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儿”之四面——《红楼梦》与东北话之一七三

 山人也 2022-09-09 发布于河南

谈到“子儿”,东北人难免会提起“扢拉辖(gǎ la hà)”,并且难免会说“扢拉辖”是满语。

窃以为不然。“扢拉辖”,或许不是满语。

首先,猪羊腿上的“扢拉辖”,跟人腿上的“扢拉髌儿(bànr)”相似。如果“扢拉髌儿”不是满语,“扢拉辖”也不应该是满语。扢拉之“扢”,有时说成“gǎ”,跟疙瘩和圪塔说成“gā da”的路径一样。割草的“割”,有时也会说成“gǎ”。

其次,辖管大事儿的人,叫“大扢拉辖”,也就是大官儿。辖,说成“há”或者“hà”,类同鱼虾的“虾”也是虾蟆的“虾”。如果“辖”不是满语,扢拉辖似乎也不应该是满语。

第三,近似长方体的“子儿”,与长边相邻的四个面,分别叫“之吕坑背”。这四个字,似乎都不是满语。

四个面当中,俩大面俩小面的名称,分别相互对应,存在简单的逻辑关系。坑对背,何其明了;之对吕,较难考释。

之,常见写法包括“珍针增砧”等;吕,常见写法多为“驴轮”等。两组字儿化后,分别同韵。驴和轮,皆因儿化后同韵,去儿化(去掉儿尾)后,三“轮”子会被讹作三“驴”子。

两组字(或其个体)之间如何建立简单的逻辑关系,似乎未见有人说出过所以然。

六三年的故事《儿时游戏之之儿、轮儿、坑儿、背儿》(新浪博客 20110724)之“之”与“轮”,似乎同样缺少逻辑上的支持。

历经数年,百思不解。于是,不才我反复察看,终于有所斩获:发现羊“子儿”的这个面,颇似草书之“之”,但心存疑虑;淘逢(hong)个猪“子儿”,反复察看加上拍照对比,如梦方醒。这个面,颇似正体之“之”。

“之”的背面,也是“背”。但是,一个“子儿”上,不能有两个面同名。与“背”义近之“吕”,堪当此任。象形字“呂”,《说文解字》释为“脊骨也”,应可引申为“脊背”。“吕”之声调,从上声变读为阳平,没有出离“套路”。新浪(20120118 转自东北网)《东北方言的发音》说过,东北话里有上声变成阳平的现象。

之儿,吕儿;坑儿,背儿。也算对符吧?

    顺便说下。对符,字面义同“对牌”,与“收付”无干。对付之“付”,应为“符”之代音“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