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山木篇(1)》

 一山阿武 2022-10-01 发布于广东

【原文】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我)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译文】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到一棵很大的树,它的枝叶长得相当茂盛,而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砍伐。问他为什么不砍伐,他说:“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大树正是因为不是良木的材质才得以尽享上天赋予的寿命。”

  庄子走出山区,留宿在老朋友家。老朋友见到庄子很高兴,就让童仆杀一只鹅来款待他。童仆问:“两只鹅,有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天在山中见到的那棵大树因为材质不好而能够尽享天年;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不会叫而被杀。先生将要处于哪种情境呢?”

  庄子笑着说:“我将处于有材与无材之间。不过处于有材与无材之间好像很妥当,其实不然,这样最终不能免于拖累。如果能够顺其自然而游于虚无之境,就不是这样了。那时既没有赞誉也没有诋毁,时隐时现如同龙蛇一样,随时变化,而不偏执于某一方面。上上下下随意飞腾与潜伏,以顺应自然为法则,悠然自得地生活在万物产生之前的浑沌之境。主宰万物又不被外物所役使,哪里还会被外物所累呢!这是神农与黄帝的处世法则。如果是万物的情况和人类的习俗就不是这样了,有会合就有分离,有成功就有毁坏,锐利的就会受到挫折,尊贵的就会受到非议,有作为的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的人就会受到谋算,无能的人就会受到欺侮。谁又能够知道福祸荣辱必然到来的缘由呢!可悲啊!弟子们,你们要记住,要想免于物累,只有进入清静无为的大道之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