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前朝三大殿之保和殿

 CHAOYANG3901 2022-08-31 发布于北京

故宫垚墨文

一、概述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发生火灾焚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建完工,改名为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保和殿。"保和"一词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之意。

二、建筑布局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歇山顶形式介绍具体见故宫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歇山顶),屋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小兽介绍具体见故宫屋脊上的小兽-见证紫禁城600年的繁华与沉浮)。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图1)。

图1 保和殿

殿内金砖铺地(金砖具体介绍见故宫宫殿内的金砖是金子做的吗?),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宝座上方悬挂乾隆御笔“皇建有极”匾,意即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图2)。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图2 殿内布局

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图3)。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长十六米五七,宽三米零七,厚一米七零,重为二百五十吨。原明朝雕刻,清朝乾隆时期又重新雕刻。图案描绘的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有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它们栩栩如生,生机盎然。九条游龙,五座浮山,寓意九五之尊。

图3 云龙石雕

三、功能用途

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的用途并不相同。明代举行大典前皇帝常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将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这里便成为了“殿试”的固定场所。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