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体育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速度训练

 长沙7喜 2022-08-31 发布于湖南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直接决定了许多田径项目的成绩

速度素质分为很多种,有反应速度,比如起跑的反应速度;有动作速度,比如实心球出手的速度,立定跳远起跳的速度,仰卧起坐的速度,跳绳的速度等等;还有就是位移速度,就是我们常讲的跑步的速度。

速度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考试项目的成绩,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也都非常重视速度素质的培养。今天我们主要介绍适合学生位移速度的练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提高跑步成绩的方法,其他速度练习之后也会慢慢介绍

1.力量训练

想要提高跑步速度,不光要提高下肢力量,还包括上肢力量、腰腹力量、核心力量等。力量训练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础,体育训练中一般采用克服自身重力训练或者小负重训练;比如行进间单脚跳蛙跳、跳障碍物等都属于克服自身重力训练,持哑铃等外物都属于负重练习
在练习中应以速度力量为主,比如负重练习时强调完成动作的速度而不是最大负重量。其次是利用负重的后效作用来提高速度,比如一组负重练习一组非负重练习交叉进行。
负重练习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一点,尤其是对上肢力量、腰腹力量部位的训练,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2.重复练习

重复练习是体育课上最常用的练习方法,是通过固定的速度多次重复练习的手段来提高速度。比如:30-60米冲刺跑。

短距离的位移速度训练属于最大强度的练习,需要肌肉完全的参与,所以在体育课或平时练习中可以先安排跑1000米或800米,然后接几组短距离冲刺跑,这样训练效果更明显,每次重复训练间隔1分钟会更好!

3.步频和步幅练习

步频和步幅是影响位移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尤其是步频受肌纤维类型和神经活动灵活性制约,步幅受腿的长度、柔性、后蹬技术力量的制约。这五个因素中,只有柔韧性和后蹬技术通过训练能得到改善,其他三个因素受遗传的影响后天改善的程度有限。因此,主要是通过提高步幅来提高移动速度。

4.比赛法

比赛法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之间的比赛,也可以成为游戏法,在体育课上1000米或800米跑的比赛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但短距离的较量学生还是非常乐意的。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相互较量中能够提高跑步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速度障碍的”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