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服与威慑——秦刻石

 泊木沐 2022-08-31 发布于辽宁

《琅琊台ke'shi》

文 | 张金梁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破齐完成统一大业,颁布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政策,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翌年秦始皇西巡原属秦地,大有与民同乐之意。始皇二十八年又决定东巡,先到邹地,登绎山并刻石;继北上泰山封祠祀,立石刻字。后东过黄、腄二县,到成山、之罘,转而向南,上琅琊,亦刻石。次年再度东巡,经河南入山左,再登之罘山,刻石两处颂秦德,可见其对东方的重视程度。

《泰山刻石》

秦始皇西巡没刻一石,东巡三番五次刻石颂德颇具深意。先前秦昭襄王便想称帝,惧怕齐国出兵干涉,协商齐湣王共同称帝,形成了东西二帝局面。很快湣王自动放弃,秦昭襄王也没敢独立。现在始皇称帝没人阻拦,但对先前兵强马壮的旧齐国仍有戒备之心,便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来加强统治。

所谓恩者,用东巡祭天封山体察民情,来体现为天下求福之文治;同时展现强大的武力,向东方民众示威。特别是第二次东巡经过阳武博狼沙时遭到偷袭伏击,更增加了对英雄辈出的东夷大地威慑的必要性,这在《之罘山刻石》文辞中有充分表述:

“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燀旁逹,莫不宾服。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在此反复提及秦军武力的强大,强调已被征服的东方民众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管理,不要轻举妄动做出越规之事,不然便要“烹灭强暴”。事实证明,人们没有被秦的残酷统治吓倒,之后不仅是东方,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暴发,秦之统治很快被推翻。

《汝帖》载《芝罘刻石》“伪”

秦始皇两次东巡刻石五处,后来秦二世重游其父的东巡路线,并在原刻石上加刻了文字,现存者微乎其微了。容庚认为:“今石之传者,惟一《琅琊台》,《泰山》所存十字,疑是覆刻。”现存的《琅琊台》拓本虽漫漶不清,但刻字的形体笔画精神,还是能够体会到的,代表了当时小篆的体势规范和书写样式,意义尤为重大。

宋 · 徐铉 摹刻《绎山刻石》

所谓体势规范,即“书同文”字体的呈现。战国诸侯为了体现政权的独立性,将西周及春秋时本来统一的文字,任意改造以示与众不同,造成了文字使用的极大混乱。秦统一颁布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贡献,始皇东巡刻石用小篆为之,集书同文的法制化、仪式感、庄严性、威慑力于一体,代表着官方的统治权力和朝廷尊严。

至于书法样式,特别重视书同文的精确、整饬、大方、美观,具有朝廷审美意识作用下文字的示范性,以便臣民摹仿学习。秦刻石被视为小篆书法的极则,原因有三:一是其为存世最早的小篆刻石,以古为贵;二是秦刻石流传极少,缺者为贵;三是书写者大都认为是李斯,以人为贵。虽然对执笔者还有争议,为朝廷重臣所书当无疑焉。

后世对秦刻石的书法美,追加了诸多一厢情愿的元素,甚至将其推向神坛圣位。书同文的颁布与东巡刻石相隔两三年的时间,书写最高妙处是“用大篆笔意写小篆”,剩下的便是刻手的美化修饰及天然泐损之美了。一味在其无法处探讨书写技法,似乎是缘木求鱼。奇怪的是,中国书法一直在弄假成真歪打正着中前进,我曾撰文《论错误的借鉴与书法的发展》加以探讨,并非无中生有也。

朱复戡临《泰山刻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