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全兴:杨献珍的“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命题的重要意义

 我的书摘0898 2022-09-24 发布于海南

杨献珍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长期的党校教学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时,我就读过杨老的《什么是唯物主义》。书中提出的“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命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十分新鲜,发前人之未发。最近读《杨献珍文集》第一、二卷,更深切地感觉到这是杨老的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观点,至今对我们搞好干部的哲学教学仍有指导意义。

文章图片1

1955年1月,杨老在总结中央党校哲学教学经验时指出:“在马克思列宁学院,我们把哲学课当作关键课,就是说,学好哲学,是学好其他课程关键。哲学这一课程若学不好,其他课程也学不好。” “而学好哲学,联系实际又是个关键。”他又指出:“学习哲学,首先要抓住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为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只有从思想上根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干部学哲学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主观主义。就在这—年,他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题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长篇文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杨老把“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思想贯彻在自己的整个哲学活动中。直到1963年,他仍指出:“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题。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做好,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经过这几年的经验教训,这一条看得更明确了。”

笔者以为,“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新提法是杨老在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切体会的基础上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发挥。

据薄一波同志的回忆,1953年春,毛泽东在同他谈话时要他好好读几本书,读点哲学的书,学点辩证法、唯物论,也要学点逻辑。毛泽东严肃而又恳切地说:你们犯错误,总是说由于工作忙。这样说不对! 俄国十月革命时,列宁不忙吗?可是,列宁还是把那个错综纷繁的俄国整理出一个头绪来。你们犯错误,是由于缺乏一个贯穿一切的东西。1921年我们党成立以来,轰轰烈烈地干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是幼年的党由于缺乏经验也犯了不少错误。1942年全党整风,才真正找到了一条根本的指导原则,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薄一波同志回忆道:说到这里,毛泽东同志又重复地说,20年了,才找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这个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历来注意从认识论的高度,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他的上述谈话是同他以往的总结(如《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沦》、《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著作)一脉相承的。不过,把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提到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样的高度还是第一次。

杨老是薄老的战友、密友。从杨老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薄老曾把毛泽东的谈话告诉了杨老。杨老十分重视毛泽东的上述总结。他以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相—致这个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为线索、为指针去学习、研究和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去从事干部的哲学教学。他在阐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时,除了引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外,大量的是引用毛泽东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反对主观主义等方面的论述。他尤其重视、强调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如下的阐述:“为什么主观上会犯错误呢?

文章图片2

就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人办一切事情都难免这种情形,有比较地会办和比较地不会办之分罢了。事情要求比较地会办,军事上就要求比较地多打胜仗,反面地说,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

根据毛泽东的大量精辟的论述,杨老对毛泽东的思想作了发挥。他指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乃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关键。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掌握了这个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才把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也反复地教导我们在认识上要学会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才能把工作做好。”他又说:“主观和客观相一致,是我们民主革命胜利的道路,也是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是一切工作的胜利的道路,这—贯穿一切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是经常地、反复不断地用以教育全党的。”由此可见,杨老正是依据毛泽东 的哲学思想和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才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命题。

文章图片3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发挥。它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把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基本问题一下子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把理论上的唯物主义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有助于克服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领导干部学哲学,不仅要从理论上分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更主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以便做好工作。“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命题为领导干部如何学哲学、用哲学指出了门径。如杨老本人所说的,这一命题“一下子就把哲学同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了。他们再不会认为哲学与实际工作没有关系了。从此就逐步地把干部引入到哲学中,逐步地把哲学引入到实际工作中,把哲学与实际工作紧紧地结合起来了,干部学哲学的兴趣也就一步一步地高起来了。”

当然,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的命题不可作简单化的理解,更不能把实际工作中所发生的因主观与客观不—致而犯的错误统统上纲为唯心主义。实际工作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不过,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去总结经验教训,找出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纠正错误,变失败为成功之母,而且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对“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命题的正确理解与运用,不仅不会发生哲学运用的简单化缺点,而且可以克服对实际工作发生错误的简单化的毛病。

文章图片4

要唯物而辩证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在离开实践的基础上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因而他们虽然各有其片面的真理,但从总体上看,则都不够全面、不够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同,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它不仅承认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不仅承认在实践的基础上,存在向思维的转化,而且承认在实践的基础上,思维也可以转化为存在。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要在实际工作中唯物而辩证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下苦功夫,用气力;必须不迷信本本,不迷信权威,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在这方面,杨老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学习哲学从哲学基本问题入门,强调“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就能大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使我们的各项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