处理也一样,输入多少就输出多少是很重要的。

输入和输出的理想状态就像棒球中的投接球一样,投球和接球的次数必须一样。要想获得运动区和感觉区的平衡,接触大量好的东西,然后自己试着使输入量和输出量相抵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反,如果输入和输出的循环不持续下去的话,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就不会获得提高。

要想使感觉区和运动区均衡发展,就要输出。

不要把想法隐藏在自己的心里,要尽早输出。

工作的目的不是整理信息而是创造。

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大脑的主要功能不应该是整理信息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这样,工作才能使生命绽放光芒。

8

所谓时间压力,就是通过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时间限制来增加大脑的负荷。按时完成时产生的喜悦会锻炼大脑的回路。

大脑搜集到的记忆大约可以留存1-2个小时,如果工作比较复杂的话,一次只能准备一件事。所以,把工作分割成几小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完成比较好。

重复同一个行为能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起来,使人养成做那种行为的习惯。

意识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而且还有界限。可是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事情。可以说,意识逐次处理事情,而无意识并列处理事情。所以,创造力基本上只能在并列的无意识中产生。

9

和某个人相遇就是和理想的自己相遇,这会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

没有根据的自信,绽放自己生命的光芒。

束缚人类行动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

那就是“要是失败了很没面子,所以不想做”、“那个梦想反正也实现不了,所以还是忘了吧”、“我现在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做”等自己心中的操纵装置——限制器。要想拓展行动的范围,首先必须解除这个限制器。

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感觉自己无法融入日本这个社会,我从来没觉得在这里我会感到幸福。

我在哪里都融不进去。因为倘若自己的发展空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话,我就会失去动力,就会感觉人生已经结束了。我不想面对这种恐惧,所以,也许还是迎接各种挑战为好。

人类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人类的大脑很善变。

大脑无论被重置多少次都会发生效力,而且,还能不断地变化。

从现在这个瞬间开始,大脑就可以改变。

大脑是不断变化的器官。

文章图片2

广告人·地产人·读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