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1

 钱要向我飞 2022-09-22 发布于山西

【原文】: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罗按:隐而不发之为伏,外不表现症状。如伏气,乃隐而不发之邪气;伏饮,饮病伏在其中,在外不显症状,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的饮病。此条正是内经所言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说温病是怎么来的呢?冬天受寒邪所伤,冬时腠理紧闭禁固了阳气,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立即发病,这时病根已经落下了。按古典的说法是“冬时腠理紧闭禁固了阳气”,但现代我们能明白,腠理闭的结果是汗液等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汗腺正常排出体外,受气温所限,它的血液运动速度是在一个受限的情况,就是说,代谢产物它不能正常还于肠胃而进入排泄系统排出。代谢产物留下变成伏邪,没有当时发作。没有当时发作是有很多原因的,包括正气不衰的情况也如是。若是正气不足,必变为伤寒之病。立春节后,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这是春天的节气正常来临了,从立春开始,此时岁气,已经是阴尽而少阳生。春天正是阳气升发时候,阳气升发,肌肤受之,而“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是告诉大家,天气并无反常,阳气还是持续稳定地增长。这个时候,有人出现壮热的病况,这是因为春时阳气,与他冬天时的伏气相加,说明白了就是冬时腠理禁固了阳气不得外发,现在因少阳相加而暴发,热向外透,此是阳有余,故为热病。身体情况发生变化,这时,“伏气跑出来了”。这个病在外表现出壮热,就是发烧之类的,不恶寒,反恶热,这是温病。按古典的说法是“伏气跑出来了”。按现代的理解是这样,冬时腠理紧闭,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所以,春天来临之时,腠理会大开,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除出来。发热是一个动力,就是说发热是一个正常的人体反应,它通过发热,通过发汗的方式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出。古人只看到发热,故曰温病。哪么治病的方向是什么?是将代谢产物透出体外。一是还入消化系统,将代谢产物排出;一是通过汗排出。我是想为什么石膏能清热,大概是石膏能改变胃肠的内环境,使水液通过半透膜还入肠胃,加速水液代谢。这是我的想法。“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变为温病,这是其中最可能的一种情况,若是代谢产物留下,也有变成其它的情况,如关节痛之类的,不能一概而论。

成无己曰:此为温病也。《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义疏曰:此言温病以发于春者最多,或正属伏气而为春温,或风热合化而为风温(新感之风,与内蓄之热相合)。以春为发陈之气,万物繁荣于上,其候温,其令风,其政散,虽无非节之气,如暴寒冰雪之变者,亦易发动伏寒,证见壮热,变为温病。故春阳勃发,最为发病之候,不但温邪为然,即宿恙亦尔。且冬寒冰冽,又四序伏邪之始也。

【原文】: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相似,但治有殊耳。

罗按:春应温暖,少阳当发,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天气这个东西,至而不至,春应温暖,但反大寒,这是天时的寒冷,虽有热病根源,也被寒冷所禁固而不发,故热虽病犹轻。到达五朋六月,此时天时已是阳气最盛,阳气最旺,此时热之为病,与天气相加,最为严重。七月八月,阳却阴长,为阴所折,此时病热也不会严重,看上去象温病一样,但是治法却不同了。

上边是古典的看法。按现代看,冬天受寒邪所伤,冬时腠理紧闭禁固了阳气,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立即发病,这时病根已经落下了。按古典的说法是“冬时腠理紧闭禁固了阳气”,但现代我们能明白,腠理闭的结果是汗液等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汗腺正常排出体外,受所温所限,它的血液运动速度是在一个受限的情况,就是说,代谢产物它不能正常还于肠胃而进入排泄系统排出。代谢产物留下变成伏邪,没有当时发作。春天来了,但阳气并没有如期而来,代谢产物仍然伏在体内,但是,代谢产物还是要排出体外的,只是由于阳气不足,所以发热并不热烈。五月六月阳明已足,故病发很严重,它很想立即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所以发热必盛。七月八月,因为已经通过五月六月了,已经发作过温病过后。就是说余邪未了之情况,它这时发病,并不会热烈。虽然病象温病,但治法不同了。

【原文】: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罗按:冬伤于寒,当时腠理紧闭,就是我们说的毛孔不开,汗的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也不能还于胃肠。古人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说是邪气伏于少阴。内经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你就明白的,原来伏邪也是一种物质,它能通过汗液的方法排出的。回到这一条,“非其时而有其气”是说明病是由于外界的气发生变化而触发的疾病。因为这个条件下致病的,其实病因和病机都是相似的。

张路玉曰:伤寒是感天时肃杀之气,以寒犯寒,必先寒水。时行是感湿土郁蒸之气,以湿犯湿,必先湿土。阳明为营卫之原,始病则营卫俱病,经络无分,三焦相溷,内外不通,所以其病即发而暴,非比伤寒以次传经而入也。盖地为污秽浊恶之总归,平时无所不受,适当天时不正之极,则平时所受浊恶之气,亦必乘时迅发。或冬时过暖,肃杀之令不行,至春反大寒冷;或盛夏湿热污秽之气交蒸,忽然热极生风,而人汗孔闭拒,毒邪不得发泄而为病。病则老幼无分,此实时行之气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陆九芝曰此言温病热病皆非疫病,而皆由触寒所致,故皆名伤寒。读此两语,则仲景明明告人以温热之病,即在《伤寒论》中矣。后人既不知此本仲景语,而又疑叔和自为此语,转若仲景所未道,因而削之。又因而驳之。“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王朴庄曰:庞安常云:严寒时,奔走荷重劳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发腠理,津液强渍,为寒所搏,腠理反密,寒毒与营卫相浑,则病成矣。其不实时成病者,寒毒藏肌肤间,至春夏阳气发生,与毒相搏,因春温气而变者名温病,因夏暑而变者名热病,因暑湿而变者名湿温。以病本由冬时中寒,故通谓之伤寒焉。

成无已曰:《内经》曰:“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温暑之病,本伤于寒而得之,故大医均谓之伤寒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侯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四时气候不正为病,谓之时行之气。时气所行为病,非暴厉之气,感受必同,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至春发者是也。疫者,暴厉之气是也。占前斗建,审其时候之寒温,察其邪气之轻重而治之。

【原文】: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罗按:上一条说四时气候不正为病,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但是也可以通过自然的法则,推算可能出现的疾病。“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这是因寒而病,至正月雨水节后得天地之温而解。其余也相类的解释。

成无已曰:四时气候不正为病,谓之时行之气。时气所行为病,非暴厉之气,感受必同,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至春发者是也。疫者,暴厉之气是也。占前斗建,审其时候之寒温,察其邪气之轻重而治之。

【原文】: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依《会通》补)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阴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相似,但治有殊耳。

张路玉曰:冬温者,时当大寒,而反大温,东风时至,则肌腠疏豁,忽然大寒,而衣袂单薄,寒郁其邪,其病即发者为冬温。以其所感非时温气,故言与伤寒大异。若不即发,藏于皮肤,则入伤血脉,至春发为温病;藏于经络,则入伤骨髓,至夏发为热病矣。

成无已曰:此为温病、疫气也。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发病寒热轻重不同耳。

【原文】: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阴阳鼓击:阴阳相互推动、促进。

注家曰: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为一节气,每一季度有六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一般说来,气候应相应于节气。但是气候的变化异常复杂,有时节气已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未到;有时节气未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提前来到;有时气候虽应时而至,但表现太过,这些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然而,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互相鼓动推进,各自禀受一气。

成无已曰: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其二十四。《内经》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故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未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产为至而太过也。

《内经》曰: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名病。即是观之,脱濡“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明矣。《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天地阴阳之气,鼓击而生,春夏秋冬,寒热温凉,各正一气也。

【内经原文】: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

罗按:这条就是《哲学》所言的量变到质变,就是春天开始,由阴转阳,温度上升了,就是不断积累阳气,所以温度升高,到了夏天,阳气和温度就能到达一个高度,这是由于春天的积累。这是古人思考自然得出的哲学,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注家曰:春天的温暖,演变为夏季的暑热,是自然界的阳气由生而盛;秋季的寒凉,演变为冬天的严寒,是自然界的阴气由弱而强。

张景岳云:春之暖者,为夏暑之渐也;秋之忿者,为冬怒之渐也。

注家曰:一阳爻(yáo)升,一阴爻降:“爻”是八卦中的基本符号。“一”代表阳爻;“一”代表阴爻。十月六爻均属阴,而为坤卦。阴极则阳生,所以到了十一月冬至节后,阳气渐生,阴气始降,故一阳爻上(升),一阴爻下(降),形成复卦。必婴暴疹:婴,遭受。暴疹,急性疾病。飧泄:脾胃虚弱的泄泻。故气候会由春天的温暖,变为夏天的炎热;由秋天的凉爽,转变为冬季的严寒。冬至以后,阴气最盛,阴极则阳生,所以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夏至以后,阳气最盛,阳极则阴生,所以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这样,到了冬至夏至,为阴阳二气相合之时;春分秋分,是阴阳二气相离之期。当阴阳转换之时,人若适应不了则会生病。故熟知养生之道的人们,在春夏季养阳、秋冬季养阴,适应于自然界的变化。不懂养生的人,则顺应不了自然界的变化,触冒四时邪气,就会患急性热病。若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害哪一经,产生什么病,就必须详细诊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春季感受风邪,夏天就发生泄泻;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会发疟疾;秋天感受湿邪,冬天就会发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则会产生温病。此为正常的规律,医者务须明白深究。

【原文】: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必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注家曰:本条讲讨论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及与外感疾病的关系。在二十四气中,二至、二分尤为紧要,夏至一阴生,开始阳降阴升,冬至一阳生,开始阴降阳升,所以称为阴阳相合;春分阳气开始超过阴气,于是气候转温,秋分阴气开始超过阳气,于是气候转凉,所以称为阴阳相离。由于二至、二分是节气变化的主要环节,所以特举八卦的爻象来说明,其余节气可以类推。当节气变换的时候,如果不能适应,就容易感触而病。因此,养生的原则,首先要适应时令变化,《内经》说:“养生者,必顺于时。”就是对养生原则的概括。飧泄:脾胃虚弱的泄泻。

王朴庄曰:此引《素问》以明四时正气皆能留连致病,而语意专为春温发也。风即春令生升之气。飧泄,溏粪也。二日一发疟,岐伯谓由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邪内薄于五脏,横连膜原,故蓄作有时,而间日一发。湿即初秋凉气,时有微雨,日凡数阵,谚云远秋十日,作秋天者是也。盖风、暑、湿、寒,原为正气,故当时有不即病者。其夏之飧泄,升极必降也;秋之疟,散极必蓄也;冬之咳嗽,降极必升也;春之温病,蓄极必散也。故曰必然之道也。

【原文】: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注家曰:日数久淹:病期拖延的时间太长。困乃告医:病势危重时,才请医生诊治。伤寒的病情,是随着日程而由浅转深,逐渐加重的,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决定治法和处方。现在有很多人患了伤寒病,开始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对病症,或者拖延了很长日期,直到病势十分严重时,才来请教医生,医生又不按照治疗程序去用药,因之药不对症,怎么能把病治好呢!如果能依据当时的病情,斟酌制定方药,没有不收到效果的。

本条指出伤寒病应当早治和随证论治,并说明搜采仲景旧论的目的和意义。伤寒是外感病症,病邪自外侵犯,由浅而深,转变较为复杂,所以强调应早期治疗,才容易痊愈。

【原文】: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飧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注家曰:居处的环境不同,寒热情况也不同;水土不同,其物性也异,吃的东西也不同。此皆疾病之源。所以黄帝、岐伯等人,详细分析疾病的起源和治则,来教育后人。所以,行医者,除了关心疾病本身情况以外,也应当对病人的饮食居处和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义疏曰:方宜异治之未可固执,亦犹运气之推步难以尽验也。盖土地温凉,因原陵高下而不同;物性刚柔,缘南北飧居以各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东方之域,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热中而发疮;盐者,胜血而作渴。故其民黑色束理,其病多为痈疡,其治则宜砭石。西方之域,沙石之处,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不衣而褐荐,饮食脂肥,血气充实,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之域,风寒冰冽,地高陵居,其民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之域,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致理而赤色,其病多挛痹,其治宜微针。惟中央地平以湿,气候温和,其民食杂而不劳,病多痿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所宜。此明五方风土有燥、湿、寒、温之异,而治法亦分针砭、灸焫、毒药、导引之殊也。但风土虽异,而平脉辨证一贯之道,不因方域而异,未有得如是脉,见如是证,诊南人则当温补,治北人而当凉泻者。故风土不同,惟时行瘴疠,及独发之病为然耳。至夫平辨制方之法,则固放诸四海而无不合也。师既曰: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而又曰:临病之工,宜须两审。则所以语上语下之旨,悉在是矣(譬之气候燥热之地,多燥热之病;气候寒湿之地,自多寒湿之病。但脉证则决不因风土而殊,断无同一脉证,见诸南方,则当从寒湿而断,治宜温散,而见诸北方,则当从燥热而断,治宜凉泻者。若果如此,则又无所谓诊道矣。流俗之弊,各方皆有禁药,如大江以南,畏麻、桂、姜、附如鸩毒,病之当温补者,至瞑目不肯一试,良可太息。即时令之变,虽盛夏亦有中寒,严冬亦有伏热,而俗医但知春温夏暑,百病一例,至谓夏令中寒为阴暑者,更可怪也)。

【原文】: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多死(通行本:必死)。

《内经》对照: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注:两感于寒:阴经与阳经同时感受寒邪。

罗按:伤寒病的发展规律是,若是受寒邪所伤,邪必传经,而变为热病,热虽然激烈,但不至于危及生命。因为热是正气存在的一个特征,能奋起抗邪。若是受寒邪所伤,传经后变为表里两伤之寒病,此以正气虚衰,故曰多死。人感受寒邪,腠理闭固,阳气不得宣泄,正邪相搏可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故《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热虽甚,是知热发于阳也,阳气足也,故知可治,故曰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多死,是因为外寒里亦寒,外寒者,里应热,而不热者,正气已亏虚,无阳也,阳气已绝,为难治,故曰多死。阳主生,阴主死,是其义也。

张志聪曰:为者,谓太阳之气为之也,太阳标阳而本寒,天之寒邪,始病太阳之气者,同气相感也,得太阳标阳之化,是以则为病热,所谓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言本寒邪而反为热病,反以凉药治之,是病太阳之标热,而不病天之阴寒,是以热虽甚不死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阴寒之邪,得阳气以化热,虽传入于三阴,而亦为热病,七日来复于太阳,不作再经,而其病自愈,若两感于寒者,阴阳交逆,荣卫不通,故不免于死。

《内经》曰: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张志聪曰:此复论阴阳两感之为病也,太阳与少阴相为表里,一日而阴阳俱受其邪,是以见太阳之头痛,少阴之烦满咽干;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见太阴之腹满,阳明之身热,不欲食,谵语;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见少阳之耳聋,厥阴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谷气绝也,不知人者,神气伤也,此脏腑皆病,荣卫不行,故尽气终而死也,倪冲之曰:伤寒重在胃气神气,胃气已绝,则水浆不入,邪伤神脏,则昏不知人,即病在三阳,亦系危证,如两感于寒,而胃气尚存,神气清爽者,即不致于死也。

刘渡舟曰:发热为发于阳,阳主生而阴主死,虽然阳证发热发的很重,但不会死人的,因为它病于阳。伤寒寒气作伤于阳,阳气起而抗之,热虽然甚但不至于死。阳是浅,而阴深。阳证里很少有死证。成无已引《针经》:“多热者亦已,多寒者难已,是热虽甚不死”。所以伤寒病热发热虽然很高,不能死人。阳主外主表,有气血抵抗。什么能死人?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伤寒是在一经,两感于寒就是表里为病,阴阳为病,脏腑皆病。太阳、少阴同感寒邪而发病,这个病就危险了。这两条是说,病发于阳而在一经者,虽热不死。但是两感于寒,病就危险了。这是临床判断预后的一种知识。

成无已曰:表里俱病者,谓之两感。

【两感之病必死医案】许学士:

族弟初得病,头痛口干烦渴,第三日,予往视之,则已耳聋囊缩,昏冒不知人,厥逆,水浆不下矣。予曰:速治后事,是谓两感证,不可治矣,越三日死。论曰:仲景论伤寒两感

云: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热病,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又曰: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既云必死,又云治有先后,何也。大抵此病,表里双传,脏腑俱病,患此者十无一生,故云必死,然仲景岂以己见而重诬后人哉,故有发表攻里之说,以勉后人,恐万世后遇大圣而得之,不欲绝望于后人,仲景之心仁矣。

【原文】: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罗按:“太阳”,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成无已曰: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发。风府,穴名,在项中央。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以上连风府。其经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故病头项痛、腰脊强。

《脉径》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当腰背强病,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

注家曰:尺寸俱浮,寸关尺三脉都浮,很快就出现头项痛,腰脊强的病证了。太阳经经脉受邪,经脉所以行血气而行阴阳,气血不利了,头项痛,腰脊强,都是太阳受邪的反应。太阳病是表病,太阳主表,总六经而统荣卫,为一身之外范,所以太阳病就是表受邪,风寒之邪克表,表受邪了就是太阳病。太阳为什么主表?和太阳经、太阳腑、太阳表里、经脉的络属都有关系。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这就是说太阳病头项强痛、腰脊强,是因为其经脉上连风府,经脉不利了,就会出现这个病证。这是第一点,用经脉的不利来解释证候。这句话是张仲景引《热论》的。

《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以其脉连连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太阳叫大阳,也叫巨阳,是三阳里最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是诸阳之主气,所以阳气盛大,所以才能主表。阳不大,就不能主表,人身上的体表的面积有多大,体表的阳气,只有太阳当之而无愧,因为他是诸阳主气,小了就不行了。所以太阳主表。太阳主表,因为太阳脉连风府,风府属督脉、阳维,督脉为一身之总督。人体上的阴阳二气主要有两个脉,任、督脉管,督为阳气之总督。奇经八脉里要把任督二脉接起来,所以现在炼周天搬运功,得把两脉接起来,任督二脉接起来了人就健康了。这个在医学里不太讲,但却事实存在。太阳经,上连风府,就和督脉接合了,风府为督脉之穴。后人练周天要透三关,尾闾、夹脊、泥丸,这很不容易呢,这个。所以太阳之脉所以为巨阳者,因其与督脉相合,能借助于督脉的力量,所以才能为诸阳主气。

义疏曰:六经受病之大法也,六经之在身形,表六气变化之用,其经气内根府藏,外合形层。膀胱为足太阳之经,小肠为手太阳之经,外领皮肤而统荣卫,主人体身形之表,其经行身之背(此指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于脑,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循膂络肾,属于膀胱。太阳司六气寒水之化,以调节体之温清。皮肤为太阳外界,有气门以司呼吸,有玄府以司泌汗。膀胱为化气之府,主卫气外行皮毛;小肠为纳精之府,司津液内营五藏,而化汗之源系焉。故玄府、气门二者之用,一有失常,则寒热以作,人体之皮肤冬温而清者,太阳寒水之为用也,而其调节之本,则内根于小肠膀胱之府,皮肤但为之外合而已。邪伤太阳之表,客寒内束,经气外拒,闭太阳外开之用,使真邪相搏于皮肤之界,脉当尺寸俱浮,尺寸俱浮者,明所以异于脉浮之在前在后,举尺寸而关自在其中矣。但表证之脉,必其象微仰,寸高于尺,故曰:前如外者,足太阳也。邪客太阳,当一二日发,以邪感而发有迟速,或当日即病,或次日乃发,但非伏邪,必不能久蓄,故曰一二日也。邪入于经,斯循经气之道路,而头连项痛,腰脊俱强。不言恶寒者,以伤寒自当恶寒也。三阳三阴,均有表邪,俱可直中,惟太阳独称表证,故曰:病在表者,必邪连太阳者也。凡曰某经受病者,谓邪客其经云尔,不必定为传经也。

胡希恕曰:督脉为全身阳所总督,现在又讲太阳为诸阳之主气,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实际上,太阳与督脉的关系,就象心包络与心似的,包络带心而用事,人身上太阳之经脉用事,实际上,就是督脉的活动,否则为什么刺风池风府,反给予桂枝汤则愈呢?所以太阳经脉主表,不是一条脉的问题。连柯韵伯在这个地方都糊涂了。太阳一条脉怎么能讲一身之表呢?所以他就用内经的皮部论,所以他划块,太阳经就是一块,是板块学说,不是讲经了,非得那么一条线。他就不知道,太阳之经与督脉联系,而能吸收督阳之气,作为太阳的后盾、源泉。所以就这么一句话,“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以其脉连风府,故为诸阳之主气也。”就是因为连风府,所以就是诸阳主气。他不说连风府不行吗?“以其脉连于脑,为诸阳主气也。”这就不行了。以其脉连风府,就是眼,是点睛之笔,就点到风府了。有经有穴,才有气之出入。井荣俞经合,人的穴道是有生理作用的,不是净为针灸才设的,有病了,刺这个地方就是作用。所以从“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从内经上理解这个意思,就为太阳主表,伸张了理论的基础,因为太阳之脉联于督脉,督脉为周身阳气之总督,所以太阳才是大阳、巨阳。这是上面一支。下面还有一支呢。足经太阳络脑下项抵腰络肾,还到于肾脏,所以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者,肾为阳阴之根,肾里的阳气是根阳,所以少阴的阳气,与足太阳膀胱的阳气是相合而不可分的。所以足太阳膀胱要借助足少阴肾阳的气化,它才能够抵抵抗风寒总统荣卫。如果少阴的阳气不足了,虚了,膀胱之气凉了,荣卫之气随之衰。所以太阳病,在于表恶“发热恶寒体痛呕逆”,也有“脉沉、欲寐、下利”等少阴的证候。为什么?因为太阳少阴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联系,实在太阳虚在少阴,看他的阳气的盛衰而为前提而为决定。所以少阴之阳气衰了,在表之邪气就飞度少阴。从这里来看,太阳之经借助少阴、督脉作为自己的后台、支持者,所以它才得天独厚,所以才能总六经统荣卫,为一身之外范。太阳一个腑气怎么这么大的本事这么大的力量?因为有督脉之阳肾中之阳支持太阳的阳气,所以才有这个作用。当然太阳、少阴的关系还要看柯云伯的注。所以“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要结合热论这一篇来看,不但解决了经脉为病的问题,也解决了太阳主表的问题。膀胱者,州督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主焉。气化的作用要借助于肾阳。临床上,如果看到小肚子胀,尿少、下肢沉甚至有点肿,舌头大,这个时候你开点五苓散,五苓散有桂枝能通阳气,吃着胀也消了,尿也多了,肿也消了。如果小便不利,下肢沉甚至有点肿,舌头大,但是周身恶寒的,再吃五苓散就不行了,就得用真武汤,非加附子不可。因为膀胱的气用桂枝这么点力就能拨过来的,但是真正到了少阴阳虚,就不行了,加了附子,就成了真武汤,非加附子不可。一恶寒,少阴病就出现了。第三种意思,就是为什么要强调经络学说。因为经络能辩证,没有经络怎么辩证。因为经络有络属,发病就有反应。为什么要提个一二日发呢?是因为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因为一二日发,这个病浅,时间并不长。所以这叫开始为病,开始受邪,是表病。脉浮,是浮主表,因为阳气抗邪于外,荣卫向外,而脉浮起,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知道邪气在表。所以一个是凭脉一个是辩证,就知道是太阳受病了。所以要讲经,不讲经是不行的。

【原文】: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汗出、目疼鼻干、不得卧。

注家曰:尺寸俱长者,此脉脉位俱长,端直以长也,阳明者,多血多气,故脉道充,故脉阴阳皆端直以长也。

《内经》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千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喟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身已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色已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仲景曰:“阳明病,外证云何?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故阳明受病,其脉尺寸俱长,身热、汗出、目痛,鼻干,不得眠也。

成无已曰:阳明血气俱多,尺寸俱长者,邪并阳明而血气淖溢也。太阳受邪不已,传于阳明,是当二三日发。其脉夹鼻者,阳明脉起于鼻,交頞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頞(出页),还出系目系。身热者,阳明主身之肌肉。《针经》曰:阳明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目疼、鼻干者,经中客邪也。不得卧者,胃气逆不得从其道也,《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罗注:(出页),字库没有这个字。颧骨指眼眶下面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颌骨与颧骨构成眼眶的下侧部分。

庞氏曰:此证恶寒,可发汗;若恶寒罢,反自汗恶热者,为胃家实,属正阳阳明,宜调胃承气汤。

刘渡舟曰:阳明经病。阳明经行于前,所以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所以阳明经受邪的特点是,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阳明有经证有腑证,《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这是腑证。这条讲的是阳明经证,阳明经是二阳合明,阳气隆盛,热气比较大,虽然是经证,但是也有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不得卧,就是有烦燥的意思。

《金鉴》认为阳明经证要用葛根汤治疗,《金鉴》为了让大家记住阳明经证,弄了个歌,“葛根浮长表阳明,源源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这个就是阳明经证,是葛根汤证。知道阳明经行于面鼻,和眼睛有关系。在临床上,如果出现阳明经不利的经证了,用葛根汤治疗,就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调胃承气黄连犀角治燎面医案】刘渡舟

面红、热,总发烧。怎么治?这就是阳明胃腑有热,影响经脉,经脉之热不除,所以出现燎面。开了一个调胃承气,大黄芒硝灸甘草加黄连犀角,吃着吃着就好了。为什么燎面病用调胃承气?因为阳明胃腑有热,影响到经脉,由经脉到脸上,就象阳明火郁之牙痛,吃点大黄就好了,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医生就知道脏腑经络,就把这个病治好了。

【重用葛根石膏治下颌关节炎医案】刘渡舟

在京西矿区,有个女人口紧不能开,不能吃饭。积水潭医院诊断是下颌关节炎,治了半天没治好。我认为是阳明经病,张不开口在夹车,是阳明经病,脉弦而长。弦主风风邪郁于阳明,我重用葛根、石膏,葛根清经中之热,石膏清腑气分之热,丹皮、白芍再加上玉竹,吃了就好了。这个为什么夹车紧急用葛根这么多呢?因为葛根入阳明,疏通经络,缓解经脉拘紧。以上治燎面、口紧不开,都是根据六经辩证,所以经络学说不能废。所以伤寒例的六经为病都有经络。除了太阳是寒,下面的阳明、少阳都是热邪。所以伤寒例为六经辩证给了一个规范。

【原文】: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注家曰:尺寸俱弦者,缘于少阳多气少血,是以知少阳受病也。临证所见,少阳病独脉表现为脉弦细,尤以双关部脉弦明显。

成无己曰:《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之邪不已,传于少阳,是当三四日发。胸肋痛而耳聋者,经壅而不利也。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矣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入腑者,可汗而已。

《灵枢》曰:“胆足少阳经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经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

【原文】: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皆可汗而已。

罗按:病有经证,邪较轻;有腑证,邪已入里。

《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是其理也,皮者,是为病在表,“未入于腑者”亦是其义也,其在表者,可汗而已。大抵是三阳经虽然受病,但病在表,未入府的,都可以以汗法治之。

成无己曰:《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之邪不已,传于少阳,是当三四日发。胸肋痛而耳聋者,经壅而不利也。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矣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入腑者,可汗而已。

【原文】:尺寸俱沉濡者,太阴[1]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2]干。

辩证要点:太阴病:腹满、咽干、脉沉而濡

罗注:[1]太阴,足太阴脾经;[2]嗌,咽喉的意思

成无已曰:阳极者阴受之,邪传三阳既遍,次乃传于阴经。在阳为在表,在阴为在里。

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阳邪传阴,邪气内陷,故太阴受病而脉尺寸俱沉濡也。自三阳传于太阳,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热也。

庞氏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

刘昆湘曰:足太阴,脾之经也,与手太阴肺,共司湿土之化,其经外合于肉,内根于脾,其脉行身之前,上起大指之端,上循腨、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而连舌本,散于舌下。太阴受病,脉沉濡者,脾气陷而化湿也(气陷则沉,化湿则濡),病当四五日发,邪入太阴,则腹满而嗌干者,太阴主腹(脾,即今生理家所谓膵藏,膵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故太阴主腹),其藏与胃以膜相连,故病则脾气不行,中焦气阻而为腹满。嗌干者,脾气热则胃干而渴也(语出《素问·痿论》)。

【原文】:尺寸俱沉细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注家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成无已曰:少阴肾水也,性趣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细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六日则传于少阴也,是少阴病当五六日发。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谓始为寒,而终成热也。少阴为病,口燥舌干而渴,邪传入里,热气渐深也。

刘昆湘曰:足少阴,肾之经也,与手少阴心,共司君火之化,其经外合于脉与骨,内根于心与肾,其脉起于足心,循内踝行身之内侧,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而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少阴受病,脉沉细者,肾气沉则心气束也(肾气沉降,故脉沉;心气内束,故脉细),当五六日发,邪入少阴,则口燥舌干而渴者,肾热上灼而肺津枯也,当嗌干口热如胶(若口渴而苦,唇干者,此属胃热),与热在胆胃者有辨。

【原文】: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注家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成无已曰:弦者,风脉也。厥阴脉弦微者,邪传厥阴,热气已剧,近于风也。当六七日发,以少阴邪传于厥阴,烦满而囊缩者,热气聚于内也。三阴受邪,为病在里,于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经曰:临病之工,宜须两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