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太湖干涸事件

 苏迷 2022-09-03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2年09月03日 B03版

  陈其弟

  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最大的灾害往往是水灾,从大禹治水开始,苏州历代“有能耐”的地方官几乎都是治水“高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因为治水留下了“黄埭”“黄浦江”等地名;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因为治水给苏州留下了一条历史文化名街“山塘街”(又称白堤);清代元和县县令李超琼因为治水,给今天的苏州工业园区留下了一条“李公堤”……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可有谁知道,这么一个水乡,历史上发生过数十次旱灾,既有普通的旱灾,也有“大旱”。到底“大旱”到什么程度?据苏州历代旧志记载,号称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曾经干涸了七八次。有志为证。

  据《(崇祯)吴县志》卷十一“祥异”记载,太湖在汉代曾经“干涸”过一次:“汉惠帝五年辛亥,夏,大旱,太湖涸。冬雷,桃李花。”此事,《具区志》卷十四“灾异”也有记载云:“汉惠帝五年辛亥夏,大旱,太湖涸。”汉惠帝五年即公元前190年。这是能够查到有确切记载的太湖第一次干涸。

  在明代,太湖干掉的事情也发生过三次。据《太湖备考》卷十四“灾异”记载,第一次发生在嘉靖年间:“(嘉靖)二十四年,大旱,太湖涸。”第二次发生在隆庆年间:“隆庆二年正月朔,大风,太湖涸。”第三次发生在万历年间:“(万历)十七年夏,大旱,太湖涸,民饥。”这三次记载,除了“大旱”或“大风”和“太湖涸”简单记载外,没有其他描述性文字。

  明代苏州第三次“大旱”致使“太湖涸”的事情,在《(乾隆)吴江县志》“灾变”中有了适当的“展开”,有讲米贵和赈灾的文字:“(万历)十七年六月,大旱,太湖涸。米石一两六钱,发帑金赈之。”文中“石”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按照一升为二斤半计算,一斗为二十五市斤,则一石为二百五十市斤,即250斤米价值是一两六钱银子。

  这件事,在《(崇祯)吴县志》中也有记载:“(万历)十七年夏,大旱,赤地无青,啼号声彻昼夜,米价石一两六钱。太湖、石湖皆涸,行人竞趋足至扬尘。”“赤地无青”四字说明当时所有植物都枯槁了,其中当然也包括庄稼。“啼号声彻昼夜”的原因,估计是饿死的人很多,失去亲人的悲痛让人“啼号”不断。除了太湖外,石湖在那一年也干涸了。

  清代,太湖至少干过三次:《(道光)苏州府志》“祥异”记载:“(乾隆)三十三年三月至八月不雨,东太湖涸。四月乙亥,雨雹。”这一次太湖干涸仅仅局限于东太湖,不过《太湖备考续编》卷二“灾异”却将这件事情记在“乾隆四十年”:“(乾隆)四十年,自三月至八月不雨,东太湖涸。”说的都是“自三月至八月”半年时间不下雨,导致东太湖干涸。再查别的志书,显然乾隆四十年苏州没发生过旱灾。

  清代的另两次太湖干涸事件分别发生在乾隆五十年和“嘉庆甲戌”。有《红兰逸乘》记载为证:“乾隆五十年,大旱,太湖涸。居民得五铢钱四出者三千余,大刀泉一枚。嘉庆甲戌,又旱,太湖东涸。又得古枪戟箭头数斛,皆生青绿,盖明时物。”

  这两次太湖干涸,还“出土”了一些古钱币和古箭头。五铢钱的历史可上溯到汉代,古箭头上还有铜绿,说是明代的东西。钱币有“三千余”枚,“古枪戟箭头”居然有“数斛”之多。斛是古代的一种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要说明代发生在太湖里的战争,首当其冲的是元末明初张士诚占领苏州,以及被朱元璋打败的战斗。还有明代嘉靖年间的抗倭战斗和明末的抗清行动。

  关于乾隆五十年那次太湖干涸,《(道光)吴门表隐》也有记载:“太康砖,乾隆五十年,太湖涸,见井,得砖数百块,其文有'太康七年七月十七日吴贺田作’十三字。”“太康”是西晋的年号,“太康砖”就是西晋时期的古砖。

  除了太湖干涸,苏州古代“大旱”年份的旱情,在历代旧志上还屡有记载,诸如“井源皆竭”“河渠枯涸”“沟洫扬尘,禾苗槁尽”“太湖水缩”等词汇不绝于耳,甚至发生了河水可以卖钱以及热死人的事情。

  据《(崇祯)吴县志》记载,唐宋元明清苏州都有大旱发生:唐“贞元六年庚午夏,大旱,井泉竭,人疫死者众”;宋“熙宁八年乙卯夏,大旱,太湖水退数里,内见有古丘墓、街衢、井灶,田无稼,民大饥”“嘉定八年乙亥夏,大旱,草木枯萎,井源皆竭,担水易二百钱,贫民多渴死”;元“至正三年癸未夏,大旱,禾槁”;明“景泰五年秋,亢旱,高乡苗稿,斗米百钱。大饥大疫,饿殍相枕”。

  宋代嘉定八年那次大旱期间,一担普通的河水可以卖二百钱;明代景泰五年的“亢旱”致使米价高达“斗米百钱”,渴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崇祯)吴县志》还记载了明代嘉靖年间,苏州发生过13次旱灾,其中7次是大旱。诸如:嘉靖“元年壬午春,旱,河渠枯涸”“十八年己亥,春夏大旱,井泉竭”“二十三年四月至八月,大旱,日色如火,沟洫扬尘,禾苗槁尽。米价腾贵,每石一两八钱”“二十四年乙巳,大旱,太湖水缩,民有得轩辕镜于岸者。稻麦全荒,人食草根树皮”等等,竟然发生吃草根树皮的极端事情。

  苏州周边的常熟、昆山、太仓,历史上也发生过极端干旱事件。在崇祯年间,昆山发生过境内“娄江淤断”“至和塘、吴淞江皆涸”等闻所未闻的旱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如此记载:“崇祯十三年庚辰六月,大旱,娄江淤断,飞蝗蔽天。”“十四年辛巳夏,大旱。至和塘、吴淞江皆涸,天雨豆,色赤而细,味苦涩,民大疫死者相枕藉,斗米银三钱。秋蝗,民屑榆皮为食,饥民相聚剽劫。”

  在乾隆五十年那场“大旱”中,常熟也有“河港皆涸”的记载:“乾隆五十年,大旱,河港皆涸,蝗蝻生,岁大饥。”(见《(光绪)常昭合志稿》)

  在清代嘉庆、咸丰、道光年间,昆山也发生过“干河事件”。《(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是这样记载的:“嘉庆十九年夏,大旱,城内外河底俱涸,地生白毛,米石钱五千六百。”“道光十四年甲午夏秋之交,久旱不雨,河水就涸,民方忧旱,早稻已熟。”“咸丰六年丙辰夏,大旱,河港多涸。阳城、傀儡诸河步行可通,农民戽水甚艰。八月,飞蝗蔽天,集田伤禾,乡人鸣锣驱逐,或争捕焚死,卒不能净。”

  咸丰六年那场旱灾更是出现了“阳城、傀儡诸河步行可通”的情景,也就是说今天以出产大闸蟹闻名的阳澄湖(历史上曾称“阳城湖”),以及现在昆山市城区唯一饮用水源的傀儡湖都曾经干涸过。

  即使是占尽江、海两便的太仓,在康熙年间,也遭遇过“井泉竭,河底尽坼”的大旱。此事见诸《宣统太仓州志》记载:“(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夏秋大旱,井泉竭,河底尽坼。”

  “井泉竭,河底尽坼”,说明不但地上的河流断水,甚至河底干裂,就连地下水(井泉)也没有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窘境可想而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