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国的地缘成本

 svdk 2022-09-01 发布于辽宁

一、俄国临近主要文明区域

俄国因与东亚诸国,中东诸国及东欧诸国接壤,并能够直接予以影响,因此而成为亚欧大陆最主要的力量。

1、苏联分裂后,先后失去了波罗的海三国,蒙古,中亚诸国,黑海、里海大部分地区,唯有西伯利亚及外东北无恙。为何如此?

因为近代欧洲引导人类文明发展,诱发了民族国家存续比较优势地位竞争体系,各民族虽然不同,那些占据存续比较优势地位的贵族但多源自法兰克福帝国的分封,宗教又相同,虽然彼此争霸争夺区域最高存续比较优势地位,但可求同存异,又因为资本主义兴起于欧洲,诞生了类似资本利润导向社会驱动机制,是民族间存续竞争与共存的关系。导致那里的国家认同不同于东方俄国,那里的人与俄国人特质不同,民族文化不同。

因为两个社会个体实现纵向存续比较优势地位的从不同,因为两个社会横向历史地位从没有在同一个层次上。

欧洲诸多小民族国家是贵族占据存续比较优势地位,民间以资本利润导向的个体存续优势地位的自由竞争社会,因为参与英法的海洋经济系统而经济较为发到。民间经济极具活力。但沙俄的农奴制,苏联的社会主义集体制度,均面临官方权威的剥削,社会权力结构导致社会财富被官家剥夺,两者的共性均是利用政权合法暴力压制个性,维持官僚阶层存续比较优势。而俄国的扩张,以带有农奴性质的原始农社集中国力,向亚欧扩张实现集体及个体的存续优势地位。俄国因其扩张迅猛,而惯于以暴力的方式,强迫民族联合,集中力量共同进步的发展而隐藏了分裂的种子。

文章图片1

苏联时期版图

因此欧洲地缘单位呈破碎态区域,但人口群体极具活力,并呈现多元竞存状态,最终创造了现代文明。但北欧与波罗的海,黑海与土耳其阻滞了俄国西进的步伐。因为民族多,群体间竞争磨练,经济活跃,存续比较优势地位高于俄国人,因为此欧洲方向诸多小民族波浪般阻势,使得俄国人短期内很难推进至欧洲腹心地带。

2、中东地区的拥有古老波斯文明底蕴,及伊斯兰文明熏陶的区域,古波斯文明与古希腊及古罗马帝国多次在此区域展开存续优势地位的竞争。中古此区域后各民族在伊斯兰文明熏陶下,形成了诸多民族帝国,虽然不同民族主导完成的帝国建设,也多次分合。但形成了文明的认同。继承拜占庭帝国东正教文明的俄国多次与奥斯曼土耳其、伊朗争夺黑海沿岸及里海。满满的世仇味道。

而与向中东地区接榫的高加索,因为山地磨练出来的强悍的民族,带有中世纪民风,在民族国家化,苏联民族政策影响下形成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存续优势体系,虽然存续比较优势条件稍逊于俄国人,但是千年来形成的民族存续体较为牢固,地区资源丰富。

文章图片2

俄国疆域

如今随着土耳其的主导的突厥斯坦意识形态,波斯什叶之弧形成,这将与俄国在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带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3、中国是亚东数万年来,拥有庞大人口的古老文明区,至今仍充满活力,经历清朝三百年暗黑时代后,接触西方现代文明,凤凰般涅槃后而再次爆发活力。而俄国以恐吓,贿赂等代价最低的方式掠夺中国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并在东北地区获得了重要的出海口。二战时期占领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但俄国依然无法在东北区域发展起活跃的经济体系,其力量也仅限于地缘安全的扩张。如今随着存续比较优势地位竞争的自由释放,国内民众已非农奴,并从苏联退返资本主义的俄国,如何在酷寒的西伯利亚立足呢?

随着朝鲜半岛地区崛起及日本的张力,中国崛起,俄国人如何兼顾首尾?

4、而俄国任何时候,占领对方领土,为整合对方人口群体及土地,并移民改变当地人口结构,实现占领。

一般用以下三种方式解决之:1)屠杀土著及移民改变人口结构,彻底占领当地,比如罗马屠迦太基,2)高度发达的区域,已开放的态度,国家建立合理的存续比较优势地位自由竞争机制,并获得其他地方精英人才的主动融入,但核心民族主体地位不得动摇,如今之美国,古罗马,古中国。3)将不同民族的人作为存续联合体,获取认同,凝聚成为联合体,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这是种看似理想化的方式,实则也是带有血腥味道的融合。

5、因此,面对东欧及伊斯兰区域,俄国的融合多以暴力主导,因为俄国人广袤的国土空间,需要集中力量面对主要国家及文明力量的竞争。这是难以产生精细的国策,逐渐融合各族的策略。国力有所不逮,远离主要经贸区域及通道,自身又无法建立资本利润导向的生产机制,苏联广阔的,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虽然缺乏个体存续比较有地位利益的合理安排,但是实现了个体存续比较优势地位联合的体制,却被抛弃。

因此,失之精细的苏联无法融合各民族,那么退返资本主义的俄国,如何能够维持扩张的能力?

因为并没有构建合理的与国家一体的,存续比较优势地位竞争机制,及个体比较优势地位合理利益传承机制,防止权力被滥用的机制,苏俄企图以俄国利益让渡实现与少数民族共存,导致了今日俄国的沉重负担。

因为如果整个地区缺乏类似中国地理环境内部大洪水的磨练,缺乏塑造群体趋利避害的理性行为,没有存续一体化的社会实践,从而缺乏多样性人口群体共同协作的大一统社会心理。没有这种集体协同的俄国,远离人类最强大经贸地区的俄国,如何将诸多民族融化为存续一体化之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