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级湾区崛起,C位东莞蝶变

 goldolive 2022-09-15 发布于广东

湾区经济是世界经济版图中的耀眼明珠,是全球经济的中枢与引擎。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涵盖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加速发展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世界级湾区。

有别于世界其他湾区产业结构呈现显著的服务业经济特征,粤港澳大湾区既具备金融和科创特质,更具备先进制造底色,产业结构在四大湾里更为全面,区各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享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东莞,紧紧依靠自身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基础,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或缺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

在与大湾区城市的协同发展中,近年来,东莞经济总量接连突破8000亿、9000亿大关,2021年更是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第十五个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

今年5月,广东省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大湾区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黄金内湾”聚拢,成为大湾区的主阵地和主引擎。处在“黄金内湾”C位的东莞,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8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更是为东莞在新一轮大发展中送上“大礼包”,发布《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下称《意见》),力撑东莞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站上“双万”新起点,面对“黄金内湾”发展新机遇,东莞下一步如何进阶?东莞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新高地。

对于产业资本而言,东莞将成为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极具产业基础和投资价值的“应许之地”。

经济血脉中的“制造基因”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战略性新兴材料。在东莞,石墨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主导这一进程的是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墨睿科技”)。

墨睿科技创始人蔡金明是石墨烯研究专家,2014年从瑞士回国后,物色合适的城市落地创业。

为了找到最理想的落脚地,蔡金明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苏州、无锡、常州、成都、重庆等都走了一圈,最后选择了东莞,于2015年10月成立墨睿科技,2016年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

图片

△墨睿科技松山湖研发中心

提及落地东莞的原因,蔡金明总结为“地利”“人和”。他表示,石墨烯更多的用户是3C类电子产品,而东莞恰好是集中产区,有扎实的3C电子产品生产环境,此为地利;团队中有很多员工是硕士、博士,东莞对此类高端人才有很好的保障政策,对人才的集聚越来越有效。

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给了墨睿科技良好的成长土壤。为了更好打通“产学研用”的链条,墨睿科技除了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的导热领域,还在热管理、新能源与器件领域开展产业化布局。

图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东莞的“制造基因”早就在经济血脉中流淌,这也是东莞这些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

以制造业立市的东莞,现有市场主体超过150万户,约占全省10%、全国1%;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2万家,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7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74家,均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形成了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这是东莞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盘。2021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8.81亿元,占了GDP的半壁江山。

享誉全球的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在东莞沉淀多年,东莞公司负责人张国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对数百家东莞企业的调研,在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企业就可以把需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配齐70%~80%,这种制造业生态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难找到。

早在90年代,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就已经以制造业闻名。

图片

位于东莞虎门的太平手袋厂陈列馆

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太平手袋厂落户东莞虎门,这是中国内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东莞开启了“三来一补”模式,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一句“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形象地诠释了东莞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东莞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40多年来,无数莞商奔赴,在庞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自2010年在东莞注册成立以来,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力威”)专注于轻型锂电池应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远销至亚洲、欧洲、美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博力威保持三年以来的增长态势,全年营收超过22亿元,同比增长55%。

董事长张志平说,从消费类电池到小动力电池,再慢慢到小型储能电池,博力威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当前正加大适合公司发展的电芯研发和制造投入,努力提升轻型车用锂电业务、小型储能业务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向着“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锂电解决方案引领者”的目标加速进发。

博力威的成长史也是东莞这座潜力城市发展的缩影

图片

对比五年前,不难看出东莞的市场主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而且在迅速发展壮大。

2017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约78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4077家,仅五年时间,这两个数据都近乎翻倍。在东莞74家境内外上市企业中,A股上市公司为52家,而在2017~2021年,东莞共新增了33家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每年新增上市公司都超过10家,莞企加快驶入资本市场融资“快车道”。

经历数轮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当年的“世界工厂”已经成长为颇具规模的国际制造业名城。

图片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华为小镇(摄 贺东峰)

华为、OPPO 、vivo三大代表性智能终端企业的强大产业链带动下,电子信息制造业率先成为东莞首个万亿级先进制造集群,形成了从基础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制造、从消费类产品到投资类产品的完整产业体系,综合配套率超90%;电气机械装备制造业向5000亿级产业集群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形成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传统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食品饮料制造产业规模均超千亿,与玩具、家具一起合计占到全市规上工业的12.4%。以潮玩经济为代表,东莞聚集了57家潮玩规上企业,2021 年同比增长 35.8%。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8月26日的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致辞时表示:“制造业是东莞的底盘,是东莞的本色,也是东莞的韧性所在。我们将踏踏实实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同时,这个传统的'世界工厂’也在华丽裂变,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用科技创新去引领先进制造,提高东莞的科技含量。”

图片

承载着东莞科技腾飞梦的松山湖,在20年的发展中不负厚望,能级不断提升。

2010年,成功获评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也正因为如此,松山湖从10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图片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东莞裂变速度让人惊艳。


提起松山湖这些年的发展速度,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研究员张俊荣感叹道:“大概是2014年开始,有时候在外出差一个月回来,就会突然发现松山湖某个地方又出现了一家新的企业或者一个新的实验室,感觉一天一变,发展太快了。”

随着越来越多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东莞的科研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张俊荣坦言,对比国内其他科创城市,虽然东莞的基础相对薄弱,但目前科技力量上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对东莞的发展前景十分期待。

在松山湖,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已投入运行4年,且正在向国家申请建设二期项目,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大装置、大平台正加速布局,这张“科技名片”越来越吸引到世界的目光。


毕马威为何落户东莞?

2021年12月10日,被誉为“全球四大所”之一的毕马威在东莞设立办公室,这是毕马威中国设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第7家、中国第30家办公室。

从毕马威在国内城市的布局来看,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既非省会城市、又非副省级城市的东莞,为何能赢得毕马威的青睐?

东莞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是毕马威进驻东莞的主要驱动力。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黄文楷表示,毕马威对东莞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希望将专业服务经验扩展至东莞,为东莞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图片

△毕马威设立东莞办公室

“世界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也于2020年在东莞注册设立分公司,并于今年成立了专业本地团队。

分公司负责人张国华表示:“东莞是一个具有很多增量市场机会的城市,各种经济产业活力旺盛,我们认为,东莞几乎是湾区里发展最快的一个增量市场。”

今年7月,由世界500强德国思爱普(SAP)公司设立的东莞市思爱普(SAP)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启动,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六大行动,与前期落地的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一起,构成推动东莞产业数字化的两个重要支撑。

“思爱普对于东莞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愿与东莞市政府和产业一起,汇聚资源,合力创新,将东莞建设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思爱普中国区联席总经理王前说。

国际巨头纷纷布局东莞的背后,反映的是东莞作为一座大湾区城市魅力的提升。早期的东莞,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城市不像城市,乡村不像乡村”。然而,这个刻板印象,这些年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基于制造业衍生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要素加速集聚,城市品质日益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图片

△作为新一线城市,东莞城市品质日益提升(摄 甘俊)

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6月1日发布的《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东莞再次入选新一线城市。

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分析,东莞已经连续4年处于新一线城市11名的位置上。这四年中,它的商业魅力指数综合得分也逐渐脱离新一线第三梯队,与更高梯队的城市紧紧咬住。随着品牌商业资源对东莞的关注逐步增加、商圈氛围不断提升,再叠加本身优秀的基础商业规模,东莞的商业资源集聚度今年提升了1位。

当前,一批高端商业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东莞。不久后,高450米的东莞第一高楼将成为东莞的新地标。

这栋超高层塔楼属于华润置地中心项目,位于东莞国际商务区,总用地面积7.5万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是集办公、酒店、商业、服务型公寓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万象城购物中心,将引入国际一线及二线品牌数量不少于15个,最快将于2025年开业。

图片

(摄 甘俊

“东莞是华润的重要战略合作城市,华润所有业务板块都已在东莞布局,形成长期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取得良好发展。”华润集团总经理王崔军表示,东莞踏上“双万”新征程,正在从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华润集团将携手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背景,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拓展消费市场、提升城市品质、布局智慧能源等多个方面,不断扩大双方的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合作新水平。

随着东莞对高端消费的需求不断加大,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

作为新加坡悦榕度假酒店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东莞松山湖悦榕庄酒店预计在2024年开业,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二家、广东省首家悦榕庄酒店。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店也即将落户东莞,项目规模超25万平方米。

图片

图片
松山湖地标项目悦榕庄项目建设效果图

城市能级的提升带来创新要素加速流动,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也愿意来到东莞,当起了“新东莞人”。

今年是张俊荣在东莞工作生活的第八个年头。作为一名研究凝聚态物理的博士,张俊荣2013年从日本回国后就加入了散裂中子源,2014年正式搬到东莞。

刚到东莞的时候,张俊荣所在的团队只有两三个人,招人是个大难题。“我们团队是做数据分析的,除了科研人才外,还需要IT相关的人才,而且一般是博士。当时提到做科研,更多人会选择一线城市,而IT人才则更多在深圳聚集。”

大概是2017年后,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张俊荣表示,以前团队招人比较困难,随着东莞的科技升级、人才扶持力度不断增大,前来应聘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团队已经增加到十余人,很多都有国外研究或者工作的经历。

从东莞市人才办获悉,截至2021年底,东莞全市人才总量约282.9万人,同比增长9.5%,其中,高层次人才20.5万人,同比增长11.7%。人才总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6.8%

在学历类人才结构方面,90.2%的人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109.5万人,占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的比重为42.9%,占比连续四年提升。硕士以上学历人才10万人,占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的3.9%

图片

多年来,东莞一直保持人口净流入,人口平均年龄仅为34岁,人口红利仍在释放当中。

在超千万人口中,东莞15-59岁人口占比全广东省第一,城市人口和青年人口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三,城市人口活跃度位列新一线城市第4名,被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建设试点城市。

随着未来散裂中子源项目的升级,需要的人才也更加高端。“二期项目的升级,需要直接对标国际上最高水平,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回国,现在招人目标也就更为高端了。”张俊荣表示,希望东莞可以继续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花更大手笔引进更高端的人才,从而提升东莞的城市竞争力和科技实力。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送给东莞的“大礼包”中也明确提出,加快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标准筹建大湾区大学,加快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加大省重大人才工程对东莞的支持。可以预见,未来的东莞高端要素将加速集聚,人才、技术、资金将进一步在东莞融合汇聚。


寻找下一个万亿产业

8月17日,黄江镇广东领益智能智造科技项目用地成功摘牌。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约200.01亩,预计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税收贡献2亿元。

图片

△广东领益智能智造科技项目效果图

“速度非常快”,谈起项目落地的过程,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领益智造”)高级副总裁李晓青如此形容。“近几年来,我们很明显感觉到东莞各政府部门非常给力,有任何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找他们协调解决,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响应,而且心态很开放,这作为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一部分,对企业非常重要。”

领益智造自2013年进入黄江以来,先后设立了6家控股公司,建筑面积709,893平方米,当地就业人数近3万人,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精密金属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为苹果、华为、小米等大型手机企业。值得一提的是,领益智造的汽车产品在上半年显著发力,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大增296.75%,在传统业务稳健成长的同时,汽车业务实现高速成长,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从领益智造项目的落地过程可以窥见,东莞对好企业、好项目的渴求溢于言表。站上“双万”新起点的东莞,并不满足于过去已取得的发展成绩,而是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坚持“强支柱”“立新柱”两手抓,支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发展,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期在万亿新赛道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图片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工程,开展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为落实这一行动,东莞已出台《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力争三年内全市协议投资突破9000亿、实际投资突破4500亿,“十四五”时期分别突破1.5万亿、7500亿。

土地空间是承接优质产业项目的重要要素,近年来,东莞多次释放“有空间,进莞来”的强烈信号。

去年5月,为加快引领产业结构系统调整、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东莞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60平方公里,大手笔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今年,在原先七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至80平方公里,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版。

图片

在8月底举行的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发布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推出4300亩6个连片产业用地面向全球龙头企业“挂榜招商”。这些地块面积都在500亩以上,大的近1000亩,是近年来推出的连片土地最集中、面积最大的产业用地。

未来,六大片区将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招引一批龙头支柱项目,引领带动三大产业快速增长。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招商大会上发出“有空间,进莞来”的呼吁,并承诺:“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为一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充足的土地空间和高效的落地服务。”

图片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发出“有空间,进莞来”的呼吁

东莞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产业中,目前产值最高的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过万亿。一批半导体企业在东莞落地,56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松山湖聚集,尤其是半导体材料和封测服务优势突出,设计也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不过,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上,东莞仍需要在晶圆上发力补足产业链全环节。

高端装备产业则是东莞的第二大产业,营收达到4488亿元,尤其是数控机床、机器视觉、机器人、激光等领域拥有先发优势,龙头企业聚集。比如在机器人领域,东莞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4~5个领先的机器人本体企业,预计每个龙头本地产值约为50~80亿元,同时以本体企业将带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类企业。

图片

而东莞目前增速最高的,则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在东莞起步较早,在3C电池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0多家,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十四五”时期,东莞计划引入新能源车企电池供应商、储能电池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竞逐新能源赛道。

类似领益智造布局新能源赛道的东莞投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思索连接器,在东莞茁壮成长二十年时间,以前主要是做燃油汽车的电子连接器、连接线等产品,从2018年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目前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布局。

数据统计显示,东莞目前已拥有汽车电子相关企业549家,产业链覆盖车规级半导体研发设计与封测、车载系统集成、汽车数字底座、车载连接器、后装汽车用品及配件等中下游关键环节。

图片

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国表示,东莞作为新晋的“双万”城市,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围绕新能源的整车,以及锂电、氢电、电驱、电控、电子元器件、五金配套等,整个产业链比较齐全。“我们公司主要做的是电子元器件,最近这几年在新能源板块发力,从增量产值占比来看,贡献度非常大。最新投资建设的思索智慧科技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5000平方米,将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视觉系统等新能源连接器的研发制造布局。”

国投招商董事长高国华在招商大会上表示:“东莞在智能终端、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极有潜力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的下半场,尤其是智能化的下半场快速发展,我们也在跟踪包括东莞在内的一大批消费电子供应链的公司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图片

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氢能是东莞布局的下一个风口。东莞市投促局局长陈顺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莞在120km以内能覆盖广深两地,意味着往返广深中途无需加氢,具备区位优势;东莞西边是立沙岛石化基地,基地内的巨正源年产氢量达5.6万吨,产能高居全省首位,可满足8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年的用氢需求;东莞货运物流需求量大,2021年东莞的公路货运10044.66万吨,物流车辆约30000辆,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是东莞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咨询研究机构。在本次招商大会上,波士顿咨询与智路资本、华勤技术、洪泰基金、达晨财智、国投招商、芯谋咨询、东方富海、广东省创投协会等9家机构被聘为东莞第二批全球招商顾问

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王欣表示,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在全球的发展都非常迅猛,是未来的趋势,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东莞有机会在这三大领域的制造端结合应用侧进行研发创新,去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

图片

“我们将继续集中一切资源向科创型项目倾斜。只要大家有好的项目、好的团队,我们都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肖亚非表示,东莞不仅欢迎各种各样的先进制造项目,同时也特别欢迎各类研究院、研发机构、研究团队,一起把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品牌擦得更亮。

对于打造这个新的城市品牌,领益智造高级副总裁李晓青很看好东莞的前景。领益智造大部分核心业务都在东莞,李晓青认为以科技为本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东莞政府以及企业都很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加上东莞拥有客户市场、制造业资源、人才等重要要素,可以说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

李晓青透露,领益智造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对于选址的考量也有所变化,以往是以客户为主,但现在会更多从成本、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东莞肯定是公司后续发展的重镇。

图片

△滨海湾大桥

《意见》也透露出东莞未来在科创领域的想象空间,其中,滨海湾新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意见》明确,支持东莞滨海湾新区探索深化与港澳合作机制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滨海湾新区处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重要C位,紧连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贸区,毗邻香港、澳门,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这块规划面积为84.1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东莞未来30年建设持续发力的主战场。

当前,滨海湾新区已成功招引OPPO智能制造中心、正中科学园、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投资总额高达1374.72亿元。

图片

今年上半年,滨海湾新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速在东莞全市镇街(园区)中排名第一。仅设立不到四年时间,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滨海湾新区就已跑出 “加速度”,谱写“向海而生”的腾飞故事。

目前,滨海湾新区确立了“一廊两轴三板块”空间格局,大力构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1+2+1”现代产业体系,未来将重点打造上市企业总部基地、湾区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滨海湾青创城等平台。包括滨海湾、松山湖在内的四大发展平台,以及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扩容提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版,构成了东莞未来产业发展的版图。

肖亚非在招商大会上发出呼吁,进入万亿新赛道的东莞,又迎来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新机遇。“黄金内湾”是大湾区核心中的核心,而东莞正占据C位。通过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的连通,东莞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轴,“投资大湾区就要投资'黄金内湾’,投资'黄金内湾’就要投资东莞”。

来源:第一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