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流动力学--外周血流灌注指数(PI)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09-18 发布于河南
外周血流灌注指数periphery perfusion indexPPI衍生于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光体积信号、根据外周脉动血管的舒张与收缩获得一个计算值,反映外周血流灌注的能力;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采集的容积波形,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成的 0-100 的指数,是在特定测量区域测量的搏动信号和非搏动信号的比值。该指技术已被临床用于危重病人外周微循环灌注的测量。甲床处的微循环相对于其它部位,结构相对简单,测量方便,常选择手指末端甲床处作为监测部位。通过向食指远端甲床发射波长为 660 和 940 nm 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源。甲床处的其他组织,如结缔组织、骨骼和静脉血也能吸收光线,监护仪通过使用 2波长系统,将动脉血的搏动成分与静脉、毛细血管血以及其他组织的非搏动成分区别开来。然后丢弃非脉动分量,用脉动分量计算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

图片
PPI 则是由到达脉氧仪检测器的光的脉动成分(动脉血)和非脉动成分(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以及其他组织)的比值来计算的。这个比率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无关。只要外周血管舒缩性的改变就可以引起信号的搏动成分的相应改变,所以比例也随之改变。因此,PPI 值反映的是外周血管舒缩性的变化。

PPI 值反映了末梢动脉血流情况,即反映了血流灌注能力。动脉的血流越大,动脉分量就越多,PPI值就越大。因此,测量部位(皮肤、指甲、骨骼等影响)和病人本身的血流灌注情况(动脉血液的流动情况)都将影响 PPI 值。PPI 值反应的是局部血流的强度,并没有特定的正常值,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基线值,并注意它随时间的变化。灌注指数越高,局部的血流量越大,灌注指数越低,局部的血流量越少。

Li Chen 等对于来自中国 7 个城市 1 019 例健康成年人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PPI 的值为 3.7(1.2,5.7),He H.W 等人通过研究 PPI 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发现 PPI 正常值为>1.4,并发现复苏 8 h 后 PPI 值与 30 d 病死率相关[21]。PPI 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技术,能够在床边进行连续监测,对于患者末梢循环的状态进行评估。因此,我们通过设计一个临床实验,通过观察脓毒病患者外周微循环灌注情况来早期发现那些脓毒性休克的病人,并通过 PPI 在病情进展中的变化去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