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欣老师的六下三单元教学得失回顾(附解决思路)

 欣欣语文 2022-08-31 发布于四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适合的内容写出真情”。

我在课文、交流平台、小练笔的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两个核心要素展开教学。并且设计出很多语文实践的活动:仿写《匆匆》开篇第一句;创设情景“考试成绩不理想”仿写《匆匆》连续问句表达真情;仿写《匆匆》第三段抓住具体、平常的事件流露真情的写法,写自己对“时光匆匆,韶华易逝”的感触;创设情节“等待妈妈带我去游泳”仿照《那个星期天》第四段融情于事,对片段进行改写;选择一个情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分别写话。

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对两篇课文中出现的表达真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深度的梳理和感悟。

经过这一番精心、漫长、艰难的教学,我和学生都认为:我们必将写出一篇,能够代表自己小学阶段习作的巅峰之作。可是——请看学生的文章:

这仅仅是一个代表,学生的习作呈现出来了巨大的问题:

一、杂乱地堆砌技法。学生认为,抒情的方法越多越好,一个都不想放过。导致文章成了写作技法的跑马场,只有炫技,没有真情。

二、技法不会活用,生搬硬套,虚假的真情无处不在。为了表达而表达的作文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学生在医院的注射室里,描写的环境不是白墙、药品、消毒水的味道,居然看到的是窗外的杨树与小鸟。

三、重情不重事。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事情的描述,只关注自己情感的流露,让习作流露出的情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病呻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必定是痛苦的。但是解决才是硬道理。

我立刻汇总学生的习作情况,分析我的教学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反思、再反思。

问题一:过多的关注了语文知识和技能,把语文课上成了工具训练和知识教学课。

问题二:把原本应该属于学生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淹没在了我设计的过多的“题海”之中。

问题三:把选材的环节忽略了,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不代表不给支架。学生的成长是建立在老师的陪伴下的。

问题四:没有利用好这次习作中最好的支架“双线情节图”。给了支架,不详解用法等于不给。

不过这也是好事,这证明片段式的练习,有的时候是技能技法的训练,它仅仅是写好作文的辅助。也就是说,语文实践活动是多样的,小练笔不可能替代整篇作文的训练的,语文能力要在各种运用中实践。

这也证明了,教师应该侧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主动地发现体验规律。学生表面上对知识掌握了,并不代表面对复杂多变地语言是理解和认识了的。

当然这也是一次极好的机会,让学生和我都明白:只有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的生成有活力的语文能力。这次失败的经历也是让我从关注学生学到什么,到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经过和学生分析这次习作的问题,再次习作后,呈现出来的结果,我们彼此都很满意了:

所以,语文要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脱离过分讲解语文知识的牢笼,要在实实在在的多样的语文实践中去感悟,去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