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38岁,平时工作比较累,近半年自觉容易疲惫,经常生气,胃肠不适,腹泻,又怕热又怕冷,腰腿怕冷,还伴有口苦口干症状,因此前来就诊。综合患者的舌脉以及症状表现,考虑是寒热错杂证。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2个月,患者情绪好转,精神状态佳,胃肠不适、口干、怕风怕冷等症状缓解。 【基本信息】女、38岁 【疾病类型】寒热错杂证 【就诊医院】大庆市中医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2月 【治疗方案】口服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 【治疗周期】门诊服药2个月 【治疗效果】患者情绪好转,精神状态佳,胃肠不适、口干、怕风怕冷等症状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尹女士,38岁,平时工作比较累,处理文件和工作压力比较大,近半年自觉容易疲惫,经常生气,胃肠不适,腹泻,又怕热又怕冷,特别头面部出汗以后怕吹冷风,腰腿怕冷为甚,还伴有口苦口干。患者曾经在其他医院就诊,效果不佳,故来我院就诊。综合患者舌脉以及症状表现,考虑是寒热错杂证。 二、治疗经过 根据中医辨证体系,调节寒热,清上温下,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口服,1周后复诊。第二次就诊时,患者症状变化不大,但感觉精神略有好转,困倦疲惫感减轻,故继续原方案治疗1周。三诊时患者口干明显改善,舌淡苔薄,脉如常,胃肠不适感减轻,大便可以成型,情绪平稳,可以正常工作。腰腿怕冷仍存在。四诊时患者症状持续改善,情绪开朗,出汗明显减轻,冷热不耐受的状态好转,腰腿寒冷感已经减半,故建议继续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巩固疗效。 三、治疗效果 患者从初诊到末诊,共治疗2个月。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寒热错杂证导致的诸多不适症状都有很大改善。末诊时患者情绪好转,精神状态佳,胃肠不适以及睡眠状态都有好转,特别是口干、怕风怕冷等症状曾经困扰患者很长时间,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以后症状得到解决。患者感觉到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不同。 四、注意事项 患者不适症状得到好转,衷心为患者感到高兴。但是还需要叮嘱患者,平时注意调节心态,控制焦虑情绪,心情舒畅对预防和治疗寒热错杂证有很大帮助。日常生活中注意早睡早起,不能熬夜,熬夜以后耗伤阳气,气机不畅,同样是导致本病发作的重要原因。平时要积极运动,多做拉伸,可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可以适度进行慢跑等运动。患者在饮食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生冷瓜果、冰镇饮料或者肥甘厚腻食物都会诱发寒热错杂证,注意限制进食。 五、个人感悟 寒热错杂证在人群中特别常见,可以见到既有上热症状出现,又有下寒症状并存。采取清上温下法调节寒热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中医思维方法。但热证和寒证有偏重,注意药物配伍的侧重。对于本篇患者来说,情绪调节也非常重要,情绪舒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