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的文化艺术——灯彩

 吴越尽说 2022-09-27 发布于浙江

完年初六,大家背井离“家”,赶着出门上班。但内心还是“新年”的序曲。没出正月十五,就不算过完年。

话说,元宵节光吃元宵单薄了点,还可以挂盏灯,搞点气氛。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是兔子灯啦。兔子灯是平民灯彩。苏灯的兔子灯,身子主要靠画,有吴门画派技法的身影,这样的兔子灯有收藏价值。


图片


苏州灯彩起源于南北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每逢岁末年初,吴趋坊、皋桥、南浩街一带挂满灯彩,灯铺达100多家。特别是在元宵前夕,满街张灯,各式各样,令人目不暇接。老百姓正月十三夜试灯,十八夜收灯,以十五夜为正日。这期间,家家都点上花灯,敲锣击鼓、打铙钹,热闹非凡。

苏灯制作必须掌握剪纸、绘画、纸扎、糊裱等技能。造型就经画图纸、放样、画线、断料、弯造型、焊接、整形等步骤,加上其他工序。一个兔子灯要经将成卷铅丝拉直,折出形状,焊接,整体成型,整架,糊面,做边,穿线,做眼睛,画图,签名……其中的8块布拼起来糊面,要拼得挺刮、干净、美观,拼不好就会发皱、裂开等。

苏灯按质料分,有无骨灯、珠子灯、罗帛灯;形制有桌灯、吊灯、壁灯、座灯、提灯。式样上更应有尽有,南宋有莲花灯、栀子灯、琉璃屏灯、琉璃帘灯等。其中一种用琉璃器皿盛水放进几尾金鱼,装在灯里供人欣赏的灯,烛光映照着金鱼悠然浮游,别具一格。到明代,《姑苏志》记载又增加了葡萄灯、鹿犬灯、走马灯、栅子灯等名目。清代灯彩花样名目更多,并对于纸、绢、绸、布、竹等材料的运用,都有独到技巧。

南宋范成大诗以“龙综缫冰茧,鱼文镂玉英。雨丝风外绉,云网月边明。叠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不深闲里趣,争识个中情”,描绘了两盏灯彩“叠晕千丝”灯和“万眼罗”灯的璀璨夺目。

汪筱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45年生于苏州。“叠晕千丝”灯就是“琉璃球”灯。他只听师父讲起过。灯是八卦的造型,由剪纸反反复复拼装而成,光从剪纸的纸孔里“千丝万缕”地透出,做起来极费工夫。

另一盏“万眼罗”灯,尽管失传时间长,汪筱文能复原此灯形态,得益于他师父手里做过此灯,对他描述得很详细,另外他大胆地对灯的内部结构作了变革。原本结构已不实用,在外部形态不变的情况下,修改内部结构,同时将木雕等手工活做得更精细。所谓“万眼罗”灯,就是在“绫罗绸缎”的“罗”上剪出上万只眼孔。但在现代看来是很粗糙的,重新安排纹饰,可以做到灯上刻出21700只眼孔。但“罗”现在实在贵,用普通丝绸替代。

旧时老话讲,“五荒六饿,七死八活。”八月是到了中秋。再有“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日浪荡,六十日赶忙”,专为赶制春节元宵的灯。在老先生心里,灯彩在本质上是与传统的灯会文化共生共息的。


来源:《姑苏古城》微信公众号

2019-02-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