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下太极拳的真实作用到底是什么

 tjboyue 2022-09-30 发布于四川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图片

和美太极

既然太极拳是一个拳种,那么技击、搏杀、致对方于死地而保全自身,必然是太极拳唯一的用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太极拳的继承、发展,道、儒、佛文化融入到太极拳的理念中,同时,太极拳也渐渐退出冷兵器时代,太极拳实战搏杀的作用也随着退化、减弱、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表演、竞技、娱乐、消遣、商业炒作、以致纯文化艺术的阴阳理论的“太极”学说研讨,太极拳完全成为彻彻底底变异的新生代的拳种了。

图片

从此太极拳演变成多种截然不同的形式:

一.以体院、武协为主体的体院派风格的太极拳

1.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普及型的太极拳:

也就是通常社会上公开流行、推广的、简化太极拳;各级武协推广的、规定的、标准的、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

2.迎合表演、比赛需要的竞技型太极拳:

也就是通常高难度、艺术性、体操型的太极拳比赛规定套路、器械规定套路、徒手、器械对打规定套路。

3.推广太极拳文化需要的、纯文化艺术的太极拳学说研讨的太极拳理论体系:

说穿了,就是完全脱离了太极拳真正技击功夫的、纯理论性的“太极”文化学说研讨。

二.以商业炒作、盈利为目的的产业化、商业化的太极拳

1.打着交流、传播、弘扬太极拳旗号的太极拳:

根本没有丝毫的太极拳功夫,完全是为了迎合商业炒作的需要,虚头加杂耍、纯商业化的表演。完全丧失了传统太极拳的内涵和轻柔、刚韧、所向披靡的魅力。

2.随心所欲地篡改传统太极拳的经典理念、真谛;毫无顾忌地任意改变传统太极拳的拳架;肆无忌惮的胡编、自以为是的、商业化的太极拳套路。

一语道破,就是改头换面、偷梁换柱的、无奸不商的太极拳把戏。

3.为了谋取商业化的最大利润,可以不择手段、瞒天过海,用卑鄙、下劣的手法,大肆散播、登台表演所谓的太极功夫:

充其量就是奸商的骗人把戏:隔空打人、不费吹灰之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撂倒众多对手。力劈人为加工、处理过的水泥、沙子混合物的柱子;用机制板组成的薄板子。

三、把打太极拳当作娱乐、消遣、活动筋骨;凝聚人气、消磨时光、安度晚年的一种简单、省事、无拘无束的运动:

1、一群群年迈体虚的老头老太,伸伸手,动动脚,打打太极拳,有说有笑,嘻嘻哈哈度过一天又一天。

2、多病体弱的老病号,休养、康复的患者,拿打太极拳作为呼吸新鲜空气、调节情绪 、聚结人气、自寻乐趣简易、便捷的方法与运动。

3、爱好运动,喜欢热闹的阿姨、大姐们,把打太极拳当作时尚、新潮活动,一个早上,又是打拳、又是做操,棍、棒、剑、刀、扇子、流球,无所不有,欢欢乐乐、精彩纷呈,热闹非凡的一天又一天。

4以上所有的群体,才是太极拳锻炼的主力军,他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完全沉倾在自我陶醉的喜悦之中,无限美好地享受太极拳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身心健康。。

四、继承、发展、弘扬、真正中国功夫的传统太极拳——一群民间草根的太极拳爱好者:

1.区别于名门望族流传的太极拳,而真正忠实于原汁原味的传统太极拳:

讲究扎实的基本功,追求实实在在技击功夫的传统太极拳。

2.没有花哨的、忽悠人的假冒伪劣的、所谓太极理论,追寻真正的传统太极拳真谛、精髓。

耐得着寂寞、刻苦修炼、持之以恒、唯求太极拳真谛。

3.不求功名、不畏强暴、不亢不卑、正直为人、痴迷太极拳;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一生为乐:集拳术、气功、导引术、养生、武术疗伤、康复为一体,传承了老祖宗的、传统太极拳衣钵。继承、发展、弘扬、广大了中国真正的传统太极拳。

当今的太极拳,已经趋向于各取所需、各为己用。作为传统太极拳,理该传承拼杀、搏击的真功夫。而作为竞技、比赛的太极拳,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太极拳固有的技击范畴,演变为观赏性、娱乐性、标准化的演绎项目,就应该与传统太极拳区分开,应该称为太极拳比赛套路拳,或者干脆叫太极拳操。或许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明了。再也没有必要为“太极”和太极拳混淆不清了。

至此,你到底如何理解、认识太极拳的真正用处,也就一目了然吧!我讲的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吧!

图片

图片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舍己从人点个赞、乐于取人以为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