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河古法八段锦——第八式 背后七颠的奥秘

 yinweiming77 2022-09-04 发布于上海

人是脊椎动物,人的整个身体都靠这根脊柱来支撑,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靠与脊柱有着密切连带关系的神经系统来指挥的。作为神经系统中枢重要组成部分的脊髓,从头到尾贯穿于脊柱正中的椎管内。因此,人体的神经系统与脊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一个脊柱骨和神经都对应着人体相应的部位和功能,与身体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脊柱骨上哪一块骨头要是出来了问题,譬如骨头错位、长骨刺、椎间盘突出,或者脊柱周围韧带、肌肉损伤,都会影响到脊髓,进而影响到神经系统,引起相应的疾病。如颈椎病,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血压不正常,甚至呕吐等;胸椎不正常可引起心脏病、动脉硬化、肺炎、胃病;腰椎不正常可引起下肢麻木、腹泻、肝病、贫血等。颈七,胸十二,腰五,每一节脊椎所对应的疾病大约有108种。由此可见,脊椎健康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背后七颠就是依靠提踵顿足产生的这股子震荡之力来震动我们的脊柱脊髓以及头部髓海,和附着在里面的五脏六腑,外面周围的神经、肌肉。理顺筋骨皮肉和经络,打通微循环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调理任督二脉,颠七下髓海,颠多了伤身体;把气血散到四肢百骸,散到肺经,大肠经。此后,可重新开始,如同生生不息。

百会穴领劲儿,下巴内收,大椎穴顶起,熊颈,两条大筋竖起来,沉肩,一直把督脉拉到涌泉穴。脚踩八卦,从小脚趾一直到大脚趾,逐个接触地面,手指随着脚趾依次接触地面,小手指到中指也依次握住,留食指和大拇指,成八字掌。大脚趾挺直以后,放松,往下降。

第8式的要点就是在背后七颠的“颠”上。这个颠,演化类似于武术当中的震脚。像太极拳的金刚捣碓,还有一些武术当中的震脚,像戳脚,八极,拳术当中的垛脚,单震脚,双震脚……都是类似。

对脑海脑髓、脊柱脊髓,乃至于全身骨髓,都是一个震动激活的作用,骨髓那是精华中的精华,都要被骨头保藏起来,也许里面藏着很多秘密吧。震动,激活,才能焕发活力。但不可过。故7次可以了。

背后七颠百病消,背与艮相应,其数为七,故要七颠或者以七的倍数来颠。“七”这个数字很妙,在《易经》中意味着“改变”。天下万事万物逢“七”就是另一个开始,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状态到了时间为“七”的时空点时,必然发生状态的变化。修炼的目的,本身就是一个后天返回先天的过程,故七颠也寄托了我们一种美好的期待。

这里面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强度,一个是数量。强度包含着技巧问题,双足为震,为动、为起、为雷,雷者,一线生机也,一阳初动,一线生机就是靠这个提踵顿足。这个颠和震,这里面可有奥妙了。如果做不好,许多练武术的,到最后可能会落下一些隐疾或者是残疾。这些其实,不是拳术的问题,是你没练对。

数量上:背后七颠百病消,背与艮相应,其数为七,故要七颠或者以七的倍数来颠。“七”这个数字很妙,在《易经》中意味着“改变”。天下万事万物逢“七”就是另一个开始,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状态到了时间为“七”的时空点时,必然发生状态的变化。修炼的目的,本身就是一个后天返回先天的过程,故七颠也寄托了我们一种美好的期待。

所以,背后七颠百病消,古人的用意是非常明晰清楚的,要么怎么能百病消啊,但是百病消又不能过分,所以必须要7次。

如果你练的不对,那么数量就没啥关系,你练70下,也达不到祛除百病的效果。还有一个文练的方法,就是脚跟不点地的练法,这个方法是练别的功夫的,练多少下,都没坏处。

因此提踵顿足产生的震动之力往上走就是背,背者,为艮。与足之震爻合成上艮下震之山雷颐卦,外实内虚,雷动于山中,震荡不已,生机无限。练法上讲究一个空和松,如此,提踵顿足产生的震动之力才能更好的震荡你的脊柱、脊髓、五脏六腑以及筋骨皮肉,打通全身微循环,春光灿烂,生机勃勃,百花齐放。所以,在做这个的动作的时候,古法八段锦要求,要松松的把身体放下去,来震动髓海。又要松静,又要空灵。

身体怎样才能放空放松?举个例子,寺院里面敲大钟,木杵一震,大钟悠然而响,余音缭绕,震荡不已。这个就是空和松,练功的时候观想一下这个象,把它练进你的功夫了。身体空松了,如此才能通透,震荡之力才能更好的遍及全身。

背后七颠就是依靠提踵顿足产生的这股子震荡之力来震动我们的脊柱脊髓以及头部髓海,和附着在里面的五脏六腑,外面周围的神经、肌肉。理顺筋骨皮肉和经络,打通微循环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腿上有六条经脉,三条阳经,三条阴经,阳经在前后和侧面,阴经在大腿内侧,三阴三阳最后于五趾相联系。

练法上是脚踏太极,足分阴阳,虚实转换,五趾轮转。先练阳经再练阴经,脚分虚实,足跟启动,重心由足跟转换到脚掌外缘,再转换到小趾二趾、三趾、四趾和大拇指,启动三阳经气,然后提踵,大趾用力,大腿阴面肌肉用力,调动三阴经经气,到此,三阳三阴之经气全部调动起来,然后,全身放松,自由落体,依靠自身体重下落、顿足,经气再由这股反作用力传导输送到全身骨骼、脏腑、气血、肌肉、发肤,震荡濡养全身。

震动髓海。第八式,对脑海脑髓、脊柱脊髓,乃至于全身骨髓,都是一个震动激活的作用,骨髓那是精华中的精华,都要被骨头保藏起来,也许里面藏着很多秘密吧。震动,激活,才能焕发活力。但不可过。故7次可以了。

其实,八段锦每一式都以脊椎为核心,前面任脉,后面督脉,中间冲脉。有些门派把脊椎称做“中脉”,老师父说,“活了脊椎入了门道,惊起尾椎,入了仙道”。

归纳总结:【功理作用】

1、十趾抓地可刺激足三阴、足三阳等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有关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颠足能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2、落地震动可轻度刺激下肢皮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复位。

此式通过肢体导引,吸气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同时放松全身,并将“浊气”自头向涌泉引之,排出体外。“浊气”是指所有紧张、污浊病气。古人谓之“排浊留清”或“去浊留清”。由于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从而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

“背后七颠百病消”一势,从提踵、松踝(缓冲)、震地(颠足)三个环节对其疾病的康复机理进行剖析:

1、脚趾部位为足之阴经与足之阳经的交会处,两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如: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上行,入腹属于脾,络于胃。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含义,包括“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及水液在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传输、布散、排泄等升降出入过程。脾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其中肾阳起着关键作用。肾主纳气是指肾能帮助肺完成深吸气,吸入之气下纳入肾,对人体呼吸有重要意义。肺与肾是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的互利关系,其水液代谢均靠脾的传输作用。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传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两脚大趾抓地,通过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隐白穴等,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此势,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发挥其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

2、做颠足运动,可震动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所谓“三焦”是六腑之一,其功能是通调水道和元气。三焦可按部位分膈上之上焦,包括心肺;膈至脐之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下之下焦包括肾、膀胱和大小肠。而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也就是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不仅有利于水液的正常运行,而且也有利于脾、肺、肾等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反复颠足,使人体在放松情形下,五脏六腑在胸腹腔中得到有规律地上下震动,使之气血得以充分的宣导,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以及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

3、颠足震动,可刺激督脉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保健康复的作用。众所周知,督脉循行部位是起于胞中从会阴而出,沿脊柱上行,至颈项沿头部中线,到上唇系带处。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而督脉的“督”字,是总督、督促的意思。又因为督脉循身之背——阳,并多次与手足之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所以督脉具有统率、督促全身阳经脉气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从现代医学来分析,支配脏腑的神经也从脊柱发出,脊髓和大脑神经是人体神经的中枢,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受神经影响。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颠足震动,其力由脚跟经下肢各关节向上传递,至人体脊柱的各椎体以及大脑,在传递中可震动脊柱和大脑,刺激人体中枢神经。从传统中医理论分析,其力的传递和震动都在督脉上,对督脉的刺激是必然的。又因督脉络两肾,故其对肾的刺激也在震动之内。由此可知,该动作可通过经络和神经两个不同的系统,改善人体各脏腑的气血运行,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体质。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经脉是督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本经所主病候: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邪犯督脉可表现为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本经主治病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第八式单练视频

八段锦练习视频

科普知识

1、督脉,中医精美3D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2、手少阳三焦经,中医精美3D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3、足太阴脾经,中医精美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