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宝通:如何消除《资本论》目前面临的矛盾

 新用户49272060 2022-09-10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资本论》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劳动被定义为劳动力的支出。劳动创造的价值工人只得到了工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了,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依据。这个理论在资本主义初期阶级矛盾尖锐的时候,可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问题就解释不通了。

一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社会民主党由革命党变成了议会党,西方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缓解了阶级矛盾。特别是实行了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以后,西方国家不再发生无产阶级革命。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会长期共存下去。

二是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制,按照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被国家占有了,国家不就成了剥削者了吗?现在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要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按照劳动价值论非公经济所有者不就成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和谐了。

其实劳动并不是劳动力单方面的支出,而是劳动力使用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离开了生产资料劳动力是无法从事生产活动的,也就是无法劳动的。价值是生产活动创造的,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只有生产要素组合成生产活动,才会有价值创造,从生产要素到生产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经济科学,科学重分解,缺乏综合,就可能出现认识上的偏颇。马克思最伟大的发现是历史唯物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是生产活动,就是生产力,如果把劳动解释为生产活动或生产力,以上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工人、管理者、生产资料等都是生产要素,都有权参与分配,工人和管理者得到工资,生产资料所有者得到利润。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税收等调节收入差距,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生产资料公有走共同富裕道路。农业社会有分封制和郡县制,工业社会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现在正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实现数字化为代表的智能化,企业会大量采用机器人,无人驾驶会普及化,传统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挑战。如果用历史唯物论解释,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等是在更大范围参与了无人工厂、无人驾驶的社会生产活动。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有生命力。(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