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无为43:人道不争,天道补之。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道德经》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先解释几个名词:


见,同现:意思是表现、显露。自是:自我肯定。伐:摆谱、占功。矜:夸耀。


这段话中,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人类社会上经常遇见的行为,属于“人道”范畴。人们习惯、并热衷于自我标榜、自我显摆、争功、抢利,无不体现贪婪的特点。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也鲜明地提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就是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形象的描绘。


然而,天道则相反。当一个人不自我标榜的时候,人们却热捧;一个人不自以为是的时候,人们却要肯定;当一个人不摆谱的时候,人们却把功劳让给他;当一个人不夸耀自己的时候,人们却愿意追随他。原因就在于:在人道的层面上所不足,天道层面则会补足给他。因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就是抛弃了人道的欲求,遵从了天道的规律,从而明、彰、有功、长。


所以,老子说: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是大德。


不争名声、不争对错、不争功劳、不争赞美,如此这些,都是个人行为上的品德。不争名声,是让;不争对错,是和;不争功劳,是退;不争赞美,是谦。与此类似的还有:不争先后、不争高低、不争多少等等,都是德的体现。因为天道就是损有余补不足,所以,争也没有用。争的多了,还是会“损”给不足的。


这是《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的段落。与前面的“曲则全、洼则盈”等结合起来,就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的道理。因为地势下陷,成了洼,因而才会有“盈”的存在。


我们常说:该是你的,自然跑不了;不该是你的,你也抢不去。这其中的“该与不该”,其实就是“天道”的规律支配。人道需要遵从天道,原因就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