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李爱英:返城后找不到工作,继母的一句话,让她记恨了一辈子

 故事汇计划 2022-09-08 发布于湖北
在李爱英一生当中,最不愿提起的人就是她的继母,就连继母去世的时候,李爱英都没有在她的葬礼上出现,李爱英为什么会对继母有如此大的怨恨,其实在没有了解她的故事之前,我觉得李爱英这样做确实有点过分,但是听她讲完自己的故事之后,我对她多了一份同情,我渐渐才明白过来,李爱英为什么会这么做。

李爱英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在她5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李东伟在她8岁的时候,和单位的同事张晓琴结了婚,张晓琴和李爱英父亲结婚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个儿子,比李爱英小2岁,对继母张晓琴,李爱英虽然没有叫过妈妈,但是一直非常尊重,对弟弟也是非常疼爱,但是张晓琴却似乎不待见李爱英,从小到大,李爱英受了很多委屈,李爱英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但是弟弟每年都能穿新衣服,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让弟弟一个人吃了,虽然李爱英觉得委屈,但是她却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知道父亲也不容易,她也不想让父亲为难。

可以说,李爱英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李爱英好不容易读完了高中,但是不幸的是,当时全国都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李爱英作为家里的老大本来可以不用去插队,但是因为继母张晓琴偏心,把工作的机会给了弟弟,李爱英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去北大荒插队。

李爱英是在北大荒上饶农场插队,当时李爱英被分到了后勤处,专门负责养猪,这份工作对于李爱英来说,她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从小到大,李爱英吃了不少苦,每天除了割草喂猪之外,还要及时清除猪圈,把猪粪拉到地里,当然这些活并不是由李爱英一个人完成,和李爱英一起喂猪的知青有十多人,和李爱英关系最好的是刘彦波,刘彦波是黑龙江本地人,一家人都在上饶农场,刘彦波比李爱英大二岁,为人老实厚道,平时没少帮助李爱英干活。

来北大荒第二年,李爱英回家探了一次亲,这次回家,李爱英主要是看自己的父亲,来到北大荒之后,李爱英每隔一个月就会给父亲李东伟写一封信,李东伟也是一个老实人,平时继母张晓琴也是管得比较严,家里都是由张晓琴说了算,每个月的工资,李东伟都会如数交给老婆张晓琴,虽然父亲知道李爱英受了委屈,但是他只能给女儿说一些鼓励的话,李爱英从来没有抱怨过父亲,这次回家探亲李爱英给父亲带了一些东北特产,处于礼貌也给继母张晓琴和弟弟各带了一份礼物。

1975年,李爱英突然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等到李爱英回到北京时,父亲已经躺在医院不能说话了,父亲拉着李爱英的手,但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爱英知道父亲想说什么,她告诉父亲,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看着父亲眼角流下的泪水,李爱英心如刀割,她第一次感到无助,对于父亲的病,医生告诉李爱英,让她做好思想准备,听到医生的话,李爱英的内心仿佛被抽空了一般。

在父亲生病期间,李爱英一直陪在父亲身边,继母张晓琴因为要上班,来医院的次数并不多,对于继母的冷漠,李爱英心里非常难过,她是替父亲难过,也是替自己难过,一个月之后,李爱英父亲还是没能战胜病魔,父亲的去世对李爱英打击非常大,在很长一段时间,李爱英做梦都会梦见父亲。

父亲去世之后,李爱英又回到了北大荒,一直到1978年,李爱英接到返城通知才回到了北京,但是这次回家,李爱英对继母张晓琴心里有了怨恨,李爱英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被弟弟和弟媳占了,而且让李爱英不能接受的是,因为李爱英在插队的时候,户口也迁到了北大荒,在北京想要找到工作,就必须把户口再迁回来,但是迁户口要征得家里其他人的同意才行,继母和弟弟都不同意李爱英把户口迁回来。

张晓琴对李爱英说道“既然迁出去了就别再回来了,反正你是迟早要嫁人的,我也不指望你养老,嫁给你父亲,我算是倒了八辈霉了”,李爱英听到张晓琴这么说,多年的隐忍终于爆发了,李爱英也撂下狠话,对张晓琴说道“我永远不会再进这个家门了”,说着李爱英就拿着行李走了。

李爱英一气之下又回到了北大荒,这次回城对李爱英影响很大,她没有想到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回到北大荒,李爱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刘彦波,她对刘彦波说道“我们结婚吧,你愿意娶我吗”,刘彦波知道李爱英一定是受了委屈,并没有回答李爱英的问题,而是把她带回了家里,刘彦波想着让李爱英在自己家里住一段时间,心情可能就会好了。

刘彦波以为李爱英是和家里闹了一点小矛盾,但是等李爱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刘彦波之后,刘彦波非常同情李爱英,这里面还夹杂着对李爱英的爱慕,后来李爱英和刘彦波结了婚,留在了北大荒。

结婚后,李爱英一直都没有再回过家,直到张晓琴去世,两个人之间的疙瘩始终还是没有解开,李爱英始终没有原谅继母张晓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