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蒸煮香肠产品常见问题分析

 朱主任4188 2022-09-08 发布于江苏

蒸煮肠,尤其是高温蒸煮肠,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变质胀气、成品渗油、出水、肠体脱皮、产品褪色等。

1
外观缺陷

1)肠体外表有的部位未呈现烟熏色:熏烟不均匀,烟熏时未上下移动位置。

2)肠体外表有烟熏斑点:熏烟不匀,烟熏室湿度太大。

3)脂肪或胶质析出:肉馅结着性不良。

4)切片面不均,有分布不均的大块肉粒,甚至肉粒呈现绿色:蒸煮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

5)肠馅中有小孔或空隙:充填灌装不当。

6)肉馅发白:配料错误或未经发色。

7)肠馅中心发褐:发色时间过短,充填后过快蒸煮。

8)肠体外表发黏:熏烤不当,贮存室湿度过大。

2
结实性缺陷

1)过软:肉馅斩拌过细、脂肪量过高或水添加过多。

2)过硬:原料选择或配比不当,采用真空斩拌时真空度过高。

3)肠皮发硬:采用热熏法熏烤时干燥过度。

3
味觉缺陷

1)苦熏味:熏烟发生器温度过高。

2)酚醛状熏味:烟熏料选择不当,锯木树脂含量较高。

3)香味不足:发色时间过短,或原料肉冻结贮存时间过长。

4)味过淡:辅料配方不当,特别是食盐量过少。

5)香料味过浓:肠衣透气性差。

6)味单一:增香调味剂添加量不准确。

4
变质胀气及其控制办法

变质胀气外观表现为肠体腐败产气,肠衣和肠体之间充满酸臭气体。污染微生物以梭状芽孢菌为主,也有可能是后续污染的杆菌所致,故两者兼有。主要原因如下。

1)原料肉严重不合格。

2)生产过程中受污染。因生产间人员和用具、地面、墙壁、生产机械设备等没按卫生要求消毒或对消毒对象所用的药物种类、浓度、消毒时间等方面不适宜,不能及时有效地杀死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体。

3)生产间温度过高。一般生产间温度要求不能超过15℃,如果达到15℃或更高,特别是高温炎热季节会加速微生物繁殖。

4)肠体结扎不良。肠体两端结扎不紧或两端有肉糜残留物等,都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或被氧化。

5)添加剂、辅料不符合国家标准,甚至被污染香辛料内含有芽孢体,未经消毒处理而加入使用。

6)杀菌的温度和时间不准确,尤其产品规格较多且又频繁变化时。

5
成品渗油、出水、肠体脱皮及其控制办法

产品渗油表现为肠体有油珠流出,或压弯时有油珠流出,肠衣有渗出的斑点,或成片或整个肠衣渗油,手摸有油腻感;渗油往往也伴随着出水。由于肠体的表面渗油、出水也就同时导致了肠体脱皮。

产品的渗油、出水、肠体脱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原料肉。首先要求原料肉新鲜,解冻质量要求控制得当。解冻速度过快、水温过高、过度都会增加肉汁的流失量,降低肌质蛋白含量。同时还有利于微生物的交叉污染和快速繁殖,大量繁殖的微生物使有机营养成分快速分解,导致肉质劣化,使原料肉的乳化性、持水性、保油性降低。另外,原料肉如果解冻不足,水分含量高,也是出油、出水的原因。

2)配料。蛋白粉、淀粉、乳化剂、胶体等辅料配比不足或者质量不合适,也可能导致出水、出油。控制方法就是调整配方和选择合适的辅料。

3)加工工艺。加工过程的斩拌工序及加工环境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斩拌环境温度过高(高于18℃)、斩拌过程中肉的温度没有控制好,都会产生渗油现象。提取盐溶性蛋白最好在低温条件下(0~4℃)进行,而最佳脂肪结合则需在稍高的温度条件下(8~12℃)进行。所以,根据加工过程的特点及加料时机的不同,应控制好斩拌过程温度。在操作过程中,控温主要分为3个阶段(4℃-8℃-12℃)。这就要求制订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以及需要斩拌机手良好的操作技能。

4)馅灌肠前料和半成品的积压时间过长,均会因温度回升和微生物的急剧繁殖使蛋白质变性或降解,起不到对水和脂肪的包容作用,导致成品渗油,这就需要各班组和工序段之间的协调管理。

5)肠衣内表面的浸润性和接触面积也非常重要,如果肠衣的这两个方面不好的话,会导致肠体脱皮。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对PVDC肠衣的内表面打毛,增加表面接触和浸润性。

6)杀菌工序的控制。升温时间长,或者保温时间长也会导致产品的渗油、出水。一般来说升温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可以避免由于升温导致的渗油、出水问题。121℃保温时间过久,会破坏已经形成的凝胶,使其降低或失去持水、持油能力。依据产品的规格和保质期要求制订合理的杀菌公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6
产品褪色及其控制办法

夏季火腿肠的褪色问题是目前各大肉制品企业头痛的一大难题。产品的褪色原因包括氧化褪色、光照褪色、生产工艺执行不彻底、色素配伍不合理等。另外,在工艺上的控制,对产品的色泽影响也是很显著的。

1)氧化引起的褪色包括脂肪氧化褪色、肌红蛋白氧化褪色和染色剂氧化褪色。氧化褪色原因:有氧和重金属离子存在。解决办法:抽真空、添加抗氧剂如添加异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等,螯合剂络合重金属(植酸类、EDTA-Na2)等。

2)光照引起的褪色包括肌红蛋白褪色和染色剂褪色。光照褪色原因:光分解。解决办法:避光存放或采用不透光包装,选用好的发色剂和染色剂。

3)没有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肉没有腌制成熟。腌制成熟的标志为用刀切开肉块,若整个切面色泽一致,呈玫瑰红色,指压弹性均相等,说明已腌好,若中心仍呈青褐色,俗称“黑心”,说明没有腌好。

4)色素的使用不合理。对各种色素的特性不了解。例如,胭脂红遇碱变暗,遇酸变黄。诱惑红耐光、耐热性强,但不耐碱及不耐氧化还原性。红曲红色素耐酸、耐碱,但不耐光。赤藓红耐热性、耐碱性、耐氧化还原性好,具有良好的染着性,特别是对蛋白质染着性尤佳,但是耐细菌性和耐光性差,遇酸则沉淀,吸湿性差等。单一使用一种色素很难达到理想的色泽,在复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各种色素的性质和特点,合理复配。

文章来源:肉类加工工程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王卫 韩青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