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家池、消军岭常氏家谱(八)

 青羊老叟图书馆 2022-09-22 发布于山西

第六章   艺文精选

 

 

第一节  常福江文摘

(一)报刊报道(三篇)

1、常福江,翰墨情怀

时间:2009-05-10 12:37:55  来源:中国城市瞭望网  作者:文达

 

          

常福江肖像

【个人档案】

 

    常福江,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长治市政协主席。194311月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1960年参加工作,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历任平顺县委副书记、沁源县县长、黎城县委书记、长治市委常委兼长子县委书记、长治市委副书记等职。

 

    常福江善于理性思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贴近群众,兴事富民。曾获国家奖章一枚,山西省政府记一等功一次,并获省市奖励多项。喜爱理论研究,擅长诗歌与书法创作,作品多次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企业报》、《山西日报》、《山西政协报》、《九州诗刊》等媒体登载。本人收录于《中国人大代表名典》。

 

【作品展示】

 

                 

 

 

他在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心为民、刚正不阿。他曾说:《论语》子复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事君能致其身,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忠诚党的事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还阐述《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于正心。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其实旨亦在于心正。正是由于常福江先生对传统文化有这样的理解,所以他在领导岗位上被人们誉为正直的干部、光明磊落的干部。

其业余时间喜爱书法。当他初参加工作做文秘时,就对写字感兴趣。虽然后来随着地位的改变,他的这种爱好却一直不辍。常先生学书先从颜、柳开始,取其端正。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颜真卿一生中写过许多碑记,大都端庄厚重,颜真卿铮铮铁骨,被史家誉为忠臣,故其书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常先生从此入手,得其端严。又受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之影响,临习《秘塔》,取其道劲。这种临习,实际上和他的人品、作风是互相映衬的。

书法作品

 

 

  [1]

   [1]

 

书者常福江  诗人书法家  原长冶市政协主席

这片子是书家的-个记录,一壶酒,随之主席说;不成,晋阳酒徒一壶酒显然不夠。于是废之,改为-船。老哥说;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正是雪野兄弟的个性。四皆掌之   好!

书者常福江  诗人书法家  原长冶市政协主席

这片子是书家的-个记录,一壶酒,随之主席说;不成,晋阳酒徒一壶酒显然不夠。于是废之,改为-船。老哥说;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正是雪野兄弟的个性。四皆掌之   好!

 

太行书画院院长常福江作品:


 

       
                                                     
李鸿章对联
 
清风明月一船酒  仕途人系五斗米                亨清福不在为官  只要囊有钱 

                                       倉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天年无须眼前但愿身无病

                                        心无忧门无债主便是地上神仙
                                        
常福冮书老哥说;此联正合雪野无官一身轻 



v      
                                                     
李鸿章对联
 
清风明月一船酒  仕途人系五斗米                亨清福不在为官  只要囊有钱 

                                       倉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天年无须眼前但愿身无病

                                        心无忧门无债主便是地上神仙
                                         
常福冮书老哥说;此联正合雪野无官一身轻 



 

 

 

 

2、政府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做三件事

———访山西长治市政协主席常福江

任一龙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政府处于关键性的主导地位。山西长治市政协主席常福江认为政府应当从政策引导、培育企业家队伍和民营企业机制创新三方面着手,把真正为民营企业服务落到实处。

  政府如何从政策上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头戏。年初,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常福江认为,这意味着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将重点向三农倾斜,加之当前煤炭、石油等资源严重紧缺,这就为民营经济向农业领域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要解放思想,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它行业和领域,在鼓励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的同时,紧紧抓住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放手让民营资本到农村开发荒山、荒沟,在自觉自愿和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承包农民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经营;要鼓励民营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积极参与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发展。政府要制定具体政策,确保民营企业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对于政府对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培训,常福江认为,政府对民企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坚持小平同志不争论的思想。为此,政府应首先考虑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训基地。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加入WTO后与市场经济相关的各种知识,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诚实守信、法制观念、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其次,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考评。努力营造对民营企业与国企、集体企业一视同仁的良好社会氛围;再次,打造民营企业科技、信息、统计等服务平台。要开辟民营企业家论坛和专栏,提供技术、营销、投资等信息服务,努力形成市长、行长、董事长合作理事,投资者、企业家、发明家联手发展的局面。另外,要充分发挥工商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切实成为民营企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民主议事、共谋发展的组织。

  在推动民企机制创新方面,常福江认为,政府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帮助民营企业进行机制创新,首要的就是促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通过教育,使民营企业主了解人才、技术和管理在生产中的突出作用,彻底转变老板与员工雇用与被雇用关系,形成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格局,有效增强民营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民营经济永远充满勃勃生机。   



 

来源:人民政协报

 

 

3、心正则笔正 ———常福江先生及其书法作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1024 00:24 中华工商时报

 

 

  宋·朱长文《续书断》云: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此段故事亦见于《新唐书·柳公权传》:柳公权字诚悬,公绰弟也。年十二,工辞赋。元和初,擢进士第。李听镇夏州,表为常书记。因入秦,穆宗曰:'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拜右拾遗、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为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其实,柳公之心正则笔正,不但是笔谏之隐语,而且是书法之真谛。

 

  何为心正?就是《书经》上所说的平康正直;何为笔正?即是笔法的自然和精纯。这便是常福江先生对心正则笔正一语的心得。

  常福江,194311月生,山西平顺人。1960年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顺县委副书记,沁源县县长,黎城县委书记,长治市人大副主任,长治市委常委,长子县委书记,长治市委副书记等职。现任长治市政协主席。

  常福江先生在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心为民、刚正不阿。他曾说:《论语》子复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事君能致其身,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忠诚党的事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还阐述《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于正心。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其实旨亦在于心正。正是由于常福江先生对传统文化有这样的理解,所以他在领导岗位上被人们誉为正直的干部、光明磊落的干部。

  常福江先生业余时间喜爱书法。当他初参加工作做文秘时,就对写字感兴趣。虽然后来随着地位的改变,他的这种爱好却一直不辍。常先生学书先从颜、柳开始,取其端正。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颜真卿一生中写过许多碑记,大都端庄厚重,颜真卿铮铮铁骨,被史家誉为忠臣,故其书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常先生从此入手,得其端严。又受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之影响,临习《秘塔》,取其道劲。这种临习,实际上和他的人品、作风是互相映衬的。

  近年来,常福江先生由党政部门转移到政协部门工作。政协是一个联系多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部门,也是一个和社会名流交往的地方。所以他这个市政协主席就交往了很多书画名家,即使是年轻的书家也都是他的好朋友。交往多了,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常先生开始重新梳理对书法的认识。他观览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怀素、傅山诸多先贤的法帖,临习过颜、柳以及康有为、于右任、八大山人的书迹。读过许多关于书史、书论的著作。但其结论是书法是生命的涌动。这一点正好与宗白华先生的话颇为相似: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的自然,表达着对生命形象深一层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常福江先生所宗的是帖学,尽管他临习过许多唐碑,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二王一脉。典型、稳健、道劲、自然。近年他所追求的八大山人书风也是属于二王一派。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后裔。清兵入关,出家为僧,后为道。书法源于二王、颜真卿,得力于王宠、董其昌。擅秃笔入锋,风神秀健,清雅孤傲。常先生钦佩八大山人孤傲的性格,爱其书法秀健中蕴涵着的质朴,他说:这和上党淳朴的古风是一脉相通的。故而其于书法舍其文华而求其风神。

  常先生还极力推崇傅山,他说:傅山不仅医术好,而且做人好,书法好。傅山的书法大气磅礴、自然洒脱。看来,常先生是很得傅山书法心源的。傅山有一首诗《作字示儿孙》: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一臂加五指,乾卦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腕是取。永真溯羲文,不易柳公语。未习鲁公书,先欢鲁公诂。平原气在中,笔疑足吞虏。傅山是主张作字先做人的。诚悬有至论,即是心正则笔正。傅山认为只要有忠义之气在胸,笔下自然有风雪。常先生的书风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无论是二王,还是颜真卿、柳公权,还是八大山人、傅山,他们都是心底坦荡、光明磊落的士人或卿大夫。他们的书法风格虽然不同,但都端严、典雅、大气、自然,这里面都蕴涵着一个字:。常先生是这么思考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人品和书品中也体现着这个字:

  何为心正?就是《书经》上说的平康正直;何为笔正?即自然、精纯。这便是常福江先生对心正则笔正一语的理解。

 

 (二)作者辞赋、散文(七篇)

 

一、[百城赋]长治赋

 

    相传为炎帝故里,自古乃三晋名城。据华北之肩脊,左依太行,右托太岳;处山西之东南,上控云并,下掩蒲泽,自秦始皇设郡而有上党,至明嘉靖置县改称长治。向为兵争要地,据说得上党得天下,历来人文荟萃,始信能长治而久安。

    斯地也,沃土千里,水丰山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漳水泻而稼事兴,沁河流而草木秀。漳泽湖碧波荡漾,芦苇起伏,鱼虾竞游,水鸟比翼;大峡谷峭壁耸翠,花铺锦缎,松海云涛,巉岩茏秀,泛舟漳河湾,惊起沙汀天鹅;漫步桃花源,衣沾数片嫩粉。春来桃绯李白,秋到梨黄椒红;夏无酷暑兮,号无扇之城;冬无严寒兮,疑大地回春。实乃风水宝地,此乐何极。

    炼石补天,女娲之天台;尝草寻药,神农之百谷;衔石填海,精卫之发鸠;引弓射日,羿神之三嵕。神话之乡,胜迹灿然。金灯寺,绝壁悬空,神工鬼斧;龙门寺,檐牙高啄,斗角钩心。崇庆寺,集宋塑之大成,翩翩兮惊鸿照影;观音堂,悬明塑之精华,亭亭兮玉树临风,区区一地,竟存国保三十有三。

    丹朱封于长子,微子采邑于潞城③,赵襄子筑城襄垣,曹孟德吟诗壶关。英雄立马,李存勖功成三垂;奴隶称帝,石世龙发韧武乡。文中子课徒于铜山⑤,贞观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等,多出其门下;单雄信结义于二贤庄,唐初骁将秦叔宝、王伯当辈,皆涉于上党。慕容永立都长子,疏政事以致有台壁之败;李隆基别驾潞州,精图治而达于开元盛世。陆登守潞州而兀术惧,夏言抚青羊而平顺安。沈王钟鸣鼎食, 清风还乡。把酒临风,笑谈英雄几何。

    日寇西侵,红军东渡,朱彭运筹帷幄,刘邓挥鞭太行。创兵工于黄崖,歼顽敌于长乐,困日寇于沁源。植红星杨,种抗日瓜⑦,亮剑撼山岳,挥刀震河川,扬中华威风,创民族伟业。军民同心家国,上党从来多豪杰。雷动惊蛰龙蛇起,风扫霜秋狐兔悲,上党一战,正气撼天,国共签和。

    伟哉长治,英杰辈出,群星灿烂。劳武结合,开互助合作先河,全国劳模李顺达也;心系群众,历十一届人大代表,“凤毛麟角申纪兰也;开宗立派,名留文史,人民作家赵树理也;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白衣天使赵雪芳也。典范楷模,标树帜张,群情高昂,亦步亦趋。

    今之长治,辖一市二区十县,城市张驰有序,人居疏密得当,陆行四野,空航八方。卫生城、园林城,当仁不让;双拥城、魅力城,名至实归。虚怀若谷,笑迎四海宾客;再接再厉,敢唱时代大风。实现四个突破”,打牢四个基础”,实践科学发展。亦工亦农,亦商亦娱,亦安亦和,共创伟业。

    嗟夫!天高地远,觉宇宙之无穷;风清云淡,感山河之有情。承前启后,太行精神永驻;继往开来,优良传统长存。龙吟虎啸,山鸣谷应。以民生为本,长治而久安,实乃和谐之城矣! (杜善学 常福江)

注释

 

    ①长治:古称上党。公元前221,秦始皇设天下为36,上党郡即为其一。明嘉靖8\(公元1529\)长治改称潞安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

    ②天台:“女娲补天”传说发生在长子县境内天台山。百谷:“神农尝草”传说发生在长治市郊区老顶山\(古称百谷山\)。发鸠:“精卫填海”传说发生在长子县境内发鸠山。三嵕:“后羿射日”传说发生在屯留县的三嵕山。

    ③朱封丹地:尧帝长子朱的封地在丹地,即今长子县。微子采邑:商代微子封地在潞城市境内。

    ④李存勖:五代后唐皇帝。“三垂冈”位于古潞州通往太原的古道上。李存勖曾在这里指挥了以少胜多的三垂冈之战,大破后梁军队。石世龙:即石勒,武乡东河沟村人。公元328,石勒统一中原,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建都,史称“后赵”。

    ⑤文中子:即隋大儒王通,乃唐代文豪王勃之祖,曾在沁县铜山隐居授徒。史载,初唐将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等皆为其徒。

    ⑥慕容永:十六国时西燕皇帝。公元386,在长子建国立都。公元394,在漳河台壁败于后燕慕容垂,遂灭亡。李隆基:唐玄宗。公元707,李隆基别驾潞州,两年半后返长安,不久称帝,开创开元盛世。

    ⑦红星杨、抗日瓜: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曾在武乡王家峪八路军总部种下红星杨,在潞城北村八路军总部种过南瓜。

    作者简介

    杜善学,1956年生,山西省临猗县人,经济学学士,哲学硕士,山西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常福江,1943年生,山西省平顺县人。曾任长治市委副书记、长治市政协主席等职。现任长治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书协名誉主席、长治太行书画院院长。

 

二、上党赋

   

奇峰雄关行云驻,神州脊梁立当央。站在上党天脊,眺望巍巍太行,畅念悠悠岁月,感慨万千,心潮逐浪。拢三晋,托中原,接冀鲁,铸就一道天然屏障。山高路艰,易守难攻,自古雄关。碧波荡漾,漳水滔滔,土地肥美,人勤春早。女娲补天(1),羿射九日(2),神农尝草(3),精卫填海(4),朱封丹地(5),比干葬身(6),潞子婴儿(7),石勒称雄(8),慕容建都(9),遗迹昭昭。中原逐鹿,牧野大战,摧毁殷商劲旅,催生周室王朝。长平坑卒(10),破六国连横韬略,揭开统一序幕。王莽篡权,刘秀避难,光武曲转上党。千古华章《苦寒行》(11),金戈铁马羊肠阪。李唐开基,潞安府义结“二贤”(12)。隆基《早登太行山》(13),心系唐室慕垂堂。“三垂岗”(14),少胜多,威名远播。陆登死节,王佐断臂,文龙倒戈,八路军(15)奋战太行。为长治,嘉靖割三地,平顺立县(16)有新说。红军东渡入上党,朱彭刘邓,横刀立马,运筹帷幄。创建兵工,虎踞黄崖,健儿逞英豪。上当战役,福将神勇(17),促成重庆谈判。驱逐日寇,挫败蒋家;一代天骄,建我共和。今日上党,分外妖娆,“轿顶山”(18)不出官吏,倒出劳动模范(19.共和伟业,齐奔小康,战场变商场。揽上党无限风光,太行峡谷,引无数游人多喟叹。走羊肠,过大桥,早登紫团山,信步“黑龙潭”,攀层层天梯,观日出,看红豆杉,宿“天上人家”。金灯寺、龙门寺、大云寺、崇庆寺、法兴寺、观音堂,同工异曲,国之瑰宝。仙堂山、灵空山、老爷山、漫山竞秀,层林尽染。上党门、沈王府、五凤楼、天下都城隍、战马坑、北魏石刻、良辰美景,尽享艺术奇观。辛安塔、六府塔、千佛塔,塔塔可见。浊漳清漳贯上党,天赐辛安泉,人造十里湖,灌万顷良田。红旗渠首在平顺,绵延数十里,恰似人造天河(21.乘舟柳树湾,觅鸳鸯戏水,惊起沙丁天鹅。桃花洞外瞧桃花,胜似世外桃源。井底村观天,仰视一线横空。春到上党,花束似锦。秋到上党,红叶遍山。古城长治,卫生城、园林城、双拥成,魅力尽现。古之兵争之地,今日商贾成群,时代唱大风,改革见英雄。长叹千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

(1)“女娲补天”传说发生在长子县境内天台山。

   2)“羿射九日”传说发生在屯留县老爷山。

   3)“神农尝草”传说发生在长治市郊区老顶山。

   4)“精卫填海”传说发生在长子县境内发鸠山。

   5)据说尧的长子朱的封地在长子县境内。

   6)商纣王的叔父比干因诤谏被剖心后,葬在潞城境内的比干岭。

   7)炎帝后裔被皇帝封于潞(潞城市境内)即春秋潞子婴儿国。

   8)公元328年,武乡东河沟村(故县村)人石勒统一中原,襄国(今河北邯郸)建都,史称后赵。

   9)公元386年,慕容永在长子立都建国,史称“西燕”。

   (10)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长子、高平境内)决战,秦国胜,秦将白起下令杀死全部降将40余万。

  11)公元206年,曹操征讨高干,从壶关境内登山,走“羊肠坂”,餐冰露宿,异常艰难,感慨之余,写下《苦寒行》。

  12)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秦叔宝和单雄信就在长治郊区二贤庄义结金兰。

  13)此诗为唐明皇李隆基别驾潞州时所作。

  14)“三垂冈”位于古潞州通往太原的古道。五代时期这里曾发生过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被毛泽东所称道。

  15)南宋初年,上党人王彦在太行山带领军民奋勇抗击金兵,因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故称“八字军”。

  16)公元1529年(明嘉靖八年),陈卿起义失败后,明王朝为杜绝后患,升潞州为府,明曰“潞安”。新设二县,名曰“平顺”、“长治”。割潞城、壶关、黎城三地为平顺版图,县治在青羊村。

  171945年,陈赓将军率部发起上党战役,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

  18)平顺县和林州市交界有一山峰,其形如古代的宫轿。

  19)指建国后涌现出一批以李顺达、申纪兰为代表的劳动模范。

  20)支河南林州市“红旗渠”。渠首起自平顺县石城镇,在平顺县境内长近三十公里。

 

 

三、水赋

     常福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乃生命之源,滋润万物,牧养苍生。虽无色无味无形,却至刚至柔至诚。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救民于水火,为历代统治者治国平天下之宗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古今贤达者之理想追求。

   水是有个性的,不随世俗,一意孤行;水是无情的,砥砺泥沙,激浊扬清;水是有韧力的,水滴石穿,无坚不摧;水是有柔性的,随遇而安,无欲无求。大凡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无不以山水为题高歌吟之,挥毫书之,丹青绘之,养心修志,抒情释怀。水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水而鲜活;水是乡村的乳汁,田野由水而生动;水与山川相依,与人为伴,与万物为伍,她孕育了生命,造就了文明,繁荣了世界。

  让我们爱水、节水,呵护生命之源吧!

 

 

四、叹哉发鸠山

 

 

常福江

  发鸠山去长治城约百里。南连伞盖,北接刁黄,连绵数十里。危峰秀拔,势接云汉。

  发鸠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北次三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又据《书·禹贡》载,此山别名鹿谷山。发鸠山下有泉,乃浊漳南源。《后汉书·郡国志》:长子有发鸠山,漳水出焉。《书·禹贡》亦曰,漳水之源又名浊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谓之衡水,又谓之横水。

  花季五月,有幸与友至发鸠山一游。出长治西行,经长子、石哲、晋义即至发鸠山麓——漳河南源。

  将至,满目蓊郁,紫气萦回,蝶舞莺飞,一股粗泉崩石而出,掬水入喉,甘甜如蔗,使人神思明澈,五腑清爽。兹浊漳之水,出西山,穿幽峡,抵平川,入漳河;千百年来,清莹秀澈,漱涤万物。难怪古人叹曰:寒凝不为之损,暑雨不为之增。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

  源头有一神庙,名曰灵湫神祠,今已残败,然规模尚存。内存古碑数通,宋、元、明、清皆有之。据碑载,神祠建于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县令王大定因旱祈雨有应,宋帝赐额灵湫,是为灵湫神庙。历代修葺,初状已无可考。明朱载记载:庙中塑有神女者三人,旁有女侍,手擎白鸠,俗称三圣公主,乃羊头山神之女,为漳水之神。漳水欲涨,则白鸠先见,使民觉而防止,不致暴溺。灵湫神,实乃炎帝之女精卫。《述异记》记述:昔炎帝女溺死东海,化为精卫。精卫偶海燕,生雌壮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溺水处,誓不饮其水,精卫一名冤禽,又名志鸟;吾观精卫,堪与《愚公移山》神话等观。然精卫不啻为志气鸟,实为华夏第一女神。吾敬精卫,更因其爱心宽厚,赍志没,仍令侍女管漳水涨伏,遣白鸠为民报信。精卫者,发鸠山名气所在也。

  辞漳河之源,别灵湫神祠,跨跑马岭,跃阎王鼻,至发鸠山顶峰——老方山。峰顶有窑洞三迭,依山筑就。每层开凿三窑,窑中有隔墙,分为二洞拱碹。一层计三窑六洞,三层呈阶梯型,当地人俗称九窑十八洞。论风格,无敦煌之瑰丽,亦无云岗之宏恢,但自成气象,与山浸然一体。洞中大多供道教诸神,唯底层系达摩祖师洞,为佛家人物。窃以为,发鸠之山亦炎帝活动区域,应有神农洞府。然遍寻诸洞,竟无炎帝神像神位。或年代久远,又经战乱,而终致湮没?亦有可能。且明代后,神仙愈造愈多,前人妄造,后人妄供,众神仙挤占神农洞,神农易位,亦未可知?念此,顿感怅然。

  行山间,清风徐来,沁心入脾,精神焕然。东望太行苍莽,西观太岳巍峨,南眺王屋迤,北俯鳞山葱郁。昔日,炎帝腰围植叶,烈火焚山,羊头山尝百谷,制耒”,随弃游牧,事农耕,结网戳刃,驱虫蛇于四海之外。尧长子丹朱承父业,倾阡陌,传于世;后则豪强猬起,五霸争雄,上党之地,烽烟四野,尔来数千年矣;至当代,为拯万民于水火,刘邓挥戈上党,坚冰为之摧,云翳为之扫,发鸠之山乃现朗朗晴天;而今游于此,但见山中林木竞秀,百花争发,山下田园连陌,高楼林立;此复炎帝精神写照,精卫意志象征。游斯山,感斯怀,墨以记之。

 发表于光明日报

 

 

五、又 见 旭 斌

 

    本期《长治新闻人》杂志刊登一篇报告文学、介绍的是屯留县电视台新闻记者、青年书法爱好者武旭斌的事,应邀让我写篇文章。

    我与旭斌同志谋面不多,但这位年青记者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我与旭斌初次相识是2009年寒冬的一个下午,他提着一台摄像机早早来到太行书画院等着要采访我。他一见到我主动介绍他的身份及见我的原由,他说屯留电视台为更好的丰富全县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书画艺术,特开办了书画艺术专题栏目,因此想搞一期报道,作为一名县级电视台的记者,能够风尘朴朴的从屯留赶来,专程宣传书法艺术,来之不易,精神可嘉,再者我自己深感作为一名书法艺术爱好者,不仅要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习之中,而且还要有一种责任在肩,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去传承弘扬中国的国粹书法艺术,这不仅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我们作为书法爱好者,更是责无旁贷。站在传承弘扬书画艺术的角度来讲,接受旭斌的采访自然是不能推托,因此我接受了采访。

旭斌对我的采访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这位后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他在采访时提问的每一个话题总是那么的切中主题,颇有新意,显然是有备而来,有的放肆,尤其是在录制每个镜头时都是那么的认真仔细,稳中求好。

当他采访完毕后准备回去时,我问:旭斌每天在采访新闻事件时,你觉得心里最满意,最愉悦的是什么时候呢?

    他说:作为一名走基层的新闻记者,不管路有多远、多难,当你用心去做,付出了汗水和心血,采编回一条自己觉得满意的新闻,是一件职业上精神的满足。

前些天在翻阅屯留县文联主办的初恳杂志时,看到了一篇讲屯留电视台新闻记者、青年书法家武旭斌的报告文学作品,我兴致勃勃详细的看完了通篇文章,由此我对旭斌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当初印象他是一名勤奋、敬业的记者,现在才知他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酷爱书法的才俊。

    这时才知道旭斌,不光是宣传家乡,让更多人了解屯留所付出的勤奋与努力。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能够坚持不懈,苦心钻研,立足独创,是件难能可贵之事,就拿他的万种变形字创文明鼻尖书法能够引起英国路透社、环球时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台湾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人物网等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足以证明他在艺术创新方面的成就。

    他能用中国的汉字创文明三个字组合成上万种不同样式的图形,我们可以想象他曾付出过何等的艰辛思考和努力,他用创文明这三个字组合的万种变形字,足以说明中国文字形体的多变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难以比及的,用同样的三个字创文明组合成图形,看上去既像是图形,又能看出创文明三个字的模样,足以看出旭斌同志用心良苦,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给人以惊讶!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国!

    我衷心的希望旭斌同志今后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和书法艺术创作道路上苦心钻研,戒骄戒躁、劳心耕作,必能取得新闻采访书法艺术事业双丰收。

 

 

原长治市政协主席,太行书画院院长与武旭斌合影
六、紫气东来

   紫气,神仙气,引申为祥瑞之气。

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喜气从东面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便以“紫气东来”以示祥瑞。杜甫《秋兴》诗言,“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涵关。”洪昇《长生殿-舞盘》载,“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

典自《列异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列仙传》卷上:“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喜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见其气,只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果得老子,老子也知其竒,为著书授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莫知其所终。”又《初学记》卷七引《关令内传》云:“老子度函谷关,关令尹喜先敇门吏曰:'若有老翁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勿听过关。’其日果见老翁乘青牛车,求度关。授喜《道德经》五千言。”

《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一引《蜀本季》说,“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予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青羊观是也。’“

老子,也称”老君“。《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神仙传》卷一载,”老子者---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唐李冗《独异志》卷上:“老君耳长七尺。在母腹中八十一年,剖左胁而生,及生须发皓白。”

 

七、 美哉,漳河水乡

 

 在上党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流淌着一条经久不息的漳河,滋润着长治80%的土地,供养着300多万人口。由猿到人,从尚不知凿井而栖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条河旁。

平顺县的浊漳河,是浊河,漳河汇集的出口处。浊漳河从平顺流出长治境内,流经河南林州,河北涉县,最后汇入海河。在这55公里长的漳河两岸,勤劳智慧的人民充分利用漳河灌溉良田,大力发展小水电事业。20世纪90年代后,在改革大潮的涌动下,当地大力开发漳河和漳河水乡旅游资源,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实乃幸事。

在这条河上,我已经记不清走动了多少次,两岸的村村庄庄可以说走遍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开发后的漳河水乡。漳河跌宕起伏,蜿蜒如长蛇,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高峡平湖,处处绚丽多彩。尤其是在平湖两侧杨柳依依,芦苇修竹的湖面上,游荡者不少的鸳鸯,恰似对对伴侣,有时芙蓉出水,有时深藏不露,生活的格外快活。时有游艇、竹排惊起的天鹅、水鸟在天空翱翔。遇晚霞夕照,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在赤壁、奥治的两个段落上,数千年形成的一线天峡谷和亿万年冲刷而成的绛红色龙骨奇观,可与江南三峡媲美。

河床两岸,稻谷飘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度蝉声,花伴舞蝶。坐落在山山凹凹中的村庄,不规则的建筑,樵夫山姑,荷锄归里,鱼霞晚歌,好似人间天堂。闲暇时坐坐游艇、排竹,住住农家小院,或“寒江独钓”、采撷渔猎,别有一番情趣。

在黎、潞、平的交汇点上,首先看到的是辛安泉。在这个海拨500米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隔水层,上党一万多平方公里地域的地下水从这里露头,有数不清的大小泉眼,泉水晶莹透明,直冒地面,十分壮观。它是长治人的生命源,除了为工业用水外,还养育者30万城里人。

点缀在漳河两岸深处的几处文物古迹,光彩夺目。水乡北侧,王曲有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古迹天台庵。南端的平 台上坐落着玲珑剔透的八角塔,取名辛安塔,史书记载建于唐,为镇则天女皇篡权而建造,风光独特。塔门镶嵌着一副“朝雾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的楹联,奇境已见一斑。距辛安塔不足3公里的实会村的山坳里又有国宝“大云禅院”,乃五代建筑。殿中壁画香飘海外,建筑结构的巧妙令鲁班逊色。寺院后面有一孤山,型似圆珠。四周有九条山脉直捧寺院,可谓“天降珠宝落寺院,招来九龙共环抱”,人们习惯叫“九龙戏珠大云院“。寺前路旁辛安泉系的72股倒流水尽收眼底。唐马超的83个藏兵洞,因无考据,不敢妄言。顺河而下的黄花沟,有一处宋代寺院,亦属国宝级,几经风雨,风烛残年,虽已破旧,但规模恢宏,四围高山矗立,苍松翠柏,破落中尚存余韵。为抢救文物,国家正拨款复修。

在太行山巅,浊漳河上,有一条插入云间的人造天河,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旗渠。源首是石城村,相传石城乃后赵石勒皇帝之城也。与上党毗邻的林州海拨300米,气候炎热,十年九旱。在无力抗拒自然灾害的旧社会,林州人吃尽了苦头,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逃荒落难者十之八九,山西就有数不清的林州逃荒者在此安家落户。新中国成立后林州人在“二贵”(杨贵、李贵,时为书记、县长)带领下,解放思想,以人定胜天之气概,靠一副铁肩、两只铁手,在漳河畔的山腰上拓开了一条人造天河,灌溉了数十万亩良田,从此林州人获得了新生。20世纪60年代,敬爱的周总理曾陪阿尔巴尼亚客人到此视察。至今国内外游客仍络绎不绝,成为漳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顺流而下直到三省桥,是漳河在山西境内的最后一站。三省桥架在漳河之上,贯通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三县,有鸡鸣闻三省之说,到此能直观三省民风。

漳河沿岸55公里的峡谷,集山水文物于一体,山外有山,谷中有谷u,刀劈斧砍,奇峰矗立,松柏郁郁葱葱,远眺近观连绵不断;漳水如蛇,盘卷在这条大峡谷中,浑然一体,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沿甘林公路盘旋,峰回路转,用宋代诗人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话比拟,一点也不夸张。若逢寒冬,漳河两岸高山远峰银装素裹低山近岭梅花斑斑,谷底流水潺潺,可一览“武夷峰”、“峨眉雪”、“江南水”之奇观。其中奥妙乃海拨高差所系也。

大自然的美是无法用笔墨涂写的,何况吾之拙笔,很难把漳河水乡之美跃然纸上。而对漳河水乡的千古文物所述,作为不知古、不尚古的人来说,只能是极其肤浅的一笔。然而,何以要写漳河水乡?缘漳河乃上党儿女的母亲河。我依恋漳河,更赞美漳河水乡。

 

(三)诗词(六十一首)

  一、故乡情结

像牧民爱草原渔民爱恋海洋,

如鸟儿想林茂蜂蝶盼花芳;

我爱泱泱中华每一寸热土,

更难忘,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山峰宛若一条长长的裙带,

拉扯着远亲近邻父老乡党;

牵着我的梦幻与憧憬,

连着我的追求与向往。

从村口的小路走到山外,

走过天东地西南国北疆。

故乡一声轻轻的呼唤,

令我蓦然回首热泪盈眶。

 

实难忘呀,未敢忘,

梦系魂绕小村庄。

见底的旱井,干枯的池塘,

艰难地为我提纯水分;

半饱的颗粒,苦菜拌谷糠,

慷慨地为我补充营养;

粗针大麻线缝缀的土布衣裳,

深情地为我避暑御寒;

昏睡的老猫,昏暗的豆油灯,

忠实地伴我读书到天亮。

如今我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

思绪悠悠,回味绵长,

我终于明白最甜的不是蜜,

而是母亲黄连一般苦的衷肠。

 

实难忘啊,不曾忘,

肝肠寸断思故乡。

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土地是庄家的亲爹娘;

种子土地粮食和人民是立国根基啊,

牢牢地支撑着共和国的脊梁。

我们的土地和人民,

共同遭际过累累重创,

旱涝风雹水土流失沙化碱化,

千家万户啼饥号寒十年九荒。

从“天朝地亩”到《土地法大纲》,

从“耕者有其田”到“分田分地真忙”;

从“二亩土地一头牛”到“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

从“大寨红花遍地开”到“红旗不倒的小靳庄”。

我们有多少希冀和惊喜,

就有多少遗憾和失望。

 

忘不了啊,怎能忘,

金鸡一唱大天光;

永难忘啊,不能忘,

旗帜一抖大开放。

土地承包到农户,

人欢马叫春耕忙;

不拜佛,不烧香,

不求祖宗和庙堂;

脱贫致富赖政策,

你追我赶奔小康。

土地承包第二轮,

小村又有大文章。

 

日日思啊,夜夜想,

常念亲朋老街坊。

轻车熟路归故里,

刚到村头大树旁;

是谁还我儿时名,

一声声,高门大嗓乡土腔。

二、村情三首

1

山村似一架古老的织机,

纵经横纬,绕丝缠缕,

把稠密的岁月,浆成一匹质地粗砺的土布。

耕夫碌碌,

织女波波,

两把永不知倦的布梭,

日夜穿行。

纺车蘸着泪水嘤嘤地哭了,

农家的日子,

廋成一条长长的影子,

搭在草绳上晾晒。

2

一担子挑来全部家当,

村头破庙里住下一位铁匠。

架炉支钻,拉动风箱,

炉火照亮紫铜色的脸庞。

风箱吧嗒,铁钻叮当,

镰刀和铁锤汇成不夜的交响。

 

火星与晨星碰撞的瞬间,

点亮了多少混沌的目光。

马掌与大刀出炉淬火的日子,

一队人马蹿出山梁。

3

两鬓霜华荣归故里,

山村沐浴着半个世纪的风雨。

当年寒夜里坍塌的小庙,

已被一幢幢崭新的楼房代替。

山村小学升国旗的早晨,

朝阳投下万道金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调试完毕,

闭路电视与程控电话同步开启。

荧屏上闪出村村通水泥路的画面,

宾主双双把酒杯举起。

干一杯鲜红的葡萄酒吧,

杯中盛满几代人的鲜血与泪滴。

三、故乡行吟

穷山列阵尽关隘,劳作耕耘苦难耐。

只缘陈卿举义旗,嘉靖割地县城来。

历经沧桑五百载,苍松翠柏笑颜开。

艰苦创业多英雄,小康路上大步迈。

四、回沁园感怀 六首

1

阔别数载访故地,人缘未改情意深。青山沁河依然秀,扶贫攻坚话老区。

2

盘古开天农为本,高寒田薄产出低。科技兴农显威力,大地奏出丰收曲。

3

养牛养羊养香菇,兴办产业舞龙头。服务能暖耕夫心,多种经营迈大步。

4

山高地僻距市远,产品广有难变钱。修路铺油众望归,交易旅游天地宽。

5

村庄坐落瓦变新,青山绿水吐清气。敢叫日月换新天,庭院未酒人先醉。

6

丰衣足食不为美,资源优势再发挥。绘就蓝图有方向,万众齐奔新世纪。

五、党的十六大感怀

盛世逢盛会,辉煌铸神州。普天皆春色,黎庶透笑容。常忆开国魂,难忘翻身情。民富国强盛,叩首谢邓公。高举接力棒,与时论英雄。居高声自远,扬帆藉群风。海外皆瞩目,感慨特色路。台胞盼回归,巨龙再起舞。书就青铜史,画卷携长风。红旗闪闪亮,方向永远明。

六、中国共产党八秩抒怀

鲲鹏展翅掀皇冕,一代英杰扫狼烟。推到三山垂青史,美名长留天地间。兴利除弊惠庶民,喜归二珠举世欢。“三个代表”开新纪,诸事增华金瓯圆。

七、人民政协事业感悟

统一战线是法宝,政协组织比金桥。围绕中心聚人心,科学发挥有功劳。求同存异肝胆照,建言献策多踊跃。和衷共济歌盛世,海峡两岸统一好。

八、八路军纪念馆巡礼

太行太岳两座山,生死存亡赖一旦。烽烟书就青铜史,弹洞默默望泪眼。马蹄踏响英雄路,可歌可泣动地天。铜琶铁板唱大观,八路精神万古传。

九、贺长晋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长晋高速公路施工期间,遭遇了“非典”疫情,全国上下气氛十分紧张。修路大军却毫不畏惧,依然战斗在建设工地,高速路按时通车。

未料“非典”阴霾来,筑路大军多豪迈。六十六里连广宇,车水马龙笑颜开。

十、上党吟

神农立高山,四围放眼望。芳草知春绿,蓓蕾竟向阳。耳听丰收曲,鼻闻五谷香。车间机器喧,学府笑声朗。长巷欲买花,透绿拆墙忙。安居方乐业,环境重开创。“三深”暖人心,“四增”身自强。跃马再扬鞭,万众奔小康。

十一、赞长治

滔滔漳河卷浪花,风和日丽是我家。古筝弹奏千年曲,喜看今朝新变化。魅力长治添秀色,迎接四面八方客。共谋小康兴大业,和谐相处乐天涯。

十二、金秋颂

金秋太行,五彩缤纷,春华秋实,香飘万里。望漫山遍野,千姿百态;漳河两岸,硕果累累。颂改革,小平点火炬。安居乐业,大兴科技。齐努力再添锦绣,共奔小康。联产承包多娇,引万千气象人民高。昔游牧渔猎,创制耒铝,尝草定居,演绎农历;废田私有,农业合作,拓荒探索著天骄。俱往矣,数上党风流,还看今朝。

十三、登临太行山大峡谷感怀四首

 1

群山逶迤何壮哉,天然屏障敞开怀。轻雾缭绕深壑内,丹霞夕照素色外。昔日羊肠廋马去,今宵坦途商贾来。野老茅屋成往事,樵夫从此不砍柴。

2

神农尝草百谷间,魏武壮行太行山。大云龙门金灯寺,太白玄宗留诗篇。石勒慕容非等闲,朱彭刘邓曾挥鞭。古今兵家要塞处,万壑对峙战犹酣。

3

涧泉潺潺察鱼游,山鸟相伴竟啁啾。鹰旋雁翔风飞舞,但见村姑云里走。险峰幽谷路人游,君临山巅学丹丘。非是诗画胜诗画,不登太行志难酬。

4

信步峡谷不知遍,奇峰异境仍觉鲜。风尘路上观过客,自写春秋学仲淹。陶潜避世不足论,劳作不计备加鞭。金秋时节闻收获,雪压老枝有来年。

十四、咏太行山大峡谷 五首

峡谷人家

林深茅屋空,山静清风鸣。柴门久尘封,客来羊相迎。

古道春晴

古道连天庭,万山入云峰。遥想当年事,干戈风运动。

三叠泉

南国红豆杉。今现太行山。欲寻相思物,先过三叠泉。

黑龙潭

一团祥云生佳景,晓看蛇龙凌空行。疏影横斜水盈盈,暗香浮动月未明。

天生奇景

恰似玉盆坐山中,犹有缟素挂前胸。走近神女悄声问,谁人为汝值夜更。

十五、再临太行峡谷

峡谷无路苦盘旋,峰回曲径开新天。举目仰视成天井,跃上葱茏立山巅。仁山有节含青黛,飞瀑流湍出奇观。万壑度尽蝉声远,展翅翱翔彩云间。

十六、与朋友登临太行有感 四首

1

伴君登临太行山,峰回谷转入云端。山高月小成关隘,晋冀鲁豫咫尺间。往昔烽烟已远去,岁月蹉跎不尽言。万千英雄万千歌,福满城乡春满园。

2

粗手铁锄冒尘烟,热汗冷雨洒荒原。纵横沟壑起谷坊,重叠峰岭搭天堑。层层梯田绿葱葱,潺潺溪水流涓涓。步入画境若幻境,人民自然胜过天。

3

星河落天成地河,散散点点小村多。前院对坐话桑麻,后屋扎堆谈治坡。声讯沟通信息网,喇叭又报新成果。一幅山村不夜图,月明风轻树婆娑。

4

一路风声一路歌,我伴远客走山河。君临老区寻根底,周公吐脯有新说。齐鲁自古多圣贤,上党从来豪杰多。盼君再走太行路,吾在路边候贵客。

十七 太行红豆峡 二首

1

只知红豆生南国,王维佳作偏盖全。于谦策马越太行,枉行不识红豆杉。必然王国无穷尽,学识自古路漫漫。此行识得相思物,不忍采撷任浏览。

2

久闻红豆生南国,长在深谷人不识。重秋相呼度太行,直扑峡谷红豆杉。催轮不觉羊肠苦,天高气爽秋飞雁。此行识得相思物,不忆江南恋大山。

十八 天脊山桃花洞

群山环绕雪皑皑,悬崖桃花正盛开。站在山顶望中原,洞中清泉敞开怀。

十九 漳河水

相见容易别是难,春风又绿漳河岸。深谷古刹钟声近,小舟轻泛万重山。苍生泼墨芦花欢,绿云晓雾花衣绽。游人络绎寻幽胜,农夫荷锄笑语看。

十九 漳河偶感

雄魂跌宕出太行,泽被两岸秀新装。浪花淘尽千古事,一脉天成著华章。

二十 黄崖洞抒怀

巍巍太行黄崖洞,深谋远虑建军工。烽火号角硝烟浓,华夏解放著奇功。将军让房传美谈,官兵之间情意重。简陋洞房花烛夜,韩丁闻之倍感动。艰苦岁月见精神,执政未忘扬传统。

二十一 登临仙堂山

登临仙堂筋骨松,自喟奇景在山顶。寺依山势枕岩睡,群峦犹闻晚钟鸣。刘龙仕宦成往事,法显《佛国记》远征。数峰无语知艰险,万里归船泗水滨。

二十二  灵空山感怀

几度登临几度好,着意青山化为姣。峭壁苍松遥招手,石间翠柏露微笑。九杆旗下话灵空,圣寿寺院觅奇妙。往事千年堪回首,风流人物看今朝。

二十三 金灯寺抒怀 三首

金灯寺坐落于平顺太行之巅,晋豫接壤之地。远眺山川分明,似白云仙境。环顾群山,壁立千仞,石窟佛像,巧夺天工。

寺院建于北齐年间,少林和尚芊上人,路径宝地,遇猛虎两只,芊拽虎化缘,走游九省,化的钱币随抛井河,历时三载,返山修庙,资需乃从石窟水漉殿唾手可得,庙成乃断,实神。

寺院始曰“宝岩寺”,后夜间神灯由东方飘然而来落于寺。故触景生情,着笔抒怀。

1

群山矗立何巍巍,悬空寺院夺天工。白云翠色伴峡谷,俯首惊叹有奇境。

2

花蝶相伴幽径舞,鸟鸣蝉唱谱心声。东来攀援似登天,立巅远眺乃瑶池。

3

千里迢迢醉神水,万程游客迷金灯。佛祖沉睡不觉晓,法轮常转谁人知?

二十四 敬赠迟浩田将军

未出土时先有节,凌空深处总虚心。公道曾恐济世少,忠贞哪怕牺牲多。

二十五  题赠刘进同志

净心结愿上太行,回望武乡红星杨。饮水思源砺壮志,解读热血洒疆场。炎黄子孙歌盛世,两个务必未敢忘。手捧硕果慰忠烈,喜看人民奔小康。

注:刘进是朱德总司令的外孙,他从北京来长治挂职工作,就是为了缅怀先辈英灵,学习先辈精神,继承先辈事业。

二十六  追忆赵树理 二首

1

铁笔大手名播远,沁河秀水育圣贤。生生死死万象楼,恩恩怨怨十里店。二黑结婚传佳话,独树一帜山药蛋。

2

赵公有大作,当惊世界殊。独树一帜留后世,“二为”指航程。文坛竞风流,纷纷下基层。艺苑百花烂漫时,含笑九泉中。

二十七 悼祁英

少年有志踏征程,笃信马列追救星。河东大地绘画卷,劳作上党春潮涌。两袖清风朝天去,浩然正气贯长空。“太行断裂”君问谁?常使公仆含不平。

二十八  赠简世祥同志

【简】洁仕途宽,【世】情落小院。【祥】和生瑞气,【红】霞正满天。
二十九 滋补养身有感

健康长寿第一好,家有万贯买不到。名利地位莫强求,和谐相处最重要。欲求长生不老经,笑口常开讲食疗。多献爱心勤锻炼,云游四方乐陶陶。

三十  茶壶山居士嘱书

乐在壶山下,修竹鸟鸣间。虽无车马喧,斜阳照晴天。

三十一 赠少雄诤友

自古英雄出少年,献身长钢红又专。不随世俗廋拣肥,斜阳披彩着青山。

三十二  题宋恩贤

半世奔波半世忙,未到暮年思故乡。书画琴棋香飘逸,恩泽古道尚贤良。

三十三  为五台山根通大师画像题

身居高台上,根通天下事,佛心照明镜,禅理度世人。

三十四  题徐允信同志《西湖蚕韵》

错把他乡当故乡,满腔热血忙蚕桑。双足散发泥土香,白发皓首写文章。

三十五  题赠王树金

钱币收藏在小楼,满目生辉照九州。采珍拾贝春常在,奉献精神乐其中。

三十六  题赠王树芳

铸币用钱学问深,外圆内方更着意。潜心收藏数十春,鉴古赏今待传人。

三十七  医生

院门向阳次第开,救死扶伤春常在。杏林处处拂清风,华佗何愁不再来。

三十八  自来水工

生命之源谁可轻,断水犹如断生命。万户千家水长流,此景定堪慰平生。

三十九  煤气工

蓝焰飞腾炉温高,汗流浃背不逍遥。主妇庖厨称心意,炉工也在会心笑。

四十  清洁工

春夏秋冬四季长,街巷马路成网状。披星戴月扫污垢,护得古城放清香。

四十一  打假

人生不满百,常忆千年忧。伪劣人人恨,打假不袖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