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的脾胃就像土壤一样,里面时刻进行着各种微生物活动。 这些微生物生活的好坏,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中华5000年文化,关于生活总结的精华。 酱油和醋作为发酵类物质,他们在大自然中,提前模拟了我们脾胃将要发生的腐熟发酵过程。 它们在生存中,必然会遇到的各种杂菌,有害物质的侵扰,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练就了对付这些病菌的功能。 柴米油盐酱醋茶,选择使用得当,我们便可少用药,它们是我们每天都要摄入的食材,是最应该天然,最不该将就的东西。 《齐民要术》:酢,今醋也,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酿成。 《本草纲目》:醋能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善治腮腺炎,体癣,甲癣,胆道回虫,毒虫叮咬等。 《名医别录》:味酸、苦,性温,入肝、胃经。功能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 《本草述钩元》:其用米醋者,以粳米益胃,益其生血化血之地,酝酿为醋,而合于曲直之肝脏。是敛其阳之淫,还以舒其阳之用,于血之生化有裨也。 《本草新编》:凡吐血,与肢体肚脐出血,与毛孔标血者,用醋二升煮滚,倾在盆内,以双足心泡之,少顷即止血。 《本草经疏》:醋惟米造者入药,得温热之气。 《随息居饮食谱》:醋酸温、开胃、养肝、强筋、消食、下气、辟邪。 现代医学表明,醋中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成分是醋酸,还含有机酸、各种氨基酸、糖类、黄酮、多酚类、维生素等。 醋中含有挥发性小分子物质有机酸与氨基酸,经鼻腔刺激嗅感神经,进而传送至人体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经过中枢系统的调节作用,促进胃液和唾液分泌并提高他们的浓度,加速机体消化,提高食欲。 醋中含有的酸性成分,能够溶解食物中含有的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吸收能力。 食醋能减慢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增加外周组织血流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食醋中的醋酸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主要短链脂肪酸之一,肠道中的这些短链脂肪酸影响肠道中钙的吸收。 用含有食醋饲料喂养的大鼠组钙吸收高于其对照组,食醋可促进钙在人体中的转化,增加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醋虽无毒,但并不是适合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无限量饮用。 醋能收敛,当解表发汗的中药如复方银翘之类的药物进入人体后,促进人体汗孔打开发汗排毒。 醋会引发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解表发汗作用。 醋酸能改变人体局部环境中的酸碱度,使正在治病服用的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引发不良后果。 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晶,损坏肾小管,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时不宜食醋。 正在服用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物时也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使药物失去药效。 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时也不宜吃醋,因这些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下药效会降低。 醋中丰富的有机酸进入人体胃部后,会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使胃酸增多,会使溃疡患者溃疡加重。 低血压患者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发生头昏、头晕、头疼、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超链接:醋衣 辨证论治 医家讲求“辨证论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醋的历史沿革及其保健功能 李先端 顾雪竹 毛淑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2)醋之中医养生与医疗 黄慧媛苗明三方晓艳乔靖怡河南中医药大学 (3)吃醋有禁忌张小六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